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xinxinandhu(小小猫)
整理人: dch003(2003-02-20 12:45:33), 站内信件
|
英雄,总出现在多事之秋,纷乱之间,衣角飘飘,临危不乱,眼神成为武器,在人群、在踏步而来的黑压压的威胁之中诞生,观看老谋子的〈英雄〉,可以感受战争与纷乱带来的压力,那紧压心底的恐惧随无名、长空、飞雪、残剑凌空的眼神起伏,然而美丽也会有遗憾。在绝美的画面之下却生长着单薄而平淡的故事,这是一部看见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影片,尽管如此,老谋子依然胜算在握,因为除了画面的唯美,老谋子又一次将颜色发挥的淋漓尽致。
你可注意到影片中或浓厚、或浅淡的颜色?故事从无名的诉说开始,从老谋子酷爱的红色开始,姑且不去问那红由多少种红组成,只用眼睛感受就已经能触摸到那些炙热的灵魂,因仇恨而生的热血沸腾、因爱国而生的勇气,因爱恨而生的嫉妒,都如火般滚烫。在残剑与飞雪之间是爱与恨的极限之火,而残剑与如月之间燃烧的是嫉妒与欲望之火,在无名燃烧的是爱国之火,在书院里,那些冒利箭而写的人们燃烧的是复国之火,那一句:国可以亡,赵国的字不能亡。说得人心颤抖,无论年代如何,都有着相同的民族热脉,流着同样热血。这一切,每一份都是热烈的,如血般奔腾着,而随大漠烟起的那些士兵的红缨也是如残血般绚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而每一份都是火热的,无法浇熄的。在这部分,老谋子没有辜负自己所钟爱的颜色,他用自己的智慧而触感诠释了红,一个属于中国的永久颜色。
第二个故事,由秦王诉说,一个统一六国的领袖,理应有点冷漠,于是蓝色粉墨登场,在同样飘飞的场景中,大义凛然是蓝色想要诉说的内容,飞雪与残剑人不离人、剑不离剑的决然,秦军大营中无名无奈的冷漠,都被浅淡的蓝色所包裹,血也变得冷了,在无名的剑下,民族的大无畏似乎也成为了冷漠的一种姿势,就如残剑飞奔而来,然后伫立、静默的眼神。而水,在无名与残剑之间,或平淡或微波时起,飞雪就在那亭中,一身素然,如此美丽、如此洁净,难怪残剑不忍一滴水对爱人的冒犯,那滴如泪的水滴,清澈、冰冷。
白色,圣洁、广袤、宽宏。在故事真正经过的背后,一切都简单了,残剑是从字里悟到了天下,因此他衡量着个人的仇恨与天下的重量,他爱飞雪,却将这爱化为一招毫无遮挡的姿势,满足飞雪对复仇失败的怨恨及对自己爱的疑惑,然后在飞雪两行清泪中无求的死去,那白,似飞雪脸般苍白,带着爱恨永不分离的情感,在那个多事之秋里显露纯净与绝美,连死亡都是美丽的,在大漠深处,在如月绝望的眼神中,白色成为故事的唯一,这就是完美。
不得不提的还有一种颜色,那便是黑白,在士兵的盔甲,在秦王嬴正的宫帏,一切都是黑白两色,无情——洒播在战争年代,戏剧般的吼叫,催命的呻吟,都成为其它色彩的陪衬,没有黑暗,哪来的绚烂?这——就是,《英雄》的年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