发信人: rockline(不系舟)
整理人: winterbow(2003-02-23 22:05:36), 站内信件
|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古人常云:乐天知命。
命运的玄妙之处在于其无法琢磨,不到盖棺定论之日谁也不能说下一步该怎么走。而所谓“乐天知命”在于无论命运怎样安排,都要走自己的路,哪怕终于一事无成,也要到最后一天才认命。
可是人总想偷懒,想要预知一点结果,省一点力气。所以,我们现在有甲骨文、有周易、有渊海子平、有星座、有血型与命运。给大观园中的人用星座学说测定一下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有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夏历与西方的儒利高略历每年有多少不等的差异,因此除非逐年精确推算,否则不能确定哪一天对应黄道多少度。所以用星座给《红楼梦》中的人物推算命运肯定不准。
其实对于《红楼梦》而言不用那么复杂。曹雪芹先生早已亲自安排了十二钗的命运,并且一二再在二三地做了暗示,即使你看不懂太虚幻境的哑谜,也可以去看看群芳开夜宴时行的酒令,要是还不懂,那雪芹先生真要急了,只好亲自出马人逼十二钗自己道出未来了。
二十二回就是雪芹先生着急的时候。那天,脂砚斋、崎笏叟都看迷糊了,堵着门吵着要知道“什么叫两地生孤木”、“什么叫莫怨东风当自嗟”。雪芹先生被吵的没办法,只好假传懿旨,在贾母上房开了一个灯谜大会,让元、迎、探、惜们自报家门(为什么“原、应、叹、息”,因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们“皆非福寿之辈”因而令人叹息)。当时肯来献丑的有好多人,说的谜语都怪有意思的。甚至连贾环说的都那么有趣: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可不是吗,大哥(宝玉)就是爱在床上坐(不过旁边要有个人陪着)。
今天好像是宝钗的生辰,别人的我就不管了,就说宝钗吧。宝钗的谜语是: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抵打的是“竹夫人”,竹子编的象个枕头一样的东西,夏天睡觉时抱着乘凉。意思说宝钗看错了宝玉,只作了半年夫妻,就大限来时各自飞。
不过这是程伟元、高鄂们的谜语,另有一种版本的薛宝钗写出的是这样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打更香,程高本中这是黛玉的诗谜,可是说黛于“衾里”无缘也还罢了,若说“琴边”无缘未免太牵强了,幸好还有别的本子验证其妄篡。
古人操琴的时候常常焚香,也常常用香薰被褥。但更香是一种夜间用来计时的燃得很慢的香,我听说一更(两小时)烧掉一寸长。所以“琴边衾里总无缘”暗示着宝钗与宝玉不仅难成知音(琴边无缘),更无床地枕席之欢爱(衾里无缘),宝钗婚后将面临漫长难熬的不眠之夜,朝朝如是,夜夜孤栖。看来百二十回里宝钗宝玉短暂的夫妻生活,以及宝玉留下的儿子都是高鄂编的了。
为什么宝钗要遭受这样的命运?宝钗只不过从父母之命,又没做错过什么,金玉良缘不是宝钗说的,金锁也不是宝钗雇人打的,至于陷害林黛玉,横刀夺爱之类更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宝钗会必然的遭受这样的命运?
《红楼梦》中有一个冷郎君柳湘莲,最是冷心冷面。当尤三姐自刎,冷郎君出家的时候,连薛蟠都眼中带泪:
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
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
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
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
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
,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看来冷郎君也冷不过蘅芜君。还有金钏投井的那一回,能劝王夫人那一番话的,姐妹中似乎也只有薛宝钗。看宝钗总是热心帮忙,对人知冷知热的,竟是热面冷心。对于己无关的事毫不放在心。克己的功夫实在了得。在薛宝钗眼里,生活不是快乐而是责任;待人不用情感而凭礼法。对贾宝玉,也知是个“奇物”,却希望他象自己一样生活而不是改变自己。冷香丸已经彻底镇压住了宝钗“胎里带来的热毒”而让她一直冷到了心里,所以,曾经对宝钗得丰姿动过心的宝兄弟对宝姐姐才会没有留恋。
《红楼梦》中宝钗唯一一次自发的娱乐是去扑一双玉色蝴蝶,却又碰上红玉和坠儿谈论私情事,因而对“自古至今这些奸淫狗盗的人”再次萌生警惕,儿女私情就这样一点点从艳冠群芳的宝钗身上退去。宝钗的生活中真的没有任何快乐。尽管如此,却仍然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知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