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alone()
整理人: Dolly(1999-09-05 10:52:25),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amber (黛玉),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年表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Sep 11 12:00:18 1997)
--
【关于年表】
看到third 的红楼梦年表已经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时间回复,现在可以啦,让我发表 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在我看来,脂批和红楼梦本身一样也是有缺陷的,崇拜尊敬曹先生也不是说他的 书就一点毛病没有,所以对于一些年代类的问题,我倾向于认为存在差错的可能性是非常 大的,所以就这一点来说,也许有先入为主的毛病喽? 好了,言归正传。 通篇文字在时间表上的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地方: A。 黛玉进贾府和薛家上京。 B。 林如海逝世。(省亲) C。 宝玉生日 D。 尤二姐忌日。 E。 宝钗生日(后四十回)。 一。前四回 首先一个问题是:年纪是如何计算的?作为古代的小说,很明显,所有人的年纪都用的 是虚岁。因此,黛玉五岁请西席就是现在的四岁,来到贾府呢,就只有五岁多,五岁多的 孩子要能知道“一步也不多说,一步也不多作”,就有点太可怕而不是可爱了。 年龄出问题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黛玉的丫鬟雪雁。雪雁陪黛玉来贾府的时候是十岁, 按照书中的说法,这个年龄和有个唯一的版本中多的一句话(黛玉回答王熙凤问年龄时说 “十三岁了”)是相符的,十岁的雪雁既然是“一团孩子气”,那么五岁(六岁)的黛玉 为什么就“天生的一段风流神韵”了呢?比她至少小两岁的惜春居然也要读书。。。。。 不禁让人大大地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了。当然是年龄的错误。 : 还有些比较不显著的。例如,黛玉六岁进京,而探春比她要小。才六 :岁的小孩,却如何有“身量”,还神采“飞扬,”什么的。即使是八九岁也不 :会有什么身量的。 这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啦。呵呵。
其次,关于农历和公历的问题,我下面凡是用中文的日期都是农历,公历则用阿拉伯数 字,比如:三月和3月。
〖第一回〗: 〖第一年〗 甄老趴在桌子上睡午觉,书中很明显是夏天。他梦见的可以看作是宝玉降生。(不过对 宝玉的生日我有些看法,后面会说)。换句话说,香菱比宝玉大三岁(?错啦,其实是两 岁--记住我刚才说的关于虚岁的说法)。 〖第二年〗 第二年元宵(相隔只有半年),香菱被拐,此时贾雨村正等着放外任吧?这里看看后面 的文章:葫芦僧断葫芦案一回里贾雨村说:“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云云;和这里差 了一岁,是谁糊涂了呢?大概是贾雨村。 同年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这是什么节?),把他老窝给端了。这么着跑到岳父家里 (得多大岁数了?)买地种田混饭吃(原来媳妇是农村户口)。可以想象,这时候已经错 过农忙季节啦,所以要是因为不会种地变得越发穷了下去,至少得第二年的秋天。不妨就 算一两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甄老爷这剥削分子劳动不在行,挺不住了(开个玩笑,我觉得还是应该是租地给庄户种 才对),终于出家。(可能是秋天) 顺便说一句,这里我看到了《红楼解梦》所引用的“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服侍 主仆三人,日夜作些个针线发卖”......要说这两个有一个是香玉呢,那另一个就肯定是 娇杏了...... 〖第五年〗 相对来说,中了进士的人等四年左右当上知府,贾雨村就算幸运了。 宝玉五岁,黛玉四岁(虚岁);贾娶娇杏。 〖第六年〗 雨村被参;游览全国各地。这里结合后面所说的“去岁在金陵”看,应该是到扬州前先 去金陵,到甄家看了看,就走了,没有授馆。 暮春,在扬州染上“流感”,于是投奔林如海作家庭教师。 黛玉五岁 〖第七年〗 春天,贾夫人病逝。黛玉守制读书(要不是贾母多事,让她老老实实读几年书,岂不万 事大吉?)。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雨村到乡间游览,碰到冷子兴。 〖第三回〗: 出月,我认为是下个月的意思--出了这个月了。不知道对不对。 到了贾府,从描述上看是初秋夏末(冬天是不可能的了--坐船来的么)。
第四回时间根本没法排,原因我以前已经说过了。黛玉和宝钗来贾府的时间上是由于对 故事内容的修改引起的(可以参照看一下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二。第五回~第 回 〖第五回〗:这一回的开头还是属于上面的混乱情况。从梦游太虚幻境开始,我用另一套 年表,以便精确计算。 〖第一年〗 春:梦游太虚。 这里的问题是,我觉得梦游太虚(宁府宴会)应该和刘姥姥进贾府是连接下来的,而不 是倒叙。但是梅花(!!)不可能在秋尽冬初前开放。 〖第六回〗〖第七回〗 八月中(10.1前): 第一天:刘姥姥一进贾府。“天气冷将上来”是形容秋天的很恰当的说法,特别是10月 的变化,从夏天的炎热潮湿一下子就变得干燥寒冷。这天午后,周瑞家的去看薛姨妈。引 出冷香丸,送宫花时和惜春一起的尼姑智能儿的师傅是来领“十五的月例香供银子”的。 既是月例,那么应该是每个月都有吧,但是我还是认为这个十五很可能是八月十五。那么 八月十五还没有到。 第二天:会秦钟。半夜回家,焦大骂街。 第三天:空 〖第八回〗: 第四天:尤氏请贾母看戏,午后看宝钗,遇黛玉,三人很精彩的一段文字。这天,外面 下着小“雪珠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应该是11月初。 第五天:贾母会秦钟。 day 7 : 上学。 至此就算一个小段,粗看上去时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等我们把后面的日子都算上来看 看,还是有问题的。 〖第九回〗:一个月后,闹私塾。(应该是象书中所说的“不上一个月”,结合后面秦可 卿得病时的“九月半”来看,又是一个证据,说明上面的“十五”是八月十五,而刘姥姥 进贾府是八月中旬。----这里谈一下和公历的对比问题,后面章节里提到了这一年的 冬至是十一月三十,这就是说这一年的春节很早。十一月三十才相当于12月23日。拿这个 再来看刘姥姥进贾府的时间,就肯定要推到八月底前,就是9 月份。而9 月份是没有梅花 的。) 顺带再说一个问题,农历的闰法是:如果某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那么下一个月就是闰 月;比如十一月三十是冬至,那么腊月就肯定只有一个节气,所以这一年有两个腊月。 〖第十回〗: 闹学堂的第二天,金寡妇妄图到宁府闹事。得知秦可卿的病情。 〖十一回〗: 秦可卿的病是红楼梦中的一大题目。而且也是出问题的一个地方。秦可卿八月十五招待 老太太时还没有病。“到了二十后(刘姥姥来的前后),一日比一日觉懒”,正式请张大 夫看病是贾敬生日的前一天,差不多九月半。但是如果细算算呢:刘姥姥来的日子如果是 中秋前,那么中秋的事这里没有说,但是中秋期间,贾府中肯定是忙忙叨叨的,王熙凤绝 对不可能得到闲功夫去宁府作客。但是紧接着后面尤氏请贾母看戏,之后又是“下雪珠儿 ”,那么9 月中旬有雪么?但是如果把刘姥姥这一段的时间往后挪,后文的“九月半”前 又必须加上秦钟的“不上一个月的时间”就和府上混熟了。问题出在这个明确的“十一月 三十冬至”。后面宝玉的生日也是和这样的一个问题(清明)相关的(这是后话了)。 可以调整的办法有一个,就是把秦钟的一个月销掉,认为这是总说。但是实际上宝,秦 二人和香,玉勾搭上也需要时间的呀。 贾敬的生日在九月半,初三之后。这天,王熙凤遇到了贾瑞。这天对园中景物的描写又 纯粹是秋天的景色,比将近一个月前的“下雪珠儿”还要暖和的多。 〖十二回〗: 十二月初二,凤姐见贾瑞。 晚上,贾瑞第一次被戏弄。 初四或初五:第二次被戏弄,欠了一屁股债。 后面的问题就是林如海。林如海是(按照书上的说法)九月初三没的。然后贾瑞是过了 将近一年死的。而秦可卿按照书中的安排应该是转年春天立刻就死了。中间差了一年。 《红楼解梦》上说(我也不是没看过,呵呵,只是没全看)这中间还有一年,它的年表是 认为秦可卿这年春天好了,而这一年贾瑞一直病在床上;林如海是贾瑞被骗的这个冬天病 的,黛玉在江南待了一年,第二年九月,林如海病故,同时秦可卿这边突然去世;冬底, 黛玉回京,贾瑞死。 〖第二年〗 〖十三回〗: 秦可卿死。 这一回的开头是写凤姐在贾琏送林黛玉走后,晚上没有什么娱乐了,只好提前睡觉。这 就是说,秦氏死不是在春分--张太医断定的日子。这还是和上面引用的猜测相符的。因 为林如海是冬天病重,得信后贾琏带同黛玉回江南。那么这又是一年了。这年春天,秦可 卿的病情有所好转,贾瑞则一直卧病在床......
我这里只是提出一种看法,我自己并不是全同意这种看法。但是这里有问题是肯定的。 让我们来看看相应的一些线索吧: 上面所说的关于林如海的日期算是一条。可以认为林如海的死期--九月初三是个误笔 (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但是秦可卿的死看来是在贾琏走后很快就发生的事件。那么就 不是春天而是冬底了。 秦死的当天晚上,宝玉吵着要去看(梦中情人。。。。),贾母说“二则夜里风大”, 春天夜里没有这种情况,春分是 3月21日,这之后一般是下午刮风,不一定是晚上风大, 而冬天则是非常符合这种说法的;当然这也不是一定的。 秦死后,凤姐协理宁国府,这里有一段很能表现当时风俗习惯的文字:
“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 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可怕呀!!居然没有这个字!我是用了天工补字 才打上来的)正二刻我来点,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 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自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
正是五点,二刻就是六点(或是六点半)。那么凤姐是早上 6点多上班点名,10点吃 早饭。中午11点半回事,晚上7 点多烧纸。 再看下一段写她早上在宁府“协理”: “大门上门灯郎挂,两边一色戳灯(立地灯),照如白昼”。。。。 如白昼,那么就不是白昼,换句话说,天还黑着。这天是“五七正五日”,秦可卿如果 是春分后死的,3月21日加上30天,就快5月了。这时候6点多天早就大亮了。 如果认为这时候是秋天,比如九月,那么紧接着林如海的那段就连上了。这时候是九月 底或是十月初,晚上刮风也有情可原;从苏州回来的昭儿是林如海九月初三死后立刻就赶 回家来取东西的。因为这一段提到林如海的问题时,不光是一个日期“九月初三”,还有 要带去大毛衣服这个细节,比起前面只是提一句“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 为身染重病......”来,还要详细一些,而且贾琏他们是“登舟往扬州去”,冬天运河能 不能行船还是问题。 所以,有一种解释,就是上面所说的,秦可卿春天已经好了,贾瑞夏天死,之后林如海 病,贾琏走后,秦可卿去世;秋天出殡,这时传来林如海死的消息。那么就确实多出了一 年。 〖十四回〗〖十五回〗: 由前所述,这段的时间不好说。可能是初夏,也可能是秋末。等我们看到后面再推回来 也许还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十六回〗: 贾政生辰。 我原来想,从这里能够大致推算出贾政的生日是初夏了,但是有了上面的 疑问,这个也不好说了。 元春受封。 黛玉回府。 凤姐得知省亲的消息。 秦钟病重。 〖第三年〗 〖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初春。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还看前文,如果秦可卿是第二年春死,同年夏出殡,然后黛玉回,元春受封,秦钟病逝 这时就到夏末了,那么题对额应该是夏末,好接后面的十月诸事全备。但是这一段大观园 的景色决不是夏末的描述,尤其是花卉的描述,海棠,落花,碧桃,特别是杏花“有几百 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杏花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卉之一,结合后文可知,清明时 杏花就已经谢了,都结杏子了。还有稻香村的菜花。这么多的景物,是不是为了描写大观 园而特意不顾季节写的呢?不是的,看看全章,并没有菊花等夏秋的花卉,更不要说梅花 了,所以这里写的花卉都是有时间考虑在内的。因此,这一段的时间更有可能是初春。 〖十八回〗: 十月将尽 题本求省亲 〖第四年〗 正月十五:省亲 这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有一个细节:元春是坐船游览的大观园,这在北方是不可 能的事情。结合前面说过的黛玉探父冬底行舟;这简直和后文宝钗生日园子里打果子一样 不可思议。但是这也是书中的一个大题目,很多地方是南南北北,真真假假。所以可以看 成故意这样写的。(在大题目上,曹雪芹经常这样写,但是日常生活的描写还是基本上可 以看出是基于北京附近的风土人情的。后文元宵家宴的时候就有小丫头倒滚水一会儿就冰 凉了的描述。) 省亲的描写简直就是隋炀帝下江南:看看“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 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不知道怎么打)之属, 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豪华程度有什么分别,连做法都差不多。然 而细看这一段,无论是树种,还是落叶的情况,还是说明这是北方。 顺便翻译一下:贾妃这天下午一点就用“晚膳”(显然应该是午膳),两点到宝灵宫拜 佛;五点多进宫看灯(看看,冬天五点就可以点灯了)领旨,七点才启程。 记得看一本书上,周汝昌老先生提到:晚上七点才从宫里出来,可着北京城,这么短的 时间能去哪儿呢?他根据这个计算,得出“大观园是恭王府”。 这天元春玩得也够了,夜里两点半才起驾回宫。不知道皇上这晚上和谁鬼混去了。(我 忽然想,也许元春并不受宠:要不皇上大元宵节的才不放她呢)。 〖十九回〗: 正月十六 早上袭人回家过节。宝玉小屋抓奸;李嬷嬷抢吃酥酪(这段脂砚斋的批语 从语气上点明了晴雯麝月的性格,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正月十七 袭人病倒,宝黛聊天。 正月十八 贾环骗赌被斥;史湘云来。黛玉打趣“爱哥哥”。 正月十九 宝玉大早上跑到黛玉房中梳洗;晚上贤袭人大展女性魅力,引出一段《庄 子》续(这里黛玉的回诗脂本都作“南华《庄子因》”,而程本改为“《庄子》文”,我 看改的对,因为宝玉续的是《庄子》,和《庄子因》没有关系。) 正月二十 黛玉回诗;巧姐出花。 (〖二十二回〗) 这里又是一个问题。Third 提到这里应该是插叙,我看有道理。但是湘云十八日才来, 不到二十日就“住了两日,因要回去”,也太快了一点。这回回首贾琏和凤姐商量时说“ 二十一日是薛妹妹的生日”,这话不象是二十日说的,也不可能那么仓促。 前两天贴了一篇文章说这里的薛宝钗的生日是第一个生日。Third 说是应该指的是成年 后的第一个生日,以此说明宝钗也来了好几年了。但是--还是细看看文章: “贾琏听了,低头想了半日道:“你今儿糊涂了?有比例呀,那林妹妹就是比例。往年 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 如果薛宝钗是来了多年,这一年只是成年后的第一个重要的生日,贾琏肯定不会这么说 他应该说:“你原来怎么给薛妹妹过的,如今就还怎么过就是了。”这是一个证据。可以 看出,至少有一段时间作者是认为这里薛宝钗才来了不到一年(或者上一年的生日因为刚 来,大家还不知道,没有过也可能)。 我这里已经算到了梦游太虚后的第四年了,如果说薛宝钗这时才来了不到一年,那么就 全乱套了。只好算是一个疑问。 这年宝钗十五,这是到此为止的第一个年龄的确切记录。 宝钗的生日也许并不是正月二十一,是为了后面加上一段关于灯谜的文字才从二月提前 的。这倒是可以解决了巧姐出花的问题。 〖二十三回〗: 二月二十二: 众女儿搬进大观园。 三月中旬:宝玉给黛玉看黄色小说。 〖二十四回〗: 这里提到宝玉十三四岁(或十二三岁)。贾芸出场。 先看后面第一次提到准日子的是四月二十六。这一天的头天,宝玉早上得罪了黛玉,然 后没来得及解释就被薛蟠骗出吃饭。这天早上他见了贾芸。而这之前呢?至少有三十三天 被王夫人关在自己房里养病。再往前,僧道来之前,宝玉和凤姐还有四天处于中魔的状态 下,这是三十七天。 再翻回来,以宝玉探望贾赦时见贾芸为第一天;这天贾芸在舅舅家受了气,从倪二手里 得到银子;第二天给凤姐上供,找宝玉,见到了小红;第三天领了银子去种树,这天宝玉 从北静王府回来,也发现了小红;第四天,早上贾芸还了倪二的钱,买树进园督种;第五 天是王子腾夫人的生日,晚上贾环设计害宝玉。第六日,贾母骂了跟宝玉的仆人;第七天 马道婆设计害宝,凤。这是二人中魔的第一天。 这样算37天再加6 天,从四月二十六往前至少要推43天才是“读西厢”段,这和“三月 中浣”正合。 但是薛蟠四月二十五请宝玉时,宝玉对冯紫英说“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 席不见你呢。”就是胡说了。 这一段,僧道说“青埂一别,转眼十三载矣!”人从生下来十三年是多少岁呢?是十四 岁(虚岁),所以宝玉小宝钗一岁。不过,我看过有人说这段文字有出入,那么就不可信 了。 这年贾芸十八,红玉十七。 〖二十八回〗: 四月二十六: 下午宝玉赴冯紫英宴。见蒋玉菡。元春赏端午节的礼。 四月二十七: 宝钗羞笼红麝串 〖二十九回〗: 五月初一:清虚观看戏。 初二:宝黛拌嘴 初三:薛蟠生日。宝钗对宝黛发火(因为减肥药吃少了)。金钏儿被轰;龄官画蔷 宝玉踢袭人。(这里有一句“明日是端阳节”,差了一天)。 初五:撕扇子。 初六:史湘云来;金钏儿投井。宝玉挨打。 初七:尝莲叶汤。 〖三十六回〗: 梨香院悟情(要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龄官儿肯定比宝玉小,却是宝玉的爱情老 师) 第二天,史湘云回家。 〖三十七回〗: 八月二十: 贾政点学差。 二十一:咏白海棠。 二十二:史湘云来; 二十三日,咏菊尝蟹;刘姥姥二进贾府。 二十四:宝玉险祭瘟神爷;贾母率众论还席 二十五:大宴大观园 〖四十三回〗: 九月初二: 凤姐生日(也是金钏儿的生日)。贾琏偷情被抓。 初三: 赖嬷嬷来请(赖尚荣放官)。 〖四十六回〗 贾赦讨鸳鸯: 九月上旬。收嫣红 〖四十七回〗: 九月十四:薛蟠遭打。 〖四十八回〗: 十月十四:薛蟠出门经商;宝钗香菱入大观园。这里少了一天:十四晚上香菱找黛玉要 书,就算十五早上看完,这天夜里作了那首诗;那么十六这天王仁等才来贾府,但是这天 宝玉却说“明儿十六,咱们可该起社了”。 十月十八:雪中联句;红梅盛开。 〖五十一回〗: 十九:作怀古诗;晚上袭人家来接袭人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夜里晴雯感冒。 二十:胡太医乱开虎狼药。 二十一:轰坠儿;夜里晴雯补裘; 二十二:王子腾生日。 〖五十三回〗:除夕;元宵。 -=-=-=-=-=-=-=-=-=-=-=-=-=-=-=-=-=-=-=-=-=-=-=-=-=-=-=-=-=-=-=-=-=-=-=-=-=-=-= 〖第五年〗 这一年的时间比较混乱,主要是关于尤家姐妹的。当然还有,宝玉的生日。 薛宝琴为什么要参加祭宗祠呢?我能找到的唯一理由是她是王夫人的干女儿,不过不够 充分。 〖五十五回〗: 过了元宵,凤姐小月;王夫人分派李,探,薛三人管家。 孟春 赵姨娘的兄弟死;探春撒泼; 同日 商议在大观园里收租;甄家婆子请安;宝玉梦宝玉。 过了几天,紫绢试宝玉,引起一场大乱。这天的景物是:紫绢脱了“大毛衣裳”,被宝 玉说;祝妈正在挖笋修竹。这是什么时候呢?后文有清明(4月5日),所以这时只能是3 月份,也就是二月里。 薛姨妈求娶邢岫烟;“黑老鸹”“爱”语慰痴颦。 〖五十八回〗: 老太妃薨,这个题目上一回并没有提到过。第二段又有一个“贾母,邢,王,尤,许婆 媳祖孙”中的许说不清是谁。(有人说是贾蓉的续妻)诸人均需随同出殡;薛姨妈住进大 观园。这位太妃的死是在4月5日前的21天之内;唱戏的女孩子放进大观园。 清明节(4月5日): 宝玉掩护藕官。这天的景色是“柳垂金线,桃吐丹霞”,而杏树已经“绿叶成荫子满枝 ”了。 同日:芳官洗头引起吵架;春燕的妈给宝玉吹汤。 4月中上旬:大人们出殡;赵姨娘打芳官。司棋撒泼,五儿被诬陷。 〖六十二回〗:宝玉生日 来看看吧,先从前面说起,老太妃死应该是二月底,即 3月中或下旬,21日后出殡,这 时已经过清明了。前面说出殡的陵墓“离城往来得十来日之功,还要停放数日,故得一月 光景”;再往多了算,就算两个月,那么就是6 月初,即最迟五月初就回来了,那么宝玉 生日后贾敬死,过了好几天贾母才赶回来,而且还是得到皇帝的批准提前回来的。那么宝 玉的生日就局限在 4月中旬到 5月中旬之间了。这相当于三月到四月初。而不会是夏天。 宝玉的生日好热闹,平儿,宝玉,宝琴,岫烟四个同天。这里还提到了不少生日: 元春: 大年初一 贾源: " " 宝钗: 正月二十一 薛姨妈: " "(这里是看了“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 ”,这个老太太,应该是姨太太才对,老太太的生日是八月初三,和宝钗也称不上“娘儿 两个”。程本看到了这个问题,改成了“大太太”,也有些牵强)。 王夫人:三月初一 贾琏: 三月初九 黛玉: 二月十二 探春说了这些,唯独把自己漏了:探春生日是三月初二(后文)。(她倒没美滋滋-- 吱吱--地说“我们娘儿两个也遇得巧”)。 再看大量的文字细节:宴会上屡次提到的芍药花是春天开放的,大约在4月底5月初前, 比牡丹还要早些。黛玉的病从春分开始,到这时正好好了,因为“天气和暖”,这也不是 形容 6月的天气。香菱斗草用的是夫妻惠,而宝玉带来一枝“并蒂菱花”,这都是春末的 花卉。晚上夜宴居然还要点火盆;第二天平儿还席说“红香圃太热”,因是下午,正合暮 春初夏的天气特色。对比一下前面五月初一时的景物描写,就可以看出差着好多天呢。 那么宝玉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呢?《红楼解梦》上专门讨论了一大套,但是我不同意, 部分理由如上。周老结合“践花之节”,得出结论说宝玉的生日是四月二十六,拿那段的 风景和这段的比一比,就可以看出季节不一样。他说的要是 4月26,那倒是可能的。 贾敬是守庚申时死的,那么宝玉生日就是×月的庚申,这等于没说,因为甲子的排列和 日期是没有关系的,今年三月初一可能是甲子日,明年就变成庚申。但这至少是一个办法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书中同年日期和甲子计法的对应关系,就可以算出宝玉的生日。这时, 老太妃的棺材可能还没有入地宫,时间很可能是在 4月中下旬,就是三月里,那么后文说 的“择于初四日时请灵柩进城”就是四月初四,这时候天气还不算太热,和关于尸首发 臭的担心有冲突了。同时,再看后面就可以看到,时间马上就变到了夏末(黛玉题五美吟 诗)。 次日,贾母等回府(才回来呀!)。紧接着贾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迎娶尤二姐。出殡 后,伴宿期间贾琏借取钱之机勾搭二姐。 ×月初二: 出殡后的下个月初三,迎娶尤二姐。 两个月后:尤三姐威震群狼。兴儿给尤二姐演说贾府。这是贾敬出殡后百日将近之时。 这里兴儿说黛玉是“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可见还是酷暑。这时传来消息,贾琏要出门 给贾赦办事,需半个月。但是因事耽误,两个月后才回来。 八月: 柳湘莲进京,尤三姐自杀。(这时侯贾琏还没走)。 〖六十八回〗: 凤姐大闹宁国府。 凤姐说“亲大爷的孝才五七”,这是从出殡开始算的(古时候出殡埋了死人后,孝子要 在坟前搭个茅屋住三年,叫“守孝”),也就是出殡后的一个月。 两个月后,贾琏回府。 腊月十二,贾珍起身,这应该是给贾敬送灵柩回籍。如果按出殡后等百日扶柩回籍,出 殡前又有49天的道场,那么就是五个月,算来应该是七月死的才对。或再早一点,也不过 六月,这个日期和贾敬死时怕天热,黛玉七月作五美吟都是符合的;而如果按照宝玉生日 推下来,那么贾敬道场从四月作起,五月中出殡,七月初三娶尤二姐,两个月后尤三姐就 不能威震群狼了,她早死了。 看来前面凤姐说“孝才五七,侄儿娶亲”不是指的孝五七的时候侄儿娶亲,而是说这话 的时候是孝才五七,这也符合说话的习惯。那么娶尤二姐是六月初三,或者,贾敬的道场 是从死的时候开始的,送灵柩进城前就已经开始作了。那么娶尤二姐是五月初三。两个月 后三姐提出要嫁柳湘莲;接上了八月。但是出殡后加五七,那凤姐在六月初就去闹了? 这些已经够乱的了,偏偏后面文章中还有一个添乱的: 第七十二回: 凤姐听了,又自笑起来:“不是我着急,你说的话戳人的心。我因为想着后日 是尤二姐的周年,我们 ...... 这是刚给贾母过完八十寿辰后,按日子算是八月十三。
好了,这个问题让我头疼了,以后再说吧。 -=-=-=-=-=-=-=-=-=-=-=-=-=-=-=-=-=-=-=-=-=-=-=-=-=-=-=-=-=-=-=-=-=-=-=-=-=-=-=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m2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tc96.cic.tsingh]m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16.6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