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franklin6610(2003-01-28 11:42:45), 站内信件
|
「香港製造」,沒想到今天倒成了香港人購買過年食品的信心保證。
從前店家賣中式食品,總愛標榜「家鄉風味」,強調產地直銷,是道地的家鄉食品,不是香港模仿的充頭貨。無論上海南貨、福建閩菜,或者廣東食品,總帶點自豪地慰藉遊子鄉情。
文革期間,全國生產混亂,餵飽肚子已不易,鄉情食品買少見少。
然而改革開放的大潮捲起,食品業就飛躍了——港人對那些價錢便宜幾倍、十幾倍的食品,趨之若鶩。
深圳口岸十五元一隻燒鵝,港客買家的心理,當然與帶鏞記燒鵝上飛機的台灣客不同。
可惜致癌燒味的報道多了,誰也不敢肯定深圳便宜燒鵝,不是用瀝青脫毛﹔腐肉製品、餿水油的報道多了,港客對早已不再那麼便宜的深圳、廣州食品,又多一層疑慮。
過期發霉蓮蓉翻製月餅的報道一出,連內地大酒店、大餅家的月餅,大家都不敢幫襯。「保證香港製造」的月餅,總算為香港爭回一口氣——看,回鄉手信,香港月餅大受歡迎,內地親友也吃得放心。比價格,港貨不夠賤﹔比品質,港貨還是有希望的。只要個別港人不貪小利,在食品製造業學內地同行採用無良原料,謀財害命,誰說香港沒有優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