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670716(平常心)
整理人: carolinejune(2003-02-13 12:53:54), 站内信件
|
潮州民居的五星脊饰
□ 吴志敏
潮州民居中无论是“四点金”还是“下山虎”,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其注重装饰,故有“京华帝王府,潮州百姓家”之说。单是山墙的脊端,在装饰上,就有金、木、水、土、火五种不同的造型。其装饰手法主要是于不同星形的脊端压顶处,采用几层凹凸的线条叠加,线条一般采用深灰色,以突出建筑物的轮廓,较豪华者也有饰以彩画、灰塑或嵌瓷。由于这些造型优美,形式多样的五星脊饰,便潮州民居的天际线更加多姿多采,如一首动人的民歌,富有节律。确实,周硕勋于《乾隆·潮州府志》中喻以“鸟革翬飞”,并非凭空夸赞。为什么潮州民居的脊端如此多样呢?实际是传统五行堪舆学之说的具体体现,它属阳宅形法的辨形法之范畴。
阳宅形法的辨形之法,类乎山川形法,也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如清代张觉正《阳宅爱众篇》说:“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若有情。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转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金满盈。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他还强调指出:“阳宅之基,龙必欲其长;宅(穴)必欲其阔;水必欲其大合聚、大弯曲;砂必欲其大结交、大朝拱。”上面所谓的龙、砂、水、穴,本为五行堪舆学之说喻指自然山水及其聚结围合的场所,是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必须慎加选择的人居环境构成要素。
但对于井邑村镇之宅,这些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远远不及毗邻宅周的其它屋宇、墙垣以及道路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井邑村镇之宅的辨形方法之中,龙、砂、水、穴遂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广泛应用。例如,清代魏清江《阳宅大成》说:“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清代林枚《阳宅会心集》也说:“一层街衢一层水,一层墙屋一层砂,门前街道是明堂,对面屋宇为案山。”非常明白,正是在这些学说的影响下,山川形法许多内容,都被相应地加以变通和引伸,用于井邑村镇屋宇的营造思想之中。把屋宇周边的街道比喻为水流,把高屋连脊比喻为龙脉,地周遭屋宇比喻为山……颇具典型的是潮州民居之山墙形式多样的五星脊饰,也是基于此说,它分作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又衍生出古木、大北水、大土、火星等几种形式,这些均是规划、施工时,堪舆先生或营造匠人根据拟建屋基周边的自然环境各方面条件,按阳宅形法的辨形法,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规律,选定山墙脊头图案,付诸施工方案,把堪舆学中山川形法变通运用山墙脊头的装饰之中。此虽带有迷信的色彩,然乃是先民处于科学蒙昧时代的产物。若用科学对待历史、美学的角度来看,它却是是使潮州文化更为多元、涵盖更广的不可缺少的一大支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