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limited()
整理人: (2000-03-01 21:55:39), 站内信件
|
袭人“袭”人
(作者:红狐)
贾宝玉身边的第一丫头(也是准姨娘)袭人温柔贤淑、处事大方,同时又给 人予善于藏奸,背后告状的恶名,引起众读者不同的看法。那么,袭人到底是怎 样一个人?
这里我们只从袭人的名字说起。袭人本名珍珠(一作“蕊珠”),原是贾母 之婢,“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 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当贾政得知有个丫头名叫“袭 人”时,
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 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 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从贾政的角度来讲,“袭人”之名取得过于“刁钻”,因而不喜欢。贾宝玉为她 起这么个“刁钻”的名字表示什么意思?换言之,曹雪芹给这个怡红院第一丫头 起了个“刁钻”的名字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名如其人,“袭人”者,“袭” 人也。探讨“袭”字的几种含义,就可知道袭人是怎样一个人。
首先,“袭”是触及之义。《楚辞·九歌·少司令》中有:“芳菲菲兮袭予 。”而“花气袭人知昼暖”中的“袭”也是此义。袭人姓“花”,本人也确实是 花一般的人,“柔媚娇俏”、“温柔和顺”。是什么花?原来“是一枝桃花”。 “桃红又是一年春”,就是说,给宝玉、蒋玉菡带来春的体验——花香“袭”人 。此外,“袭”字又有和合之义,《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之袭精为阴阳” ,换言之,“花人之袭精为阴阳”,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因此,袭人是贾宝玉初 试云雨情的最佳人选。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袭人册页“后面画着一簇 鲜花,一床破席”(“席”音谐“袭”)也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袭人“温柔 和顺”,总给人一种温柔贤淑——“贤”气“袭”人的感觉,贤得连黛玉、宝钗 、王夫人都将其另眼相看。宝玉生气时踢人,让袭人平白吃了“窝心脚”,肋上 青了碗大的一块,甚至口吐鲜血,她克制自己,反倒不断安慰宝玉。晴雯当面揭 袭人之短,她也一再忍让,宝玉气得当场要撵晴雯,她却带领众丫头跪地恳求宽 恕晴雯。香菱弄脏衣裙,宝玉生怕薛姨妈责怪,要袭人将自己的裙子送她,袭人 立即慷慨相送。凡此种种,这个贤惠丫头深得众人喜欢,尤其是宝玉将她视作得 力助手,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也有人对袭人的娇媚、贤惠看不顺眼,李嬷嬷就 曾当面骂她是“装狐媚子哄宝玉”,晴雯则称她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虽然 都是一时的气话,但句句都说到了袭人的痛处。
其次,“袭”是因袭、继承之义。《史记·乐书》中有:“五帝殊时,不相 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袭人是个“因袭”传统的人,循规守旧,比较正 统。“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 ,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她总是克尽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她作为丫环, 她不会像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某些丫头那样,为公子、小姐充当红娘的角色。虽与 宝玉有私情,但这点上主子们并不认为有伤大雅。当她看到宝玉爱吃胭脂、老在 女孩子堆中厮混时,她克尽本分,规劝宝玉。第十九回宝玉说起那个穿红的“两 姨妹子时,袭人因势利导,骗得宝玉赌身发誓遵照三件事。第二十一回袭人见宝 玉“无晓夜和姊妹厮闹”时,袭人“用柔情警之”“娇嗔箴宝玉”,赌气不理宝 玉。宝玉不喜读书,无心进仕,她很着急,常劝宝玉应读些圣贤书,留意仕途。
最后,“袭”是袭击之义,趁人不备之际突然出击。袭人为了维护宝玉,也 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在背后打小报告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三十二回宝玉 和黛玉在园中互诉肺腑,第一次道出互相深爱的衷肠,黛玉既激动,又害羞,正 好袭人送扇起来,宝玉呆呆地错把袭人当黛玉倾诉一番,袭人得知他们俩的私情 。袭人于是暗中与王夫人商讨此事,要王夫人从爱护宝玉出发,留意男女之大防 。这里,袭人虽不肯供出黛玉,但她却一箭三雕:既引起王夫人注意男女之大防 的问题,又得到王夫人的信任,还因暗中“立功”而拿到特殊津贴。虽然袭人已 是准姨娘的身份,袭人和宝玉的关系其实已经是一种半公开的性质,连黛玉也曾 笑着称袭人是“嫂子”,但一日没得到家长的宣布认可,就仍然还有一日落空的 可能。凤姐曾和王夫人商议过给袭人名份的事:
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道:“那 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 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 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袭人也深知这事不是一时半会能取得的。以后会不会有人越俎代庖,这事还难说 ,因此袭人必须维护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冲到怡红院追查众 丫环,将重病的晴雯当场拖了出去,并追问谁“是和宝玉一日生日的”,揭出四 儿“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把四儿领出去配人。宝玉就曾怀疑她:
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袭人 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因便笑道:“正是呢。若论我们也 有顽笑不留心的孟浪去处, 怎么太太竟忘了?想是还有别的事,等完了再发放我 们,也未可知。”宝玉笑道:“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 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
这里,袭人“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联系到上一次袭人曾向王夫人 告密,不由得不让人怀疑,这次袭人为了清除障碍,向王夫人打了小报告。
由此可见,“袭人”一名涵括了袭人的全部性格和为人,这是曹雪芹对书中 人物命名艺术的高度体现。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2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