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黔山漫话>>【黔言碎语】>>〖聆听斯人〗>>〖近期精华〗>>宗教的片断(二)

主题:宗教的片断(二)
发信人: gz.ly(大仙)
整理人: ybjing(2004-01-13 21:13:26), 站内信件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对我们来说,冬天出差绝对不是什么美差,目的地当然不是旅游城市,即使是哈尔滨我也不想去,而且对于我们的产品来说,售后服务是一件苦差,安装调试时客户会把你当成爷,但在第二、三次维修之后再去就是孙子了,想甩手不管——不行,还有质保金没有收到,当然,头儿从不在会上这么说,取而代之的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用户至上”。
    清晨出发,坐了一个上午的大巴车,这次是第二次去黔中贵黄公路边的一个小镇。活儿不算麻烦,下午就搞定了,客户象征性要请我吃晚饭,觉得去也没面子,索性不去了。回家是没有末班车了,在招待所把行李扔下,看了两分钟电视,自己跑出去找个小店炒个菜,要了两瓶瓶啤酒充做晚饭,老板看我一个人无聊,招呼我一起吃,这样边看电视边喝酒聊天,九点多才微醺地沿着小镇唯一的大街上溜达着往招待所走。
    冰凌挂在树枝和瓦檐下,瓦上有未融化的雪,月光清冷地照在上面。几家还开着门的商铺里挂着“圣诞快乐”的招贴,没有想到这样的洋节也被商人们刮到了这个小镇。有几个人有说有笑地从身边走过,隐约听到“平安夜、教堂”什么的,才记起那天是12月24日,带着点酒意,决定也去教堂玩玩。
    上次安装设备时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星期,我知道这个不足一千人、镇头鸡鸣镇尾闻的小镇也有一个教堂,听那几个人说也是去那里,便跟在了后面。
    走进小街,镇上的教堂,在临街的一个拐角处,一个尖顶的房子,顶着一个十字架,象电视上国外乡镇上的教堂一样,只是一栋单独的房子,看上去占地不过200多平方。黑漆的大门关着,漆有些地方脱皮了,露出年代久远的木质,已经有一百多人在门口等着了。
        夜渐渐地深了,镇上灯渐渐地少了,人越来越多,有人在轻轻地垛脚、咳嗽,远处有汽车驶过的声音。大约10点半的时候,镇上的灯忽然全部熄了,然后有蜡烛点燃,嘈杂声,听不清楚。天空有云,月光透过云层静默地照在这两、三百的烛火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教堂的门忽然打开,人们拥着向里面走,我也被挤着到门还有4、5米的时候,门却关上了。没有进去的人又在门口继续等。身边多了一个拿着蜡烛的老太太,是被人流挤过来的。又等了10分钟,老太太突然把蜡烛递给我,“外地人吗,这里冬天限电,每晚10点半停电,看样子我进不去了,蜡烛给你吧。”我吃了一惊,下意识地接过来,老太太转过身,挤进人群,很快就不见了。那时的蜡烛2毛5分钱一根,鸡蛋1毛3左右,火柴3分钱一包,这截点了三分之一的蜡烛,是一个天天会在菜市场与菜贩们为1分钱讲半天价的老太太送给我的,不禁让我楞在了那里。
    那晚终于我也没有等下去。本来我就不是教徒,在酒醒了后,一个人回到招待所睡觉。所以现在我还是不能算在教堂里过过平安夜


----
        ————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挣钱工作中。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