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ogen()
整理人: koogen(2000-04-16 06:56:11),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由如风所回)
呵呵呵,可惜我不会打麻将,无怪没有艳福!!我所说的理性思考并
不是指苦研经书。一字一句的探究,这只是文字匠所为。其实我本是
特懒之人,要我苦研是绝不能的,所以我也不喜欢当文字匠。顿悟并
非是一时心血来潮就能产生的。我想你若没有先前的苦思,也不会悟
出那是指“月”。禅宗也倡导顿悟,但仍要打坐冥思。因为虽然顿悟
的过程只在一瞬间,但其实是长期理性思考所突然迸发出来的火花,
若没有事先的苦思,只靠观花赏月,如何能悟出人生之大道呢?我始
终认为理性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说书吧,同一本书里都有好的有坏
的,只有懂得边看边想,才能去芜存菁,接受其好的东西,摒弃其不
好的。若只是任作者带着你走,而不懂思考,就和那些看了琼瑶小说
就去跳楼的女生没什么不同了。其实,理性与感性的界限有时并非那
么分明的,没有感性的一次次积累,理性也无从产生。所谓的理性就
是把感性认识综合、汇总、分析,而产生自已一套的世界观和标准。
在看书来说,真正的理性思考是悟到文字所未表达出来的东西。这与
感性的感觉很相似,不同的是理性所悟到的东西将成为你思想的一部
份,可以主动使用它来解读新的事物,而感觉是被动的,只有当遇到
相似的刺激才能激发它。我想理性与感性就象男人和女人,只有当男
人与女人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理性与感性也一样。最后,很高
兴与你的讨论。
祝你新春快乐,并祝你与你的另一半能完美的厮守在一起!
(以下文字由无香所回)
本来,不想写的,不是因为完全赞同,而是觉得你这篇比较象总结
陈词——笔风上的感觉。想,这样子画个圈也不错的,所以没打算再
写了。可今早起床再读——不行!心里憋着句子难受!至少得容我说
完这嗓子眼里的话。至少我这个性也由不得什么理性的支配的。^.*
从未怀疑过理性的力量。理性和感性本就是两个支点,支撑着世界。
象男与女,天与地。
世界有理性的横梁,如物理化学数学,那里是理性的天地;也有感
性的根基,如艺术音乐文学。它们当然相互配合,正如没有感性,牛
顿没法从一个下落的苹果联想到万有引力。所以,所有理性的最初,
或者说每种创造的起头都必须感性的扶助,如果不是这样,地球漂移
学说也没法发现。但不能因为如此,就认为数理化里是感性的。那里
是纯理性的世界,有理性内在的规律和进程。
同样,感性世界里可以有理性的参与,但那只是个辅助。象文学分
析,它可以一定程度解释些什么,但也很可能是错的。就象牛顿看到
苹果如果凭着感性想象想那是上帝天赐的,那不是把科学导向谬误?
所以,我一直觉得,感性的东西要感性去理解,理性的东西要理性
去理解。文学的东西,别用过分用理性去看,纯粹的文学(注:我说
的不是作为工具的文学。)没想教育些什么,甚至批判些什么,说什
么祖训大义。它只是在表现世界和人性。(这点,张爱玲的一生坎坷
已经说明了问题。)也只有这样的文学才是永恒的。
我认为,理性和感性是一体的两面,存在于同一却很难完全同化。
如果理性象炮舰,在征服,推动人类发展。那么感性更象印第安高原
上传说的地母,包容一切,繁衍一切,它是源泉。
这种关系象男女,正如男女——我认为没法真正的懂得,虽然他们
努力,也相互配合,但却是不同体系是同一颗星球上心首皆异的宇宙
人。也许牵手也许吸引,却不助于他们相互懂得。(注:不是理解)
完拉。
让你费心看了。谢谢你肯跟我一起探讨,这样的讨论象一个天平,
在聆听你的观点时,也许情不自禁的向你那里倾斜,可也正因为这样,
那高高升起的这头会吸引我回头,——这是种反思和自省,让心里的
概念象退潮的海岸愈来愈明晰。谢谢!
最后祝你龙年快乐。万事如意。
-- 云在青天水在瓶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16.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