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eng_xy()
整理人: (2000-03-05 12:21:17), 站内信件
|
引 论
我从前不但没有研究《红楼梦》底兴趣,十二三岁时候,第一次当他闲书读 ,且并不觉得十分好。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三国》,《荡寇志 》之类,《红楼梦》算不得什么的。我还记得,那时有人告诉我姊姊说:“《红 楼梦》是不可不读的1”这种“象煞有介事”的空气,使我不禁失笑,觉得说话的 人,他为什么这样傻?
直到后来,我在北京,毕业于北大,方才有些微的赏鉴力。一九二零年,偕 孟真在欧行船上,方始剧谈《红楼梦》,熟读《红楼梦》。这书竟做了我们俩海 天中的伴侣。孟真每以文学的眼光来批评他,时有妙论,我遂能深一层了解这书 底意义,价值。但虽然如此,却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底兴味。
欧游归来的明年,——一九二一——我返北京。其时胡适之先生正发布他底 《红楼梦考证》,我友顾颉刚先生亦努力于《红楼梦》研究;于是研究底意兴方 才感染到我。我在那年四月问给领刚一信,开始作讨论文字。从四月到七月这个 夏季,我们俩底来往信札不断,是兴会最好的时候。颉刚启发我的地方极多,这 是不用说的了。这书有一半材料,大半是从那些信稿中采来的。换句话说,这不 是我一人做的,是我和颉刚两人合做的。我给颉刚的信,都承他为我保存,使我 草这书的时候,可以参看。他又在这书印行以前,且在万忙之际,分出工夫来做 了一篇恳切的序。我对于颉刚,似乎不得仅仅说声感谢。因为说了感谢,心中的 情感就被文字限制住了,使我感到一种彷徨着的不安。领刚兄!你许我不说什么吗 ?我蠢极了,说不出什么来!
至于我大胆刊行这本小书,不羞自己底无力,这一段因缘,颉刚也代我申明 了。他说:
“既有兴致做,万不可错过机会;因为你现在不做,出国之后恐不 易做 ,至早当在数年以后了。
“这种文字,看似专家的考证,其实很可给一班人以历史观念。
“有了这篇文字,不独使得看《红楼》的人对于这部书有个新观念,而且对 于书中的人也得换一番新感情,新想象,从高鹗的意思,回到曹雪芹的意思。” (十一,四,七o)
但他这些过誉的话,我这小书是担当不起的。我只希望《红楼梦
辨》刊行之后,渐渐把读者底眼光移转,使这书底本来面目得以显露。虽他所谓 ,从高鹗的意思,回到曹雪芹的意思,我也不能胜任,却很想开辟出一条道路, 一条还原的道路。我如能尽这一点小责任,就可以告无罪于作者,且可告无罪于 颉刚了。小小的担子,在弱者身上是重的,我恐不免摔十交啊!
这书共分三卷。上卷专论高鹗续书一事,因为如不把百二十回与八十回分 清楚,《红楼梦》便无从谈起。中卷专就八十回立论,并述我个人对于八十回以 后的揣测,附带讨论《红楼梦》底时与地这两个问题。下卷最主要的,是考证两 种高本以外的续书。其余便是些杂论,作为附录,
这书匆促中草就,虽经校订,恐仍不免有疏漏矛盾之处,只好在再版时修正 了。因原稿底草率,印行时文字殆不免有讹脱,这对于读者尤觉得十分抱歉的。
一九二二,七,八,平伯记
上卷
(一)论续书底不可能
《红楼梦》是部没有完全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续他。从八十回续下的, 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三种:(1)高鹗续的四十回,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 2)二十回的续书,原书已佚,作者姓名亦无考。(3)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 后人底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底存在。这三个本子,我在下边,都有专篇去 考证,批评。至于从高本百二十回续下去的,如《红楼圆梦》,《绮楼重梦》… …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列举底必要。我在这书中也不愿加以论列,免 得浪费笔墨。这类的续书,大约以《红楼复梦》为最早,且附有几条凡例,略有 些关系;我在最后有一篇附录论及‘还有一类续书是从(3)种,所谓旧时真本续下 去的,我却自
己没有见过,只听得朋友述说而已。自(2)种续下的书,却自来没听人说及。
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 有一个原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续书人底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 续韶,是件普遍而真确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 于“续书人才短”这个假定。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 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
我深相信有这一层根本的阻碍,所以我底野心,仅仅以考证,批评,校勘《 红楼梦》而止,虽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书,高氏所续有些是错了的,但决不希望 取高鹗而代之,因为我如有“与君代兴”的野心,就不免自蹈前人底覆辙。我宁 可刊行一部《红楼梦辨》,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
如读者觉得续书一事,并不至于这样的困难,绝望,疑心我是“张大其词” 。那么,我不妨给读者诸君一个机会,去作小规模的试验。如试验成功,便可以 推倒我底断案。我们且不论八十回以后,应当怎样地去续;在八十回中即有两节 缺文,大可以去研究续补底方法。(1)第十六回秦钟死时,这已在戚本《红楼梦》 补足了,我们可以不管。(2)第三十五回,黛玉在院内说话,宝玉叫快请,下文便 没有了,到第三十六团,又另起一事了,不和这事相干。黛玉既来了,宝玉把她 请了进来,两人必有一番说话;但各本这节都缺,明系中有缺文待补。这不过一 页的文章,续补当然是极容易的,尽可以去试验一下。如这节尚且不能续得满意 ,那续书这件事,就简直可以不’必妄想了。
因为前后文都有,所以这一段缺文底大意,并非全不可知的。我愿意把材料 供给愿续书的人。上回写宝玉挨打之后,黛玉来看他,只说了两三句话,便被风 姐来岔断,黛玉含意未申,便匆匆去了。后来宝玉送帕子去,黛玉因情不自禁, 题了三首诗。本回黛玉看众人进怡红院去,想起自己底畸零而感伤。《红楼梦》 写钗黛喜作对文,宝钗看金骂打络子,已有了一段文字;则黛玉之来亦当有一段 相当的文字。况且“通灵玉”是极重要的,宝钗底丫头为宝玉打络子,为黛玉所 见(依本回看,茸儿正打络,黛玉来了),必不能默然无言的。所以这次宝黛谈话 ,必然关照到两点:(1)黛玉应有以报宝玉寄帕之情,且应当有深切安慰宝玉之语 。(2)黛玉见人打络子,必然动问,必然不免讥讽嫉妒。
小小的一节文字,大意已可以揣摩而得,我竞一字不能下笔;更不用说八十 回后如何续下去了。我底才短,自然是个原因,但决不是惟一的原因。我现在再 从理论上,申论续书底困难。先
说一般续书底困难,然后再说到续《红楼梦》底困难。
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因为 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底个性,续书 人也有他底个性,万万不能融
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底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 个“四不象”。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底著作;即是他自己,如环 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底应具的诚实。
至就续者论,他最好的方法,是抛弃这个妄想;若是不能如此,便将陷于不 可解决的困难。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底文章,却最忌的是有个性。因为如表现 了你底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一定要续作,当然须要尊重作者底个性,时时 去代他立言。但果然如此,阻抑自己底才性所长,而俯仰随人,不特行文时如囚 犯一样未免太苦,且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我们看高鹗续的 后四十回,面目虽似,神情全非,真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事情!我从前有一 信给颉刚,有一节可以和这儿所说对看:
“所以续书没有好的,不是定说续书的人才倩必远逊于前人,乃因才性不同 ,正如其面,强而相从,反致两伤。譬如我做一文没有写完,兄替我写了下去, 兄才虽胜于我,奈上下不称何?若兄矜心学做我文,则必不如弟之原作明矣。此固 非必有关于才性之短长。……”(十,六,十八信。)
而且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又有特殊的困难,这更容易失败了。第一 ,《红楼梦》是文学书,不是学术底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第二,《 红楼梦》是写实的作品,如续书人没有相似的环境,性情,虽极聪明,极审慎也 不能胜任。譬如第三十五回之末,明明短了一节宝黛对语文字;说的什么事也可 以知道。但我们心目中并无他俩底性格存在,所以一笔也写不出。他们俩应当说 些什么话,我们连一字也想不起来。文学不是专去叙述事实,所以虽知道了事实 ,也仍然不中用的。必得充分了解书中人底性格,环境,然后方才可以下笔。但 谁能有这种了解呢?自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作者而已。再严格说,作者也只在一 个时候,做书底时候。我们生在百年之后,想做这件事,简直是个傻子。
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续书之时,尚且闹得人仰马翻,几乎不 能下台。我们哪里还有续《红楼梦》底可能?果然有这个精神,大可以自己去创作 一部价值相等的书,岂不痛快些。高鹗他们因为见不到此,所以摔了一交。我并 不责备高氏底没有才情,我只怪他为什么要做这样傻的事情。我在下边批评高氏 ,有些或者是过于严刻的;但读者要知道这是续书应有的失败。不是高氏一个人 底失败。我在给颉刚的一信中,曾对于高氏,作较宽厚的批评:
“但续作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也很不敢责备前人。若让我们现在来续 《红楼梦》,或远逊于兰墅也说不定。……我们看高氏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 相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但是仅仅相符,我们并不能满意。我们所需要的, 是活泼泼人格底表现。在这一点上,兰墅可以说是完全失败。”(十,六,三十。 )
高鹗底失败,大概是如此,以外都是些小小的错误。我在下文,所以每作严切的 指斥,并不是不原谅他,是因为一百二十回本通行太久了,不如此,不能打破这 因袭的笼统空气。所攻击的目标,却不在高氏个人。
这篇短文底目的:一则说明我宁写定这一书而不愿续《红楼梦》底原因;二 则为高鹗诸君,作一个总辨解,声明这并非他们个底过失(那些妄人,自然不能在 内);三则作“此路不通”的警
告,免将来人枉费心力。
‘二二,六,十七
--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1.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