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_alice(Alice)
整理人: fantast(2003-04-04 20:26:34), 站内信件
|
著名音乐家吕骥曾赋诗两首:幽兰生八闽,清香飘四海。妙音传绝响,情连千里外。(《咏南音》)
八闽南曲寄绝响,海峡两岸盼亲人。何时共唱团圆曲,建设祖国不离分。(《祝龙年南音大会唱成功》)
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剧作家黄奇石在一篇散文中写道:“听着那久违的故乡的南曲,听着令人回肠荡气的清婉的古调,尤其是听着那纯真甜美、稚气十足的童声,我恍如置身仙境,顿时觉得自己的心胸被音乐的泉水清洗了一番。……它让我看到的不只是辉煌的过去,而且还有更辉煌的未来。”
剧坛泰斗曹禺先生曾亲书“岂有黄金能量曲,只为赤子才放歌”,祝贺泉州南音盛会成功。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台湾旅美著名诗人郑愁予观赏了以南音为基调音乐的梨园戏《陈三五娘》之后,赞叹泉州梨园“留伞睇灯,莲步款款,一路婀娜”、“伴奏的乐器特别是铃鼓的声音使人心头震漾,乐师的压脚鼓独有特色”、“唐俑舞姿,荡漾铃鼓,引人入胜,堪称闽中三绝。”
著名散文家峻青在其作品《人共一轮月》中写道:“啊,南音,这最能表现出古老的中原文化传统,最能使我陶醉的就是南音。想不到,这地处东南海隅的偏僻之地,竟能有如此委婉缠绵优美动人的乐曲。这古朴典雅的音乐,不只飘荡在泉州的街头、田间,也响遍了海外诸地,特别是东南亚。那亲切的旋律,时常牵动着海外游子的心。”
中国音乐学院著名音乐家樊祖荫的精彩评语,也许能够高度概括南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价值与影响:词山曲海,国粹文藏。空谷绝唱,有若有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