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n-lon(雨%风飘飘)
整理人: fantast(2003-04-04 20:44:52), 站内信件
|
德化
儿时的春节,德化话叫“做过年”。
农历正月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着做“米”,用细辗磨成的米粉蒸成圆盘状的“米”,有淡的有甜的有咸的。这是过年的一道大菜。
旧时乡村大多无电,每座屋子大门外,由儿童捡取柴枝“燃火盘”,意为丰年以烧柴火报天。当夜灶里“掩火种”,意为兴旺。晚饭后,合家围坐边侃边搓糯米、薯粉“丸”,供春节招待客人“甜嘴”。通宵不睡,“守岁”,以期长辈长寿。
正月初一,德化民间俗称“初一早”。是日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贺正”迎新年。起床穿上新衣服,便出门挨家挨户串门拜年,先给本族长辈拜年,越早越够礼节,常常兜了一大圈重回家门,天还没亮。上门做客,客人先在主人门外放鞭炮,主人送客也回敬鞭炮。炮纸屑遍地,但春节期间不能清除掉,一是怕“扫掉财气”,二是鞭炮纸屑愈堆愈厚,显示主人阔气、客人多。
春节早餐是甜汤圆、甜米粥,多素菜,吃“蒸岁饭”、“长命菜”(整株的芥菜或菠菜),象征人人食足寿长,忌吵架,不说不吉利的话,也不扫地。正月初二是民间“女儿节”,出嫁的女儿要同女婿携礼回娘家探亲,娘家要备丰盛午餐接待。
德化民间春节旧时从初一至十五,但正月初五后,群众大多开始忙于各自生计农活,故俗称“断五”,除了远方亲朋,很少再串门拜年了。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即“天公的生日”,是日前夜,家家户户要杀猪,大厅堂要摆供桌,燃香遥祀苍天,祈祷新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德化民间称为“上元”,家家团聚会餐,张灯结彩,鸣放鞭炮。大路边还搭起一座牌楼,舞狮奏乐,县城迎“城隍巡城”,农村同样迎神闹元宵。在野外放飞里装烛火的“天灯”。如逢生男孩,于元宵节备彩灯一盏悬挂祖厝祠堂。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敬祖,并到外祖父家报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