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em()
整理人: Dolly(1999-07-04 16:07:04), 站内信件
|
原文由 delube (小红)发表
这里的文章很少,我写一篇文章,想让红迷热心讨论。
我的红迷路
第一次把红楼梦完整的看完时,我已经读大一了,在这之前的几年里,我几次试 图把它读完,但都中途放下了,少年的我实在看不出这本书有什么好的。 大一那 年,我从图书馆借了本竖排版的繁体字的《红楼梦》,开始慢慢的读,花了两个月的 时间读完了,我无法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记得我跟我的朋友说,我终于看到 了世界上最好的小说,也可能我这一生再也不会看到比它更好的书了。 大二那年,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下册,从此我开始了对 红楼梦的痴迷的研读,我从这本《红楼梦新证》里知道了甲戌本,庚辰本,脂批,及 各种真本,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我以后的关于红楼梦的许多观点都倾向于周汝 昌,虽然我不全信他,但我对他仍是非常敬佩。 后来我从图书馆借来了甲戌本,庚辰本,和戚序本,对脂批做了一个仔细的研读。 我仔细的读那些别人看起来很无聊的曹雪芹家世,我的朋友都说我浪费时间,对于一 个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这么花力气去读红楼梦真的是不值得,但我却这么一直读下来 了。在整个大二期间,我几乎天天都看红楼梦,每次我随手拿出一册,翻到哪儿,就 从哪儿读起,有时为了一个词,要想半天,还要跟我的朋友发两句感慨,也不管别人 愿不愿听,自己总是全心的给人讲这个版本,那条批语。 到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开始着手抄甲戌本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我的朋 友开玩笑说我变态了。我买了两只钢笔,一只红色,一只黑色,没事就抄一段。大三 的暑假,我没回家,在学校过了一个假期,我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抄书,读书。每日里 除了读书,就是抄书,朋友说我无聊,可我简直是充实极了。 那个时期我断断续续的做了一点笔记,写一点心得。同时开始读张爱玲的小说, 又买了一本《红楼梦魇》来看。 要想读懂一个人是根本不可能的,明白我无论怎样去研读红楼梦,我都不可能读 懂曹雪芹,而且越读的多了,就越是不能冷眼的看他,只觉得红楼梦是一个真真切切 的世界,而那个世界不是曹雪芹的,也不是任何人的,但它却那么真。 大四的上学期,我准备考研了,我不得不放下红楼梦,去啃数学,背政治,我把 从图书馆借的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一一归还,把我自己的那套也收起来了。我想等过几 年再好好的读一遍吧,放一放,也许能沉积出许多东西。 很多人都说,红楼梦再好也不至于要那么些人去专门的研究,而且研究一些没有 用的东西,什么曹雪芹的生卒年,他是哪里人,他家的祖宗三代什么的。好象一点意 义也没有。 我不这么看,也许有些研究是徒劳的,但却不是无聊。 文学的意义是什么?红楼梦的意义是什么?是看一看儿女情长的故事,听一听几 首情歌?茶余饭后闲扯几句吗?是说宝钗和黛玉哪个好?是说些人生的无常?悲剧的 那几滴泪? 可谁说得清呢。但无论如何文学究竟是要丰富我们的世界,丰富我们的 精神。给我们以有趣,让我们更有趣。可能你觉得王小波有趣,但我却在红楼梦里 找到了我的趣,我的世界。
-- 蓝色的天空下 蓝色的大海边 有着蓝色的回忆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2.156.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