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en_shen(伊面)
整理人: roy_young(2004-02-20 01:33:39), 站内信件
|
我在amazon上看到有Dent-Young(后面简称DY)的译本,其中Tiger Killers这一部有六页的摘选,是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的前面一段。和原文简单校对一下,就发现不少问题。甭提向沙博理先生的译文叫板了,DY的译文,仅这六页中,就有不少地方译错了。随手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列在这里,同时把沙译也附上,一方面作为好的翻译的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再体会一下沙译的精妙之处。最近流行翻译批评,我这也算是凑个热闹。:-)
一、这一回开篇第一句话是:“话说宋江因躲一杯酒,去净手了”。 这一句中的“净手”一词,是上厕所的委婉语。DY不懂,就照字面译为wash his hands。再回看沙博理的翻译--relieve himself,由不得人拍案叫绝。英文也用“净手”(wash one's hands)做为上厕所的委婉语,这句不算错。只是文学修饰上不足。
二、(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那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这一句DY译为:This modest show of reluctance went on a long time until finally Wu Song was prevailed upon to take the third place.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译得这么复杂,意思满拧,而且三处错误。本来,武松是不肯上坐,在DY那里,成了武松被大家劝说坐了第三位,意思完全弄反了。第二,“谦了半晌”即“谦让了一阵子”的意思,半晌成了a long time,第三、原文中谦让的意思没译出来,reluctance用词不当,成了大家都不情愿,不乐意,气氛完全不对了。再对比沙博理先生的翻译:After some minutes of polite argument, Wu took the third seat. 真是简洁明了。
三、(宋江说道,)我送兄弟一程。
DY译:I shall accompany you on the first stage of your journey.又一个不懂硬译的例子。这个“一程”泛指“一段路”,在DY那里成了特指的的“第一段旅程”。再看沙译:We'll see you down the road a piece.译得很妙。按:因为是宋江和宋清兄弟俩一起送武松,所以沙译用了We;see在这里作escort,accompany解。
四、...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
“县治”这个词,DY译为provincial capital, 小县城升级为省会。沙译为county town就相当准确。
五、有眼不识泰山
DY译:I couldn't see what was staring me in the face.
沙译:I 'have eyes but didn't recognize Mount Taishan'
这一句比较难译。“有眼不识泰山”的主旨不是视而不见--如DY的译文--而是见而不识。沙博理用recognize是抓住了这句翻译的关键。而DY显然并没有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另外,“透瓶香”DY译为Perfumed Glory;“出门倒”译为The Knockout。意思大体是对的,只是弯绕得太大了,不如沙译来得贴切、自然。“三碗不过冈”,DY译为: Three bowls, forget the pass!这个句式不错,然而山冈变成了狭路(pass),不明所以。
“净手”,“一程”,“县治”,“谦了半晌”,“有眼不识泰山”等这些词汇,可以说是中文古典小说中的常见词汇。这样的词的含义都不清楚,译者的汉语水平,至少对于翻译《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小说来说,是不够格的。能充分地理解原文,这应该是翻译的一个基本要求。如果原文都没有理解,就翻译,就硬译,译文的质量可想而知。
---- 世界上唯一两件东西能让人感到深深震撼,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