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cdy1230(伊洋)>>关于家庭的继承--和孤舟钓客

主题:关于家庭的继承--和孤舟钓客
发信人: cdy1230(伊洋)
整理人: winterbow(2003-01-16 01:35:54), 站内信件
    阅读孤舟钓客的回帖,我明白了孤舟钓客兄的观点。
    其中涉及到两个概念上的问题:
    一:
    即贾宝玉的婚姻不能自主的意义归属问题。
    贾宝玉的故事是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所以其悲剧的性质
还是应该,也必然的要归属到封建社会思想意识的范畴中。我们现
今的社会形态是在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
此,在我们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上还是属于封建意识的范畴的。
所以红学在对宝玉悲剧的定性上为“封建”思想,制度始然是合适
的。
    二:
    孤舟钓客提及的:
    “无疑贾宝玉肩负着担起贾家整个家族命运这样一个历史史命
的课题, 从这个出发点出发,他的婚姻自由就必须服从于“责任”,
就象现在 世上任何一个大财团家庭的继承者一样。在这个意义上,
用“封建” 两个字是无法说得通的。而我们的红学研究者恰恰从没
在这个意义上 阐明过自己的观点。”
    “一提到对“自由恋爱”的阻碍,人们往往以“封建”的名义
来将其讨 伐。其实即使在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十分发达的今天,一
个大家庭里 继承者的婚姻自由也是受到各种限制的。因为它关系到
整个家庭或企 业的“生命”,也关系到服务于这个企业的群体的
“利益”。这就是 “责任”对于“自由”的限制。 ”
    这是孤舟钓客将问题提升到一个更深入的,另外的一个概念上
的问题了。

    孤舟钓客的观点实质上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家庭形式的问题。
    即以现代家庭形式的的血缘,财产及阶层(我暂且用“阶层”
来表示)的继承问题。
    其实现代家庭形式的血缘,财产继承这一性质问题,是现代家
庭形式产生,存在,延续,发展的依据。
    简单的说: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家庭能够产生,存在,发展延续
下去,就是因为“血缘,财产继承问题”。而这个“血缘,财产继
承”是以男性确认自己的子女为最基本条件。

    在一夫一妻制家庭诞生之前,人类是以母氏氏族社会的家庭形
式生活的。子女们没有父亲,生活资料是全氏族人共同的。经过长
期的生产能力的发展,和人类对文明的意识。逐渐经历和演变了人
类文明的野蛮,蒙昧时期。人们开始从混乱的“婚姻状况”,发展
到不同辈的人不能发生婚姻关系(达尔文或摩根称其为“普鲁那亚
家庭”),同母亲的儿女们不能发生婚姻关系(称其为“血缘家庭”),
最后发展到以产生了父亲为内容的,确认女性血缘的子女的家庭。
    这种家庭就是现在的一夫一妻为基本形式的家庭。
    这种家庭产生的意义就是男性对自己子女的确认,对生产资料
以家庭形式的占有,对女人的自我占有。
    这种家庭产生的诞生就是建立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解体,私
有制的诞生的基础上。
    男性要和固定的女人生育他自己的子女,将他的财产传袭给自
己的子女。
    这种家庭形式已经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社会形态,也正在经
历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我国现在正在经历的“社会主义”社会形
态。
    不同的社会形态赋予了现代形式的家庭不同的时代内容:
比如封建社会时期就伴随着富人的“一夫多妻”现象。脱离我国的
不到百年的封建社会以它的思想文化赋予了我们在《红楼梦》中读
到的许多的现象。和我们在其他作品中看到的女人在丧偶后要“从
一而终”,童养媳等等习俗和文化现象。
    无论是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私有制的内涵没
有变化。所以,继承的要素也没有变化。
    贾宝玉要继承的是达官的家庭。他不同于简单的地主或资本家
的财产继承,而是一种地位的继承。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论述了家庭继承的
过程和内容,并指出在继承关系的性质上,爱情只能是“权衡厉害”
的。
 

     贾宝玉爱情悲剧还是要归属到封建社会的范畴中。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