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84(☆双鱼仔☆)
整理人: snow8186(2003-02-09 22:49:33), 站内信件
|
2月9日
今年寒假,也就是我高中的最后一个寒假已经剩下最后半天了。这个时候是最令人感慨的时候,也许是人大了也可能是因为假期短了,也可能是因为同学不如初中的朋友这样亲密。我并没有盼望开学的感觉。
昨天打了一个电话给我的同桌,问她做作业的进度,她除了应该最完的以外,连不该做的都做完了。她回问我的时候,我告诉她,不仅连不应该做的没做,连“应该”做的也没做完。
首先我觉得,老师布置作业,怎么可能顾及50个人的具体要求,毕竟是有所偏差的。要自己学会有所取舍,这才是会学习的表现。因为我并没有盲目的选择我擅长的英语或者政治来做。而我是在做数学,我最讨厌的数学。每次做数学我都感觉想睡觉或者非常懊恼。不过我没有害怕她。
其次,我认为一个学生暑假最应该做的事,应该是感受生活。对于感受生活,我有很深的体会。我的同桌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例子,她做完了那么多的作业,也许根本没有出去的时间。按我对她的了解,她也不会出去的。我问过她,曾经和多少个男孩子单独吃过饭,她反问我表哥算不算……
我没有瞧不起她,其一是这完全不是她的错,是社会的错,尤其是教育的错。我感觉比较庆幸我有一个有智慧的爸爸,多少年来寒假暑假他从来没让我呆在家里,这令我增长了很多见识。
一个理想的假期,应该从玩乐中去体会人生。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做题,那我们就不要老是被作业束缚着。很简单,看一部电影——你没有一定的审美观,没有一定的经验,你就选不到一部好电影。你没有好的人缘,没有强的号召力,你就约不到你想约的人去看。你没有幽默感,没有交际能力,就会使你们都不会享受到美好的一天。看一部电影都需要如此之多的能力。
也许有人觉得感受生活这事,是不是该在中学通过一番拼搏,得到理想大学的入场券再感受生活,甚至还要通过大学出来以后再感受,还不迟??
我看不!再拿电影做比喻,大家往往对电影的高潮部分铭记于心,例如《诺丁山》里开车追逐ROBERTS的有趣场面,《生死时速》中飞车过断桥的惊险镜头。可是不要忘记,没有开始的巧合相识,一个书店卖旅游手册的小子怎么会认识大明星;没有开始变态警察装上了炸弹,哪有飞车的惊险镜头?一部电影,前面的铺垫是很重要的。
人生也是一样,哪个名人的童年一片空白?或者只有学习?就算是孤僻的丘吉尔,都懂得默默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没有童年的积淀,怎么能解释一个人性格的变化,有因才有果,有因也必有果。
所以,我很庆幸,我一直是那样的幸运,我充分地感受着人生,认识着好人与坏人,而且逐渐能知道哪些是坏人。我也赢取了相当多的友谊和乐趣,18岁的我有着27岁的成熟,我一点也没有后悔,而且相信我的人生会逾加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