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0年 文集目录>>知秋一叶 红楼有梦>> 红楼随笔 (全集)>>红楼随笔——《红楼梦》决不是“没落文学

主题:红楼随笔——《红楼梦》决不是“没落文学
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2 23:21:11), 站内信件
过去,曾经和一些红友争论有关《红楼梦》是否是反映末世的问题,当时我记得
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因为《红楼梦》一书的确产生于中国封建王朝的末期
,这里有历史的必然性,当然以现在眼光也就认为书中的一些谶语、宿论也同样
预示着什么。但并不等于《红楼梦》就象某些网友所说的带有“没落文学”的味
道的!
没落是一种颓势,一种濒临死亡、幻灭的发展趋势。而《红楼梦》所反映恰恰是
很积极的东西。这种东西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该书主旨立意的“文胆”。
比如说在“太虚幻境”那一段关于“意淫”的论述,在赞扬“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一节,在描写“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场等,曹雪芹都是饱含着热情和理想,
怀抱着希望去歌颂人世间美好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元素。这种元素鲜活地,现实
地存在于我们中间,不会随着人类看似永无休止地贪欲而埋没,也不会随着时间
的变迁而改变,当然更不是大多数作家都可以发现的。象现在的很多小说那样,
虽然时尚,虽然流行,但中心主题仍是脱离不了传统言情小说的窠臼。婉约,怀
旧,小布尔乔亚的气氛过于凝重,所以存在于读者的心中也只能是“来来往往”
,稍纵即逝。
而我们在《红楼梦》书中虽然在文字上也常看到风花雪月,纸香墨飞,词赋满江
,但从艺术思想上,我认为反映的却是:即使是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但红尘中仍然有那一、二等可歌可泣之女子。他们身上有着人类最朴实和最率
真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正是那个时代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所以也最容易受到无
情地伤害。因此,反抗压迫、振臂斗争、誓死捍卫的精神也就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这才是《红楼梦》一书的巨大魅力和内涵,这才是它为什么能被称为“中国
古典文学的最高峰”,这才是迄今为止它对中国近现代本土作家产生最深远影响
的原因。

知秋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239.21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