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xtsai()
整理人: fantast(2003-04-04 20:44:51), 站内信件
|
婚娶之日过后,婚姻仪礼还没有结束。新婚第二天黎明,新郎陪同新娘,由原“ 牵新娘”的妇人引导到厅堂,先拜祖先,然后依次与公婆及夫家诸亲属相见(今 或提前至婚娶当日下午)。这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拜过祖先,新娘才算男方 家族的人,而今后要开始新的生活,就必须认识夫家的长幼尊卑,这是对新娘进 行伦理教育的一节必修课。新婚第三天,新郎要再陪同新娘,同样由原“牵新娘 ”的妇人引导,来到“灶脚”(即厨房),让新娘摸摸各种饮具、餐具,并让新 娘到附近水井去挑水,这些象征性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新娘熟悉新的生活环境 ,俗称“落灶脚”,这是新娘进人家庭妇女角色前的一次预演。中午,为新娘上 厅堂特设宴席,称“上厅桌”,由夫家女眷及外戚作陪。从此,新娘真正成为夫 家的成员之一。这一天还有“探房”的习俗,即新娘的幼弟(堂弟亦可)到姐夫 家去探望姐姐,男家一见面即要给这位“阿舅仔”馈赠红包,称“结衫带”。探 房含义说法不一,一说是娘家对出嫁到夫家已三天的女儿放心不下,特遣其弟前 来探望:有否一堂和睦,起居是否安好?同时,“阿舅仔”还得完成另一项重要 任务,就是敦请姐姐回娘家会亲,邀请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由于探房是婚姻 双方亲家礼尚往来的第一次感情交流,故宴请“阿舅仔”的筵席力求丰盛,惟恐 款侍不周。在新婚第五天,新娘先丈夫回娘家,向娘家长辈行礼请安,诉说在夫 家三天的新生活。娘家于中午设宴款待。会亲当日傍晚,还要宴请新女婿,由妻 舅或姻叔等主陪,如是午宴,则与会亲一起举行。这是新女婿初次到岳家,且与 岳家的主要亲人相识,故宴席极为隆重。散席后,小夫妻要带着引路鸡和长尾蔗 ,同回夫家。今俗新娘或于婚娶次日天刚蒙蒙亮即回娘家,请新女婿一般在会亲 当天下午举行。至此,婚姻仪礼基本完成。看来,婚后的仪礼民俗,其内容以务 实为多,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这对处于人生转折阶段的新婚夫妇来说,的确是有 一定的必要。
婚事过后,女儿与娘家之间有送花及每年均有的数次送节等习俗。在惠安东部沿 海一带,旧时有妇女婚后长住娘家之俗。其特点是:新娘出嫁三大后即回娘家长 住,每年只有在逢年过节和农忙时,才到夫家暂住几次,其时间一年大约共有十 来天。长住娘家的时间,要看怀孕的迟早,少者二三年,多者甚至长达一二十年 。住娘家的时间太短,会受到人们讥笑,但时间太长,也会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 。如果年纪大了尚未怀孕,其权宜之计即由夫家抱养个孩子,这样便可名正言顺 地长住夫家了。关于惠东出嫁女长住娘家习俗产生的原因,专家学者的说法不一 :或日为原始社会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期的婚俗的遗余;或曰为古代少数民族 婚俗之遗留;或认为应从两性分工的经济方面去探讨原因,等等。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学术界尚在继续探究。
-- 小峰
E-mail:[email protected]
ICQ:40123567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4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