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aosuiying(winchen)
整理人: fantast(2003-02-28 23:38:03), 站内信件
|
温陵春秋(二)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此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县,以其地临晋江,故称晋江县。州、县治同地。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泉州城周20里,开南北两门,北曰泉山、南曰镇南。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别驾赵颐贞开凿沟渠通舟楫于泉州城下。
开元间(公元713-741年),泉州于衙城右建鲁司寇庙,为泉州有孔庙之始。五代时改称为宣圣庙。
同期,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有37054户,人口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泉州改为清源郡,属江南东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时为中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泉州超功寺僧人昙静(南安人)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和交流文化。
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
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泉州商贸繁荣,外商聚集,州城呈现“市井十洲人”盛况。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诗人秦系自浙入闽,隐居南安丰州九日山西峰。后人在秦系隐居地建秦君亭,西峰也因之称高士峰。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泉州刺史赵昌在泉州城东北郊开凿尚书塘,周围28里,灌田300余顷。
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晋江县蔡沼登明经科,为泉州登明经科之始。
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姜公辅被贬为泉州别驾,在九日山东峰结庐而居。永贞元年(805年)卒,秦系为其营葬于东峰。东峰故称姜相峰。
同年,晋江人欧阳詹登壬申科进士第二名,与韩愈同榜,时称“龙虎榜”,为泉州中进士第一人。欧阳詹(公元756-800年),字行周,曾任国子监四门助教,和韩愈、柳宗元等人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著有《欧阳行周集》10卷。
同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泉州刺史席相设宴东湖,礼送8名举子赴京都长安应试,欧阳詹作陪,观者如市。泉州人以此盛事竞相劝勉读书。后人在此建“二公亭”以作纪念。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