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Dolly(1999-02-23 10:45:55), 站内信件
|
各位:
我们在这个社区开辟〈红楼〉专栏,目的是让更多研究、爱好“红学”的人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所谓专业,也无所谓业余。
在我看到这么多人喜爱红楼、评点红楼,不管对错与否,就这份心智而言,
已经令在下欣慰无比!曹雪芹,这颗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星,和〈红楼〉
这部最伟大的经典之作,能影响我们几代的后世之人,并从中深刻领悟作者
内心所要表达的主旨,以及书中滴泪成血、创作艰辛的成书过程,我想曹公
泉下有知,必定为我们而骄傲,为我们而喝彩!
在此,我想把讨论中一些亟待回答的问题说一下:
1.〈红楼〉中的女子不是俗说的好坏参半。实际上,从整体而言,几乎所有
的年轻女子都是曹雪芹书中所要表达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
杯(悲)”。而不是一些论友所谓“谁好谁坏,谁虚伪,谁小性”,那只是
书中的障眼法,持这种意见的朋友,应该说看得不深,流于表面。
2.〈红楼〉的主线并不是原先所谓“四大家族兴衰史”、“宝黛钗爱情史”
等等,而是反映了康、雍、乾三世更替给不光是曹家这样显赫的家庭从位及
人臣转眼而至众人皆谤、更多的是带来了整个清朝的动荡不安。我们知道
〈红楼〉时代已经是末世了,所以我们在看书时,一定别忘了表面文字背后
所孕含着的辛酸历史。由大及小,我们才能看到宝、黛、钗三人之间情感的
不一般,整个四大家族的兴衰的必然性。
3.〈红楼〉成书的过程确如书中所道: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用他辛酸的
眼泪、天才的文笔、伟大的痴情、超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在那文网苛酷、
起伏跌宕的朝代,“研血成墨”,倾诉内心的情愫、控诉皇权的严酷、表达
人民生活的疾苦,最后泪尽而逝。最让人辛酸的是,成书后为了能让世人了
解,为了能让我们这些后人“解其中味”,他用了不只十年的时间进行整理
和修改,以避开文字狱的迫害,因而会有“双悬日月照乾坤”,因而会有
“分身两面”,因而会有“草蛇暗线、伏脉千里”,等等。而至今真正“懂”
他的人还是很少。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10.74.179.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