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佛教经文>>(书摘)心性的描述

主题:(书摘)心性的描述
发信人: mingqua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0:03), 站内信件
发信人: DaBao (DABAO), 信区: Religion 
  标 题: (书摘)心性的描述 
  发信站: 广州蓝天站 (Tue Mar 30 23:36:24 1999), 转信 

        那么,这种佛性究竟在哪儿呢?它就在天空般的心性中,全然的开 
  放、自由和无边无际。基本上,它简单和自然得不受污染或腐化,纯洁得 
  甚至不能用净或垢的观念来形容它。当然,我们说这种心性有如天空,只 
  是一种譬喻而已,可以帮助我们开始想象它无所不包的无边无际,因为佛 
  性具有一种天空所不能拥有的性质――觉醒的光明灿烂。有道是: 

  佛性只是无瑕无垢的现前觉醒, 
  知晓一切,空无体性,浑然天成,清明圆净。 

  敦珠仁波切写道: 

  没有文字可以描述它, 
  没有例子可以指出它; 
  轮回没有使它更坏, 
  涅磐没有使它更好; 
  它未曾生, 
  也未曾死; 
  它未曾解脱, 
  也未曾迷惑; 
  它未曾存在, 
  也未曾消灭; 
  它毫无限制, 
  也不属于任何类别。 

  纽舒仁波切(Nyoshul Khenpo Rinpoche)说: 
  深广而宁静, 
  单纯而不复杂, 
  纯净灿烂光明, 
  超越思议的心; 
  这是诸佛的心。 
  其中无一物应消除, 
  无一物应增添, 
  它只是自然洁净地看着自己。 


  诚如我前面所说的,觉悟是真实的事;不管我们是谁,每个人都可以 
  在适当的环境及如法的训练下,体悟到心性,因而了解我们本身就有不死 
  和永远清净的本性。这是世界所有神秘传统的诺言,而有无数的人实现了 
  这种心性,过去如此,现在如此。 
  这个诺言的妙处是:心性不是身外物,不是怪物,不是精英才有,而 
  是一切人类都有;大师告诉我们,当我们体悟心性时,它是出乎意料的平 
  常。精神方面的真理,并不是刻意经营的,也并不神秘,完全是一种常识 
  。当你体悟心性时,迷惑被一层一层剥掉了。你并非真的「成」佛,只是 
  逐渐不再迷惑而已。成佛并非变成全能的精神超人,而是终于成为真正的 
  人。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过分强调智力,所以我们就想象觉悟需要 
  高度的聪明才智。事实上,许多聪明才智反而是障碍。有一句西藏谚语说 
  :「如果你太聪明了,就会完全抓不到重点。」贝珠仁波切说:「逻辑的 
  心似乎有趣,却是迷惑的种子。」人们也许沉醉于他们的理论,却可能失 
  掉每一件事的重点。我们西藏人说:「理论就像衣服上的补钉一样,有一 
  天会掉的。」让我告诉你一个令人鼓舞的故事: 

  十九世纪的一位上师,他有一位笨头笨脑的徒弟。上师一再地教他,对他 
  开示心性,这位徒弟还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上师有点火,就对徒弟说 
  :「看,我要你把这一大袋的大麦背到山顶,一路上你不可以停下来休息 
  ,你必须一口气走到山顶。」这位徒弟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但他对上师却 
  有不可动摇的恭敬心和信心,就完全依照上师的话去做。袋子很重,他背 
  起袋子,开始爬上山坡,不敢停下来。他只是不停地走路,袋子却变得越 
  来越重,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到山顶。放下袋子,整个人颓然倒地, 
  虽然精疲力竭,却十分舒畅。他感受到清新的山风拂面而来。一切障碍就 
  此瓦解了,而他的凡夫心也跟着瓦解。一切万物似乎都停下来。就在那一 
  刹那,他突然体悟到他的心性。心想:「啊!这正是上师一直在告诉我的。 

  」于是跑回山下,不顾任何禁忌,就冲进上师的房间。 
  「我已经明白了……我确实明白了!」 
  他的上师若有所指地对他说:「这么说来,你有一趟有趣的登山之旅!」 

  你也可以有那位徒弟在山顶上的经验,就是那种经验,将带给你与生 
  死讨价还价的大无畏。但什么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呢?第一步是 
  练习禅坐。禅修可以净化凡夫心,揭穿它的假面具,除尽习气和迷惑,让 
  我们能够在因缘成熟时认清我们的真面目。 


  (摘自《西藏生死书》第四章:心性) 

--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2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