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dl(2000-02-25 22:33:02), 站内信件
|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 胡适
二 脂砚斋与曹雪芹
脂本第一回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诗之后,说: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出则既明,且 看石上是何故事。
"出则既明"以下与有正书局印的戚抄本相同。但戚本无此上 的十五字。甲戌为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那时曹雪芹还不曾死。
据此,《石头记》在乾隆十九年已有"抄阅再评"的本子了。 可见雪芹作此书在乾隆十八九年之前。也许其时已成的部份止有 这二十八回。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把《红楼梦》的著作时代 移前。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年表》(《红楼梦辨》八 )把作书时 代列在乾隆十九年至二八年(一七五四-一七六三),这是应当改 正的了。
脂本于"满纸荒唐言"一诗的上方有朱评云: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 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 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甲午八月泪笔。(乾隆三九, 一七七四。)
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当西历一七六三年二月十二日。 (据陈垣《中西回史日历》检查)
我从前根据敦诚《四松堂集》"挽曹雪芹"一首诗下注的"甲申"二字,考定雪芹死于乾隆甲申(一七六四),与此本所记,相差一年余。雪芹死于壬午除夕,次日即是癸未,次年才是甲申,敦诚的挽诗作于一年以后,故编在甲申年,怪不得诗中有"絮酒生刍上旧("炯"之"火"换成"土")"的话 了。现在应依脂本,定雪芹死于壬午除夕。再依敦诚挽诗"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话,假定他死时年四十五,他生时大概在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我的《考证》与平伯的年表也都要改正了。
这个发现使我们更容易了解《红楼梦》的故事。雪芹的父亲 曹(兆页)卸织造任在雍正六年(一七二八),那时雪芹已十二岁,是 见过曹家盛时的了。
脂本第一回叙《石头记》的来历云:
空空道人……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 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 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 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此上有眉评云: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 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据此,《风月宝鉴》乃是雪芹作《红楼梦》的初稿,有其弟棠 村作序。此处不说曹棠村而用"东鲁孔梅溪"之名,不过是故意 作狡狯。梅溪似是棠村的别号,此有二层根据:第一,雪芹号芹 溪,脂本屡称芹溪,与梅溪正同行列。第二,第十三回"三春去 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二句上,脂本有一条眉评云:"不必 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顾颉刚先生疑此即是所谓 "东鲁孔梅溪"。我以为此即是雪芹之弟棠村。
又上引一段中,脂本比别本多出"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九个字。吴玉峰与孔梅溪同是故设疑阵的假名。
我们看这几条可以知道脂砚斋同曹雪芹的关系了。脂砚斋是 同雪芹很亲近的,同雪芹弟兄都很相熟。我并且疑心他是雪芹同 族的亲属。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托梦于凤姐一段,上有眉评云:
"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
又可卿提出祖茔置田产附设家塾一段上有眉评云:
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 松斋。
又此回之未凤姐寻思宁国府中五大弊,上有眉评云:
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 书于三十年后,今(令?)、余想恸血泪盈□。(此处疑脱一字)
又第八回贾母送秦钟一个金魁星,有朱评云:
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
看此诸条,可见评者脂砚斋是曹雪芹很亲的族人,第十三回 所记宁国府的事即是他家的事,他大概是雪芹的嫡堂弟兄或从堂 弟兄──也许是曹(禺页)或曹颀的儿子。松斋似是他的表字,脂 砚斋是他的别号。
这几条之中,第十三回之一条说
曲指三十五年矣。
又一条说
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
脂本抄于甲戌(一七五四),其"重评"有年月可考者,有第一回(抄本页十)之"丁亥春"(一七六七),有上文已引之"甲午八月"(一七七四)。自甲戌至甲午,凡二十年。折中假定乾隆二九年(一七六四)为上引几条评的年代。则上推三十五年为雍正七年(一七二九),曹雪芹约十三岁,其时曹(兆?BR>?刚卸任织造(一七二八),曹家已衰败了,但还不曾完全倒落。
此等处皆可助证《红楼梦》为记述曹家事实之书,可以摧破 不少的怀疑。我从前在《红楼梦考证》里曾指出两个可注意之点:
第一,十六回凤姐谈"南巡接驾"一大段,我认为即是康熙 南巡,曹寅四次接驾的故事,我说:
曹家四次接驾乃是很不常见的盛事,故曹雪芹不知不觉 的--或是有意的--把他家这桩最阔的大典说了出来。 (《考证》页四一)
脂本第十六回前有总评,其一条云:
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这一条便证实了我的假设。我又曾说赵嬷嬷说的贾家接驾一次,甄 家接驾四次,都是指曹家的事。脂本于本回"现在江南的甄家…… 接驾四次"一句之旁有朱评云:
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
这又是证实我的假设了。
第二,我用《八旗氏族通谱》的曹家世系来比较第二回冷子 兴说的贾家世次,我当时指出贾政是次子,先不袭职,又是员外 郎,与曹(兆页)一一相合,故我认贾政即是曹(兆页)。(考证四三 -四四)
这个假设在当时很受朋友批评。但脂本第二回"皇上……赐了这 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一 段之旁有朱评云:
嫡真实事,非妄拥也。
这真是出于我自己意料之外的好证据了!
故《红楼梦》是写曹家的事,这一点现在得了许多新证据,更 是颠扑不破的了。
----------------------------------------------------------------------- 输入:大脚阿土(bigfootR2)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6.25.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