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ockline(不系舟)
整理人: whian(2003-02-12 09:47:09), 站内信件
|
神瑛侍者与补天石--程伟元本与庚辰本的差异(一)
我的那本红楼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的(1957年10月第一版/1959年11月第二版/1964年2月第三版/1980年9月第三版第2次印刷),以程伟元乾隆壬子(1792年)活字本为底本。最近又买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的庚辰(1760年)本《红楼梦》,两种版本除回目上的用字差别外,出入较大的是小说开头。
【庚辰本】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
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
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
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
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程本】
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十二丈,见方二
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
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在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
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
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庚辰本】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
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
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
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
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
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
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
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
“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
‘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
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
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
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
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
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
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
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
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
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
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
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
“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
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
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程本】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
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座谈。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
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
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见了便
知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
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
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
明白。”说毕,便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庚辰本】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
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
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
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
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
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
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
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
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
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
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
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
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
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
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
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
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
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
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
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
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
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
便随你去来。”
【程本】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不觉
朦胧中走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
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
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
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家又将造劫历世?但不知起于何处?
落于何方?”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
皇未用,自己却也落的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
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
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颗
绛珠仙草,十分姣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
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得脱却草木之胎,幻化
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
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
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
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草也在
其中。近日这石正该下世,我来特地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
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那道人道:“果是好笑。
从来不闻有还泪之说!趁此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
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
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已
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程伟元本文字经过删改已无疑了。程本中的补天石与神瑛侍者显然是一个人,而在庚辰本中就难说了,程本为了自圆其说,所作的删改显然是有目的的。而如果神瑛侍者与补天石在原著中真的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后楼梦后半段的情节真的要完全不一样了(与现在的高鄂续书)。因为没有后半部分原稿,真宝玉假宝玉完全把人弄糊涂了,不过我还是相信林黛玉也许还错了眼泪,但一定没有爱错人。
----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知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