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虞美人---影视评论】>>《英雄》>>冷娃张艺谋和热播的《英雄》(转)

主题:冷娃张艺谋和热播的《英雄》(转)
发信人: -aoding-(§独§ 舞)
整理人: yerk(2003-03-15 10:36:51), 站内信件

 

    看完《英雄》走出影院,一时无语。
    然后,不知怎么想起去年政协会上,我们文艺组的召集人笑道:张艺谋很少说话,今天我们把参政议政的机会先让给他!我朝四周看看,没有张艺谋啊?这时,一个闷闷的声音,好像远远的天边传来隐隐的滚雷。我循着闷雷寻找,才发现张艺谋坐在我后边,是他在讲话。只是低低的太不嘹亮的声音里,还透着一种不自信——不自信自己能发好言。
    后来我问他。他说他导演时,对几个人说话可以。一旦开会,还是这几个人,就不会说话了。他说陕西人是冷娃,脸上没什么表情,不会见人就热。
    张艺谋确实不需要再说什么话了——他的电影尽情地宣泄着他要对世界说的话。他做人低调,但是他的电影语言恣肆张扬。他是个陕西冷娃,但是他的热情他的梦想他的挚爱他的想像,汹涌奔腾在他做导演的每一天。
    于是才有《英雄》。
    四位刺客怀着家仇国仇,卧薪尝胆苦苦经营,只是为了刺秦。但是春秋战国,战事连连,如果各国恩恩怨怨、仇仇杀杀下去,民不聊生!如果放弃一些恩怨,由秦一统天下,为天下太平,为百姓安宁。
    《英雄》的故事落在两个词上:“放弃”和“天下”。
    刺客最后为天下而放弃,为放弃而成仁。
    这种明大义,这种放弃,比坚持更豪情万丈。
    几位英雄的塑造,不是工笔,是泼墨;不是个性的勾勒,而是几个大色块的魔方组合。于是幻化出一幅幅摄人心魄的场景,一页页近乎极致的渲染:英雄的氛围、英雄的意境、英雄的气势、英雄的精气神!一个个英雄是一个个英雄的音符,奏响了英雄交响曲。于是我听懂了悲怆,听懂了悲壮,听懂了华美,听懂了辉煌。其实我未见得完全懂,我只是被刺秦的英雄和放弃刺秦的英雄那样的打动。这也好比听交响乐,并不细究每一个乐句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感受和共鸣。
    借用章子怡的话,张艺谋“很知道他的电影要讲什么,他也很知道他的电影怎么讲”。一部从头打到尾的影片,用生死爱仇泣血呼吁的,是和平!天下和平!这部武侠片,用的是推理片的结构,就给故事增加了悬念和色彩。如果把这部电影的胶片在每一瞬间都定格下来,那便是一张张大气而精美到极致的艺术照,是一本撼人的摄影集。
    我想起张艺谋的签名。他把张艺谋这三个繁体字派生出那么多的笔画。笔画多到几乎把他的名字都覆盖了,几乎看不清他的名字了,要把他这个人隐去了。一如他这个“冷娃”做人的低调。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签名。张艺谋签一个名都这么勤奋!世人看来的最简单的事情,张艺谋都铆足了力气。那么,《英雄》每一个磅礴而简约的镜头后面,知道张艺谋画了多少笔画!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不安因素。真应该让天下人来看《英雄》,让“天下”这个概念像加强音那样在世界响起。我不知道张艺谋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但是《英雄》在今天向世界走来,来的正是时候,中国向世界献上不仅仅是一部我们中国自己的大片,而且是一个最人性的概念:天下。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