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rkwing()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6 22:48:51), 站内信件
|
就CAT兄言作答一一如下
在答之前,有一事必须说明,红学不等于红楼,语文不等于语文书中所选
的文章。
一、我在语文课中学用字文学手法,诸如描写,烘托等等,当然,更多的是
什么才是真善美,照理好象是在哲学课学的,是我上课不专心。然而,
不说离题话,谈到用字及文学手法,我认为--我认为,无书及得上
红楼。当然,可以用一本红楼来从小学教到大学,(只学小说),只要
你希望只是学手法,而不是看内容。
二、我在历史课学历史,在产品工艺课学产品工艺,当然这里红楼只是一小部
分,但是却无法抹杀它的作用。
1。有关历史,先谈小说,小说都是虚构的,这是没错的。但是正如你也
知道的,小说无法脱离它的环境,所说红学有历史价值,就说可以通
地红楼来获得当时社会环境的信息,并不是按书中所写什么,就是什
么,例如红楼中描写的一只碗,也要判定是当时社会所用的,还是作者
幻想的,这就是历史学家们的事了,虽说红楼是部描写相当细致成功的
小说,但是,它仍是小说,就历史学角度来说,当然与史记等相差甚远。
注意了,我说的是从历史学的角度,而且,是相差甚远,而不是,无价
值。现在有大量的史,如果光用红楼来研究历史,当然是笨蛋,但是不知
CAT兄有无读过史,一本史,二本史,所记不过大事,又受当时皇权影响 ,
何以谈历史,只有从各方面入手,才能渐明,或者是证同,其中各方面,
包括,红楼与其它当时小说,当然,还有当时的建筑,破碗:)以及所有
留下的。。。,只辅不替,这个史学家比你更明白。不用操心
(其它产品工艺等类同,不一概述)
另补。值得研究不等于要原封不动,也不是据此为此课圣典,有如,一
个没落的文明中的一个破碗,不等于我可以据此说,我的祖先,是一只
破碗:)。 所以说,就历史学角度,我认为,孔明借东风之说,只能说 是
当时迷信仍相当流行而已---此当时为小说作者之认为当时。价值就
如此,当然,也许还有其它价值。这就不是我能说的了
2。再就“学术范畴”一面来说说,正如CAT所说,任何烹饪学、纺织学,都
是存在的。语文
就象烹饪学不会是一道满汉全席,纺织学不会是一块布一样,
语文也不是鲁迅笔下的鱼翅。
我所说的学术范畴,就是上升为理论,就象,烹饪的煎,炒,炸,炖及
火候这一段过程,或是纺织的从选毛-纺线-拉毛-编织-设计-成衣
还有最重要的,是述说了怎样才能到要求,即烹饭饪的色香味形,及纺
织的牢固,健康,舒恬,以及美。就象语文的,用字,用句,用手法,
到最后怎样才能表达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而红楼 为什么,我红学的烹饪,纺织不是学术范畴,是因为我认为
红楼中的烹饪,与纺织不是那个理论。它充其量可以作为一两道菜谱
或者一两个布艺的方法。但是因为太少,所以同样研究红楼的红学,
不能也不会是一本烹饪理论,或纺织理论,建筑理论等,再提醒一下
不等于在这些方面没有研究的价值。 研究的成果--不用来作烹饪家
的教材,却可以美众人之口腹---此不是烹饪的目的吗?不一一述。
同样,语文也是一种理论,一篇文章就如一本菜谱,有一些用词多,
手法精美,有一些少,还有错的,所以语文书中要选大量的文章来举例。
来取长补短。
为什么说红学可以上升为一门理论呢,因为红楼中无论诗歌曲赋,还是
小说本身,都包含了大量的字词与手法。而且刻画的结果,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所以以文学角度,正确评论与诠释红楼的红学,可以上升为一门
理论,而这门理论,有待更精确与更完美。这是理论的必然方向,当然
值得研究,但是,这只是一门“小说”专科理论,当然不能用于记叙文
说明文之类的教学,但是,又一个但是,小说才是最完美的文学体裁。
三。对于那些所谓的红学家,我本不屑一看,但即然CAT兄提到,也不妨说一说
照CAT兄所说的红学家,每天捕风捉影,化虚为实之辈,我只能说,
尔愤亦吾所愤,吾哀非汝所哀,怎么说呢,虽然,他们也只是为了出名,
为了生活,讲到底是为了欲望,同我们众人是一样的,但是,好好的毁了
红楼的名声,更毁了众多辛辛苦苦红学家的名声,实应受淋漓之痛骂。
可是,说到创作,金钱与名利又怎能算创作。洋洋万言,又有几字能流传
于世。
况且我说的是创造,也并不是光是流传于世,我崇拜那种创造出优美音
乐的人,崇拜培育出新的美丽花朵的人,。。我崇拜吸收前人的方法与
前人创造的美然后从那个肩膀上再进一步的人。。在各个领域。--我
称之为创造。
而对于那些伪红学家来说,他们本有的精力,本有的才华,本可以用于
创造的快乐。却失去了。当然,此间快乐--或许只是个人认为。
至于“文字狱”这种,将会有与莫须有的帽子,也不需再扣了
而对于那些真正的红学家,却把,他们本有的精力,本有的才华,以及
本已相当宝贵的生命,用来诠释,告诉他们从红楼中所看到的美,并提
取红楼中各种的方法,让他人可以更真实地创造更好的作品。 这两者
才是我之所哀。 封建社会都留下了一部这样的书,我们又可以为后人
留下什么?我们每一天,又在创造什么?
写了一大篇荒唐言,也很累了,更没有时间整理,就到此为止吧
至于CAT兄的几点,我也就此回答
1。红楼是小说,而且一向来的精品,不用昭雪了,也不用改为红楼志
因为是小说,
2。极具二字不敢说,也不知是CAT兄那里听来的,故宫的破碗(又是破碗:
自有历史与美学两种价值,红楼梦如果就文学而言,当然应该放在
故宫里,而且可能也放了,以及那些好的红学评论
况且,红楼本是历史,当然不是历史书,因为美。红楼已成那个历
史中的一道风景,如果有雪芹的前八十回原本及高鄂的后四十回原
本,以及诸如脂芳斋等红学的原本。如果要上街游行才能放故宫,我第
一个去。 故宫那么大,难道竟然容不下几本书?
3。中学的历史课本当然不能换,理由不想再说,不过中学开个红学课,
教教大家用那样的心血来写写小说,对自己的周围,对自己所爱的
一切,倒是有必要的。只用红楼即可?红楼是部现代小说的话,或
者现在还在古代,就根本不要用其它的书了。可惜,我们进步了,
不过再加上个鲁迅课,中国文学就不是现在这个状况了。
高考必考项目?此经济类的CAT 兄须请教宝钗或史湘云,我是不知道了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