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珠箔飘灯 散记杂谈>>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如何看红楼)>>“红学研究”不能走火入魔——吴娟

主题:“红学研究”不能走火入魔——吴娟
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7 18:48:46), 站内信件
  昨天在北京举办的一次红学研讨会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周思源教授讲述了
这样一件
耐人寻味的事情:不久前他先后收到两封红学爱好者的来信,一封是湖南某县一
位中学女
教师写的,她说她研究《红楼梦》的结论是,贾宝玉由嫦娥转世,最后转成她本
人,而北
靖王转为蒋介石,等等。

  据了解,不少红学家收到过类似来信,对此他们认为,目前红学研究中确实
存在着一
些非学术的东西,干扰着正常的学术研究。一些人研究红学的心态不大正常,或
缺乏纯正
的学术动机,就可能走邪路,甚至走火入魔。

  有人言:“说不尽的《红楼梦》。”也有人说:“红学是个无底洞。”的确
,无论在
题旨设置、总体构思、叙事形式、语言运用,还是艺术典型塑造上,《红楼梦》
都为人们
提供了具有多向审美的可能;也正因为这一点,在被称为“中国三大显学”的红
学、甲骨
文学、敦煌学中,红学成了最受大众喜爱、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门学科。红学家普
遍认为,
这种来自社会的热情对繁荣红学相当重要,但不可否认,一些不正常的东西也趁
机混杂其
中。

  周思源教授对记者说,对这些非学术内容的影响,我们还不能低估。当这类
“研究成
果”没有条件公之于众时,可能就自生自灭了;但是,一旦它受到赞助支持,以
某种形式
出版发表,加上一些新闻单位盲目炒作,就会在社会上产生误导作用,也会对红
学研究本
身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会有非学术内容介入红学研究?南京大学中文系吴新雷教授直言不讳
地指出,
商品大潮冲击着红学研究,有些人迫切想“一举成名天下知”,又不肯从事艰苦
的学术研
究,只能弄虚作假,或生造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哗众取宠,还真有人达到了目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反差现象是,九十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热点迭起,花样翻新
,但其中
某些热点实际上“外热内不热”,局外人看着热闹,学术界几无反应。一些红学
家坦言:
“学术怎能与风车作战?”有的红学家一开始还撰文驳斥某些荒唐观点,一两个
回合下来,
又自觉荒诞,便也撒手,不去理会了。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邓绍基研究员颇为感慨
地说,绝
大多数红学研究者仍踏踏实实潜心正规的学术研究,红学学术研究本身并未助长
不良风气,
但时不时冒出的种种奇谈怪论,已使社会上对整个红学界颇有微辞。
  越来越多的红学家意识到,不能对一些奇谈怪论听之任之了,必须强调红学
研究的学
术特征,强调其规范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张庆善研究员对记
者说,坚
持一定的学术研究规范,与百家争鸣并不矛盾,有助于在红学领域树立良好学风


  吴娟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33.18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