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0年 文集目录>>知秋一叶 红楼有梦>>事关刘心武| 周汝昌(各全本)>>刘心武《红楼三钗之谜》读后感(1)

主题:刘心武《红楼三钗之谜》读后感(1)
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2 23:29:21), 站内信件
拜读了刘心武先生的大作后,我认为至少从以下几个论点看,他的工作是应该受
到肯定的。而且这也是我们曾经意识到,但并没有深究的地方。我现在就读后的
记忆和感想,以及诸多我认为值得去回味和研究之处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列举如下
,希望与众位红友探讨。正所谓“是非曲直,自有公断”。此之谓也。

                      (一)关于秦可卿之死
1.“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无论从情节上分析还是文法上断定,都明显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书中被封为防护内廷龙禁尉的实际上是贾蓉。而这个回目一定会让读者
产生误会和歧义的。这显然不应该是曹雪芹的笔法。从发现的诸多版本上,后人
有幸知道该回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增删之后的结果。
2、秦可卿卧室的古怪描写。这点我不打诳语,从我开始第一次读红楼起,就认为
非常奇怪。因为我从来没见过哪个作家这样描写过房屋摆设的。况且又是出现在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最的《红楼梦》上呢?这的确让人费解。所以我认为这
不应该体现的是曹雪芹精妙笔法之处,而是要表现另一种意思。我现在录之如下
,以做分析:“。。。。。。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
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境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
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
昌公主制的联珠帐。。。。。。”此段中涉及的相关事件的女主角据学者们考证
都是历史上“擅风情,秉月貌”的女子,这样写只有一点作用:表明秦可卿在性
格上同她们非常近似。
3、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遇到警幻仙姑的妹妹也叫可卿,同他的侄媳妇秦可卿
的名字一样。这点我认为刘心武没有写清楚自己的看法。但在一部书中居然出现
不同的两个人却使用同一个名字,是不应该的。这样写的目的是否说明两人有必
然的关系呢?还是单纯从艺术想象上、小说情节的安排上考虑,让宝玉的幻梦因
为呼喊名字而回到了现实生活当中呢?若果真这样的话,我倒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因为这样的想象颇似现代电影剪辑手法中的“蒙太奇”艺术。
4、秦可卿托梦给风姐的那段语露苍凉、发人深省的话。这个疑问我记得在王蒙的
《红楼启示录》里就曾提到过。我想刘心武先生也曾经大致浏览过王蒙先生的这
部作品吧。他认为这段话不应是秦氏的口吻,而更象如宁、荣二公、贾母、焦大
等创业元勋辈历经沧桑、人世变故,以谆谆训导后人之语。如果让她来说,也应
该是什么悔淫惭浪、谨守妇道的话,而决不可能是这种带有英明深远的战略眼光
的大家治世心得。同时这也是脂砚斋那段批语的内在含义。我们来看,甲戌本(
?)的脂砚斋批语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风姐
贾家后事二件,嫡(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之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露,其言
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可见,秦氏托梦这段话的寓意
在脂砚斋心目中分量极重。
通过这段附带引起我另一个思考。在我个人的藏书阁中,非常有幸收有《红楼梦
》的“庚辰本”版本。我记得在关于秦可卿这章最后是畸笏叟的那句朱砂红色评
语:“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叹叹。壬午春”。我体会这两
个批语无论是语气、情感、心态、慨叹,还是怀念、伤心、追忆等等都颇象一个
人发出的。对于脂砚斋与畸笏叟二人合一说(这种学说即是指一个人不同时期的
两个笔名),我觉得将来的研究者应该再深入地挖掘一下,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
内证,也未可知呢。
5、为什么秦可卿出殡要插入北静王设路奠一节?北静王在书中可谓地位极隆,是
四王之一。居然为了一个贾府如此低辈分的媳妇进行路奠,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
森严规矩,无论如何是不正常的。
这点与第四点的前部分,我认为是刘心武最具说服力和震撼力的地方。同时也是
让我感到有必要提出与众红友共同参考的。
6、刘心武先生忽略的一点。庚辰本此回,也就是第十三回回末有句诗云:金紫万
千谁治国  裙钗一二可齐家  治国、齐家甚至平天下这都是古代男子的终极人生
目标,可用在了《红楼梦》里究竟是何指呢?我们知道风姐是两府中“脂粉堆里
的英雄”。是“粉面含威春不露”的,做事杀伐决断,不怕得罪人。即便是当今
社会,这种人也应该非常吃得开。那么由小见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句诗,
(1)很显然从字面上看,这其中肯定有风姐。“齐家”等语是夸她超然出众的管
理才能。
(2)但恰恰这里是“裙钗一二”四字。我不认为这里是虚数。熟悉红楼梦的朋友
知道后部曹雪芹托风姐之口也称赞过探春的才能,可那是后话,现在这里还沾不
上边呢。那这个“二”究竟是指谁?如果按照刘心武的考证和探求,这裙钗是否
还应包括秦可卿这一个隐含了丰富重大政治背景和身世的大家族之女呢?

在提出上述问题请大家思考后,另外,我认为在刘心武的红楼论文中有几篇文笔
很好,意义深远且论点突出、论据充分的文章。朋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我推荐
你们可挑选以下几篇文章来读:
a、《红楼探秘》——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b、再论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c、甄士隐本姓秦?
d、“秦学”探佚的四个层次
(未完待续)

知秋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176.21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