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文以载道 名人观点>>脂评石头 手记全本>>脂砚斋重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

主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
发信人: dl()
整理人: dl(2000-04-18 22:28:47), 站内信件
标  题: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Fri Apr 14 10:12:37 2000), 转信

注:凡红字者为脂砚斋批语。以甲戌本为主。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回前总批(甲戌本凡例第五条)】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
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


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


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


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


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


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


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


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


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


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


者切记之。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
 
 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 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 于大荒


山  荒唐也  无稽崖  无稽也  练成高经十二丈、
总应十二钗。 方经二十四丈 照应副十二钗。 顽石三万六


千五百零一块,合周天之数。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剩了这一


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


不有此一部鬼话。
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


天之用。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


生不能学也。
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


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


这是真像,非幻像也。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


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


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
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之极。向那僧道说道:
“大师,弟子蠢物,岂敢,岂敢。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


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岂敢,岂敢。性却稍通,况见二


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


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


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


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


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


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


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


:“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
煅炼过尚与人踮脚,不学者又当如何?
 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

 妙!佛法亦须偿还,况世人之债乎?近之赖债者来看此句─所谓游戏笔
墨也。

 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
 点幻字。好!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
扇坠大的可佩可拿。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璧用幻处。


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自愧之语。还只没有实


在的好处, 好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须得再


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谚云:一


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
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


伏长安大都。 诗礼簪缨之族,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
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伏紫云轩。去安身乐业。”
何不再添一句,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昔子房后谒黄石公,惟见石。子房


当时恨不能随此石去。余亦恨不能随此石去也。聊供阅者一笑。
石头听了,


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可知若果有奇贵之处,自


己亦不知者。若自以奇贵而居,究竟是无真奇贵之人。
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


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


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


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


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
        
 枉入红尘若许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


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或字谦的好。 然
朝代年纪,地舆邦国,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
 却反失落无考。据余说,却大有考证。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


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 先驳得


妙。
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将世人欲驳之腐言,


预先代人驳尽。妙!
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


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


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所以


答的好。
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
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


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
先批其大端。奸淫凶恶,不可胜。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


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


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


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


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


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


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


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


反失其真传者。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


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


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传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


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


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


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转得更好。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


小说窠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斯亦太过。
只愿他们当那


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


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
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
旧稿。我师意为何如?”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
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
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
诛邪之语,亦断不可少。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
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
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
因毫不干涉时世,要紧句。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
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雪芹旧有风月
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后因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
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
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
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了去,方是巨眼。

【甲戌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

【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
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
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
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以石上所记之
文。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是金陵。有城曰阊
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
遇此石。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开口失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
事。
街内有个仁清巷,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内
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世路宽平者甚少。人皆呼作葫芦庙。
[31m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庙旁住着一家乡宦,不出荣国大
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
姓甄,真。后之甄宝
玉亦借此音,后不注。
名费,废。字士隐。托言将真
事隐去也。
嫡妻封氏,风。 因风俗来。情性贤淑,深明礼
义。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家中虽不甚富贵,然
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
层落。
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自是羲皇上人,便可
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
每日只以观花
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
下无儿,所谓“美中不足”也。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
设云应怜也。
年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热日无多。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
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
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
“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
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
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
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
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


【甲戌眉批】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来压巷,其后可知。

 有绛珠草一株,点红字。 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
 时有赤瑕宫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瑕”字本注:“玉小
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
神瑛侍者,单点玉字二。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
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以顽石草木为偶,实


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


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耶?
终日游于离恨天


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
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
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妙极。恩怨不清,西方尚如此,况世之人乎?趣甚警甚。恰近日这
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总悔轻举妄动之意。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


凡造历幻缘,点幻字。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出一警
幻,皆大关键处。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
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
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观者至此,请掩
卷思想,历来小说中可曾有此句?千古未闻之奇文。【甲戌眉批】知眼泪还
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
少风流冤家来,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陪他们
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作想得奇!


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

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
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
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
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
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
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
落尘,然犹未全集。”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
此。丁亥春。
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
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
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
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二仙笑道:“此
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
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
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
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
 凡三四次始出明玉形,隐屈之至。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
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又点幻字,云书已入幻境矣。便强从手中
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
 四字可思。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叠用真假有无字,妙。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
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醒得无痕,不落旧套。



 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妙极。若记得,便是俗笔了。又见奶母
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


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


来了一僧一道:所谓“万境都如梦境看”也。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


则跛足蓬头,此则是幻像。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


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奇怪,所谓情僧也。又向士


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


士?屈死多少词客骚士?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
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订终身,


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


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


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

 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


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
     
 菱花空对雪澌澌。生不遇时。 遇又非偶。
     
 好防佳节元宵后,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
     
 便是烟消火灭时。伏后文。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


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佛以世


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
会齐了同往太虚幻


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


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 “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 葫芦


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假话,妙。表字时飞,实非


,妙。
 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


演出一段假话也。
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胡诌也。
 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


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形容落破诗书子弟


,逼真。
 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


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又夹写士隐实是翰林文苑,


非守钱虏也,直灌入“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回。
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


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


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


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

    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


老爷来拜。”炎也。炎既来,火将至矣。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


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


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
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八字足矣。



 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更好。这便是真正情理之文。可
笑近之小说中满纸羞花闭月等字。这是雨村目中,又不与后之人相似。

村不觉看的呆了。今古穷酸色心最重。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
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
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是莽操遗容。【甲戌眉批】最可笑世之小说
中,凡写奸人则用鼠耳鹰腮等语。
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
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 每有意帮
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


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这方是女儿心中意中
正文。又最恨近之小说中满纸红拂紫烟。
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
心中有意于他,[31m今古穷酸皆会替女妇心中取中自己。便狂喜不尽,自
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
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
不去再邀。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
至庙中来邀雨村。写士隐爱才好客。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
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
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
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
联曰: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 前
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


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
“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
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
“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写雨村豁达气象不俗。说着,便同士隐
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


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
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
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
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
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时逢三五便团圆,是将发之机。
     [0m 满把晴光护玉栏。
奸雄心事,不觉露出。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
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
 这个斗字莫作升斗之斗看,可笑。
 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四字新而含


蓄最广,若必指明,则又落套矣。
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
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
“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
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


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
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写士隐如此豪


爽,又无一些粘皮带骨之气相,愧杀近之读书假道学矣。
又云:“十九日乃


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


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写雨村真是个英雄。


 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是宿酒。
 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


家为寄足之地。又周到如此。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


“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


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写雨村真令人爽快。士隐


听了,也只得罢了。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 
妙,祸
起也。此因事而命名。 
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
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
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
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
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
啼哭,几乎不曾寻死。喝醒天下父母之痴心。看看的一月,士隐先
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写出南直
召祸之实病。
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
[31m土俗民风。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
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
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
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
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
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
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他岳丈名唤封肃,风俗。本贯大如州人氏,托言大概如
此之风俗也。
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
有些不乐。所以大概之人情如是,风俗如是也。幸而士隐还有折变
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
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
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
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此等人何多之极。
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


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
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
‘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


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
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
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
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宁荣未有之先。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宁荣既败之后。
     
蛛丝儿结满雕梁,潇湘馆紫云轩等处。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
【甲戌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宝钗湘云一干人。
     
如何两鬓又成霜?黛玉晴雯一干人。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熙凤一干人。
【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甄玉贾玉一干人。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


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言父母死后之日。柳湘莲一干人。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甲戌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
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贾赦雨村一干人。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贾兰贾菌一干人。一段功名升黜无
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收。【甲戌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
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
     
反认他乡是故乡。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


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甲戌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
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
罢!”
如闻如见。【甲戌眉批】“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
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
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
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
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
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抬
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
雨村别来无恙否?可贺可贺。【甲戌眉批】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


场”是也。
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


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至晚间,


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


问话。”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回末总评】【有正】出口神奇,幻中不幻。文势跳跃,情里生情。借幻


说法,而幻中更自多情,因情捉笔,而情里偏成痴幻。试问君家识得否,色空
空色两无干。


--
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38.249.50]
※ 修改:.dl 于 Apr 17 23:49:40 修改本文.[FROM: 202.110.189.9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