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闽南风情】>>〖民俗风情〗>>【闽南风俗文化】>>元夕话花灯

主题:元夕话花灯
发信人: flyfish-hh(飞翔的鱼)
整理人: lovelygirl_530(2003-02-09 15:55:29), 站内信件
元夕话花灯
 

 
泉州元夕闹花灯的盛事,由来久矣。唐时泉州建城,元宵佳节的风俗,遂由中原的士族南迁,而迅速传到泉州来。两宋时代,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参与活动,特别是南宋,据《武林旧事》的描述,临安元宵花灯的来源有:“灯品之多、苏、福为冠”。又据谢肇制所著的《五杂佾》亦云:“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泉州是福建东南濒海的文化古城,海外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工艺美术,百花齐放。且有一批皇帝南外宗来此定居,他们手头有的是人民的血汗,可供任意挥霍,所以灯烛之盛,灯品之多,力摩临安。于是有大型的,以山水为背景的花灯人物之综合性的创作,如在通衢大道,高结“鳌山”,设置机关,使人物能动, 精巧绝伦。 亦有在公共场所,高搭“馆蓬”,张灯结彩,日夜笙箫,真是盛极一时。

泉州称花灯为“古灯”,最古的首推宫灯,是宫廷使用的,后流入民间,作为喜庆之用。民间因其为结婚时之用,又称为新娘子灯。其次为嫁女之家,元夕前向婿家送用的莲花灯,寓有莲生子贵子之意。又有方形的妙壁灯,画有仙女送孩儿,俗称“皇都市”。 有桔灯、罄灯、如意灯、寓有吉、庆、如意的祝愿。详细罗列,不下数百种之多,历代都有发展,如明以后各种造型的料丝花灯,近代的玻璃灯,以及仿武器形状扎糊的飞机、坦克、战船、火箭等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花灯的制作越来越丰富多采。作者都是业余的,最上的糊灯手为彩扎艺人,他们具有制作高级灯的必备技艺,能扎制各种各样造形的骨架,剪载各种细致的花边和绘画花鸟人物等等。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