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法义精要》(三)
三、观六道众生的痛苦
吾人于难得人身,今已得矣。既知一切无常,有生必死,死决定至, 则死后水干火灭乎?是不然,因业力牵引,有死有生,六道取趣,头没头 出,亦可得决定也。大德云:“轮回众生,如蜂在瓶,或上或下,终不得 出。”因所造为有漏善恶,故永不离六道轮回苦也。龙树菩萨云:“以大 地为丸,母较丸多。”当知所出之泪,较大地多,所饮铜汁铁水,亦如海 量。入佛弟子菩提行云:“小孩舔糖刀,糖尽舌伤。”应总观日出四部俱 明,夜则昏昧,天身有光,堕时还暗。此谓纵地人天,已与糖刀无异,他 复何说?故应于座上,闭目思惟,六道皆苦,如在念诵前,先观苦果为最 要也。以下别观。
1.地狱
地狱有四:一、热地狱八层。 (一)烊所。意即生而死,死而又生也。亦说为等活地狱,大如世界, 周遍燃烧,火焰腾空。彼中有情,为业力嗔心驱使,见他有情,若见仇敌, 随手得器,互伤互死,以业力故,闻空中呼烊所声得复存活。如是一日一 夜,万死万生,报尽为止。南赡五十年为四天王众之一日,彼天五百年是 此狱之一日,如狱受苦者当此五百年。 (二)黑绳地狱。彼中有情,身弹墨线,钉而锯解,以业力故,寿命 不断。南赡百年为三十三天众之一日,彼天千年是此狱之一日,入狱受苦 者当此千年。 (三)众合地狱。彼中有情,见杵若须弥,舂之成泥,特别生前伤害 虫物,虫变铁杵,入狱更舂,舂已复生。南赡二百年为摩天众之一日,彼 天两千年为此狱之一日,入狱受苦者,当此两千年。 (四)叫号地狱。彼中有情,受大燃烧,惟闻叫号。南赡四百年为兜 率陀天众之一日,彼天四千年为此狱之一日,入狱受苦者,当此四千年。 (五)大叫号地狱。彼中有情,双层夹烧,叫号猛利。南赡八百年, 为化乐自在天众之一日,彼天八千年为此狱之一日,入狱受苦者,当此八 千年。 (六)烧热地狱。彼中有情,以铜汁煮,煮滥复生,未沸时均觉快乐。 南赡千六百年为他化自在天众之一日,彼天万六千年,为此狱之一日,入 于狱受苦者,当此万六千年。 (七)极焰热地狱。以又等从涌泉谷道,穿置极燃烧处,诸根焰出, 入狱受苦者,为时半中劫。 (八)金刚地狱。亦名无间,彼中有情,身在猛火聚中,如红玻璃, 只闻苦声,不见人处,入狱受苦者为一劫。 二、近边地狱。上八大狱,各有四门,门各有四狱,铁城围绕,为十 六近边地狱。在大狱中受苦欲逃,先循东方思得凉风,至即入糖煨地狱, 不知纪年;又循而南,思得水食,至即入尸海,沉下沸热,铁兽甚多,争 食其髓,不知纪年;又循西方见绿草场,为刀刃道,至地足断,举则复生, 与彼相近,见树木林,思入其中,至则风起叶落,割肢截体,彼诸众苦, 次第受已,复至北方有无极河,灰水沸煮如煮豆等。又次有山,山下树叶 杀人,山上则铁雕鹰等,啄食髓眼,山下见红火聚成男女相,近则为猛兽 争食,如犯五戒、沙弥、比丘小乘戒等,均受此山之苦,苦乃无期也。 入佛子菩提行论云:“地狱四周铁墙苦,罪人呼号业所成。”静言之 思此等重苦,如身当之,如何承受?宁不恐怖?又思我幸未堕,亦思其中 有呼号者,非我过去父母耶?现在已死之父母亲属,其中未尝无有。我今 求法,要离开众苦,即身成就,不可再到此中,先当发愿,不再种地狱之 因,励力修善所修功德,回向众生,此三时发心,至为切要! 三、寒地狱有八。俱舍论云:“狱在北方,大如世界,冰雪成城,寒 风刀割,业力众生,无衣裸立。”(一)周身寒缩如泡,名疱地狱。(二) 泡裂,为裂疱地狱。(三)作阿啾啾声。(四)作活活声。(五)作呼呼 声。(六)身青蓝如鸟巴拉花。(七)如红莲。(八)如大黑红莲,身裂 百数。复有恶力所成之虫,啄食血肉。此狱受苦时,如以印度八十斗黑芝 麻,百年取一粒者,取尽之时,即第一狱时期也。余狱受苦时期,转复倍 增。 亦思我临冬衣薄,乍立风前,尚不耐忍,何堪受此?此是嗔等所造, 应自力求忏除,并代彼忏,如前思惟发心而修,有在世毁坏佛经,或毁大 德开示者,多堕此狱中。 四、日寿(孤独)地狱。此中受苦方法无定,主处亦无定,受苦亦无 定时,多在岩阿山间,或树窟海隅,碓帚磨中,看似不苦,其实苦甚。“ 岭极惹巴大德见雅佐撮海子即叹曰:“可怜!可怜!”众弟子问之。答曰: “此中有一喇嘛。弟子欲见之,大德显通,水立涸,见大鱼长数百里,遍 身有虫,大若牛马,啮食其肉,辗转甚苦。”此亦孤独地狱,受苦者为后 藏黑马喇嘛,以他生前治病骗人供养也。又德格河中有大木,开木得蛙, 大如鞋,小虫嘬食,受苦未死,因请大德以三十七坛加持之,即报尽死。 此为某寺波及管家,亦因业力致此,若此者非人间地狱乎? 上来地狱诸苦,经论甚详,言不能尽,猛火冰雪聚中情状,及受苦长 短,要常常忆念,忏悔过去,策励将来,亦勿如石上下雨,不见痕迹,亦 勿以三宝无感应,只口说而不力行也。如:“过去一比丘,人问其行持, 对曰:'一切显密皆学过。'又问地狱情形,只答十八层,而不能举其名色。” 又:“玛嘎巴人呼红黑帽。(红教之一派),曾入皇宫,名誉甚大, 常不愿问其教派,亦不知地狱情形。”盖佛法应学一句即修一句,自然有 受用可得,倘无愿力,不思修持,多学无益也。
2.饿鬼
饿鬼分二:一、又分三:(一)外障。百千年不闻水浆名,饥渴特甚, 裸露无衣,偶见河流,亟思得水,因腹大如山,手足细如竹,举步艰难, 至则变为热沙。又见花果,近成枯枝,或遇饮食,至则甲士围逐,不得受 用,此是过去贪业所招感。又夏见月如日,冬见日如月,转变受苦。 (二)内障。腹山喉针,本不能食,纵得食下咽变火,七孔生烟,返 成众苦。格西登巴云:“若故以陈腐物或酸奶等供佛者,必堕此道。”贪 心重,而对三宝无舍心者,亦感此报。 (三)特取。略似孤独地狱,如:“卓引姐至一方城,见饿鬼四人甚 苦,怜而食之,初变麦壳,再变火,再变脓血,再变自身肉,终不得食。” 此因自受美食,以劣者施嘎打雅那罗汉也。又:“某大德见一饿鬼在广场, 独目头小,云:'十二年只见一清净比丘之口唾。'”足见求食甚难也。 试思吾人早餐至午方食,或盛夏半日不得水,能忍受否?十二年乃至 百千年不闻水名,应当作何感想?当思饿鬼道业重在贪,或无舍心,感此 大苦。初要发心不贪,中思其苦恼,后当思彼等为过去父母发愿尽度,并 以功德回向也。 二、空中精怪妖魔,亦此类摄,由烦恼三毒炽盛,故感此报。亦或因 故惨死,七日后复现恶相,欲寻替身,不知自苦不能替脱,且加罪也。于 此类鬼有用恶咒,或烧金刚火坛降伏之,则头裂身碎,夏月冬日,亦随业 变,好花异食,见必转坏更变为雀犬猛兽,长受众苦,故不宜修降伏法制 伏,当以慈悲心度脱也。
3.畜生
畜生分二:一、大海中水族。有大如须弥,细如微尘者,互相啖食, 大者吞小,小者嘬大,不见日光,不知纪年,以业力故,颇觉其苦,亦有 饿而自食其身,或断其尾者,此为最苦。 二、畜生不知善恶,听人驱使,杀打损害,时时畏死,既畏人又畏同 类之大者。如雕食雀,雀食蚁,强者凌弱,大者杀小,自以弱者小者为当 然之食品,不知造业,此苦尤堪悲悯!亦有以自身之物,而速其死者,如 獐子、龟、鱼、象、马,因人欲取其麝等,防护甚苦。又鹿有角,即自知 取祸,食水宿草,侧眼低头,惟恐人见,备受诸苦,非止受枪时始苦也。 虫类同是生命,勿以其小而忽之,故虽小如蛩蚁,亦知畏死,不应捉杀。 畜生在平常,颇觉笨拙,但被杀害时,泪眼跳叫,岂非痛苦?亦思尾所以 摇摇者,非为乞怜乎?屠人佯若不知,反而鞭捶恶骂,造业无数。又如食 牛奶而卖牛杀牛,与卖母杀母何殊?牛马负重致远,仍受众苦,实因痴心 所感,吾人当发悲心爱护,不可杀伤。 总说三恶道,一朝轮堕,既苦且长,如畜生已入恶趣,乃不自知善恶, 迷惑造业,欲生善道,嘎乎难矣!吾人于此思惟,此身曾造此业否?不堕 三途,有无把握?应当自忏救他,使一切有情,解脱众苦。并发愿云:“ 我今幸依靠知识,得闻大乘法要,自愿同三恶道众生,共修此法,离苦得 乐,请求上师、三宝慈力加被,以此功德,回向有情。”
4.人道
吾人常思三恶道苦,然则三善道为快乐耶?是亦不然,以同在轮回中 流转,未入圣域也。人道苦分二: 一、根本三大苦,皆由五取蕴生。(一)坏苦,无常转变也。福乐顺 境,终必过去,乐境过后,更觉凄凉,乐境亦造业,更为将来之苦因。 (二)苦苦。老病死等苦境,本来是苦。一苦未已,二苦又至,病中生疮, 疮上发热,父丧母亡,匪劫伤死。莲花生大士云:“六道终是苦恼,如以 为乐,是大错失,如在厕中求香气,殊迷昧也。”(三)行苦。不苦不乐, 但觉时光迁流,命亦随减为行苦。不见其苦,但为苦依,衣食受用,全可 造业。造业感果,岂非苦因?即食茶与青稞,不知死虫几何?人负马驮, 更施鞭扑。妄语谋生,以恶为美,剥皮剪毛宁不伤生?贪杀小羔,尤为造 业。亦思羊母痛其少子,耕者下锄,鸭入田中,建修楼房,岂少杀伤?应 想:吾人衣、食、住、行,步步均在造业,胡不猛省?巴祖仁波车为牛厂 说:“酥奶似若无罪,但小牛应食不得食,大者疲而小者瘦,是造业否?” 吾人饮食衣服,均图快乐,究其根源,恐皆地狱受苦之因,当知福报重重, 业亦随之。 二、八苦。(一)生苦,四大部洲,人有四生,惟南赡受生,中阴入 胎,母食热则烧,食凉则冷,睡如山压,行如风飘,心中恐怖,众苦难堪。 莲花生大士云:“母生子时,如临命终,下地如坠池,又如剥皮,提携如 被鹰捉,着衣如受缚。”心知其苦而不能言,是为生苦。 (二)老苦。由少壮而老大,头秃齿摇,目不速视,耳不闻声,齿不 攻坚,舌不知美味,言语不明;忆力劣弱,日在昏沉中,气力衰损,温度 减少,身畏重衣,不着则寒;人言老大无用,言语无味,亦任其嗤笑;四 大常不调,不行须行,不坐须坐,实非身之所愿,是为老苦。弥拉日巴尊 者偈云:“欲起软无力,行时腰不直,蹑足而缓行(如小孩击雀),坐下 如囊掷,往昔并非此,知此苦何极?身瘦忆力弱,迷昧以终日,子女亦厌 恶,言行多违逆。” 无垢光尊者云:“老人甚苦,应随顺之,厚重衣不能着,残食亦不辨 味,身着物则痛,睡如尸,喜软畏坚,面皱发白,人见辄不喜,常愤欲死, 而心中实又畏死,此苦与地狱何殊?故应于少年发心修学,或免此苦也。” (三)病苦。人身为四大和合,四大不调,即生病患,此苦老幼无得 免。人之患病,如雀被击,问只微答,重则心痛,辗转不安,食而或吐, 夜坐昼眠,日长更苦,药物五味备具,非所悦意,亦须强食。又常以蚊嘬 甚苦,而针灸烧刺,且复耐受,畏死之心,时时不去,亦有遭魔,尤为痛 苦。或自割身肉,或坠岩自甘,乃若传染滥病远离家人,只身待死,何异 狱中?或因病久,反常好骂,儿女不亲,更加深重,是为病苦。当知病时 正好修学。如云:“有病难修,亦当趁能动作时修之,恐重则无及矣!” (四)死苦。四大将离,壮夫变色,业力所感,恶相现前,亲眷满室, 泪眼相看。此中苦恼惟自领受,纵有财位亲爱,能带去否?能替得否?此 时方知,已悔无及。初齿落发白,一再报汝,汝不留心耳。无行持之人, 到此以手抓胸,毫无把持。故不信业果者,当令看造业者之死相。又如杀 牛羊者,命终见鬼见魔,或见牛羊,亦是业果现前。如到四大解体之时, 心中空荡,脸呈灰色,目无光以直视,气短促而无续。此正死魔临头,中 阴将变,惟有只身裸体,空手而行,是为死苦。 (五)怨憎会苦。仇敌怨家,常怀恐惧。兵短路窄不期而遇;中夜闻 声,畏贼疑鼠;曾是不思,偏来眼底,是怨憎会苦。龙树菩萨云:“一切 受用是苦,保护亦苦,损失更苦。人何必贪?当信业果。”弥拉日巴尊者 云:“受用初有乐,人见不自足,每思长相保,布施不随喜,只待怨仇来, 或以此丧命。”弥拉日巴尊者弟子某,人供以大松耳石,极贵视之,每日 问人,松耳石在否?惟恐盗损。一日尊者投石入海,谓之曰:“汝之松耳 石苦,已断除矣!”盖免终日问讯也。 (六)爱别离苦。以执我故,爱你恨他。恨则厌见,爱则难离,死别 固伤,生离尤苦。恐其病恼,愿长相聚,一朝永诀,欲见无期,是为爱别 离苦。特别于亲爱子女时时不舍,是因为不知一切有情,皆是父母,无平 等心,爱执热恼也。弥拉日巴尊者偈云:“亲友初相见,极欢喜爱热,今 日我邀他,明日赴他约,一朝因小怨,终竟成仇隙。”又云:“贪爱子女, 喜若天人,负债给他,终难满其愿望,何如入山修学,自心干净也?” (七)求不得苦。人贪受用,如筑房压死,食物变毒,世常有之,或 阵前争功,命尽须臾,远商遇盗,穷丐难归,以图快乐满足故,终成苦恼, 是为求不得苦。藏中常云:“时人无不求安乐者,纵如愿以偿,所得实如 毫毛。譬希求王位而战争,反为王所擒戮;希求便宜而得物,反又遇仇丧 命。在当时何尝不费心机、用气力?结果所求无一得遂;却是自己所不希 望不爱乐者,反而不幸而降临头上。”是若用此贪心,早即希求菩提正道, 想已成佛多劫矣!奈何妄求受苦耶?又洒加巴尊者云:“吾人寿命短,贪 求多,时时打算;但于自己死后如何?毫无预备。因只知预备业果,未打 算菩提资粮也。” 无垢光尊者云:“亲爱不愿离,但终当离;美屋思长住,而终必舍; 自身欲无病而所受用,结果身死受用空。”须知乞人初不发愿为乞人,虽 有大愿,因所说与所行不相应。乃善果未修,而恶果先成,可不惧耶? (八)五蕴炽盛苦。五蕴之身,身为苦器。终日追逐,只成空过,当 思此身暂不冷,有十日粮先修十日,此不但对治一切贪取,亦念无常也。 弥拉日巴尊者说:“世尊云:'要远离世法。'但出家人家事正多,着袈裟 本为清净,但为己着袈裟,世事更忙。此等五取蕴苦,虽以世尊金刚舌, 亦说不尽。”因根本三苦,亦以此为自性,为器具,为依处也,是为五阴 炽盛苦。无垢光尊者云:“见同学精进,应学他。行住坐卧,应想三宝在 肩头,自然一切不取,清净进修矣。”
5.阿修罗道
修罗城国,与三十三天同,惟见天上如意宝树,能出甘露,一切美满 受用,惟天人能得。一说树根在修罗宫,嗔彼富饶以此相嫉,嗔心一动, 须弥震摇,即地震也。(大德涅磐,或海中大鱼移动,亦使地震。)天人 见地动,起嗔,阿由须弥山中,八万由旬,上达天宫,聚而战斗。以天身 四倍于修罗,故阿常致负,割截肢体。天人如伤,食甘露即愈,阿受伤恒 死。如南赡有情,多造恶业,天人必败;见地动,或日作灰色者,均为阿 胜所致。三十三天眷属围阿宫一日,如世间百年,故说天上一日不安,人 间百年浩劫。阿王起嗔,半亦因人间恶业所感也。藏中经论,与大德开示, 皆云:“发菩提心,最为紧要。”因嗔心炽盛,则化生阿王眷属。以须弥 山如玻璃,阿眷见其类败死,恐怖毛竖,亦受苦也。
6.天道
天人受用,自然而来,常感快乐,虽兜率陀天鼓嘎阿伽常响云:“有 漏一切皆苦。”而天人闻之,终不觉悟。天寿较长,惟福报既尽,衰相现 前极为苦恼,四天王至他化自在天均如此。衰相有五:(一)四天王以上 无日月,天人身有光明,长大一由旬,至死即身光变无,不可爱乐。(二) 不乐安座。(三)花冠枯萎。(四)天衣坏垢。(五)身出汗臭。衰相既 现,七日即死,此七日中,犹七百年。彼诸天人、天女,不乐亲近,惟遥 遥掷花,祝其到南赡修善,再生彼天。实则身堕何处?天眼能见,生大热 恼,随业牵引,自不作主,此欲界天也。色界等天人,到此如梦初醒,定 散还堕,回思昔乐,其苦可知。龙树菩萨云:“虽乐梵王天,终堕地狱火。” 此如到野人国,暂时安住,终必被食,亦如下水,终必溺死。 佛经云:“三界轮回,无片时乐。地狱有寒热苦。饿鬼有饥渴苦,畜 生有吞食苦。人有三苦、八苦,修罗有战斗苦,天人无信心,有下堕苦。 可见无针尖乐也。”弥勒菩萨云:“六道无快乐,如入厕无香气也。”莲 花生大士云:“轮回非乐,偶然有乐,皆苦之因也。”“昔有大德讲经, 一喇嘛问一老妇:'知否?'答曰:'其他不知,惟六道甚苦,颇为了达。 '汝将来堕否?应先知道,再进而求修持”。因先有此信心,自能忏罪积 资也。 释尊有堂弟俊嘎(难陀),令迦叶劝其出家,不允。释尊强之,出家 而不受戒。释尊见一盲猴,问其妃何如?对曰:“妃美。”又以神通引至 天上,见一空宫,阒无一人,彼问故?答:“以佛弟某,守戒当至此。” 又见天女无数,较其妃美,因乐享受,故持戒。佛令弟子等不与同修,以 彼所修者人天福,非为涅磐道持戒也。然亦不悟。寻令下视地狱,惨苦不 堪,见一大镬内烧沸铜,恶眷围之,怪镬中无人。守者曰:“佛弟某因持 戒得天人福报,报尽当入此中。”后大悔悟,屏息出狱,力求释尊开示, 欲离三世之苦,后成罗汉。亦知人天福不究竟也。 又阿底峡尊者将入寂,其弟子某,请问法要,谓:“师去后,我当修 定耶?”尊者云:“定不是法。”问:“终身讲经何如?”尊者云:“讲 经亦非法要,当依钟敦巴舍世间心,修出离心也。”时有比丘常绕塔,钟 云:“绕塔亦佳,但能行持更好。”比丘念经坐禅,钟云:“念诵等我亦 随喜,但应再向上求。”比丘异之,钟因令其修出离心,谓:“修定治病, 显通得受用,念诵感福报,均非究竟行持。”以不发大乘心,只为今世二 世,均为有漏也。释尊在世,宫妃万千,且过七日即为金轮王,所以苦行 六年,身如木石,正显示要离开世间心,而修行也。 荡巴桑结云:“受用如云,顷刻都散,名誉虽好,只如空谷回声,衣 服饮食,如虹如秽。人多聚处,不如留林下水边,妄念易生,勿向外求。 此心当如镜,常常观照。上师三宝加持力,只在自己,如月照大地,有水 处当较明朗,殷重心如水,加持力如月也。” 某大德云:“人生不百年,常作千岁准备,实不知人在世间,如旅行 客,片时休止,何必筑室治具耶?”“格西朗惹塘巴,常思三界之苦,郁 郁不乐,人皆呼以黑脸。其弟劝之,格西曰:'人在六道中,有何可喜处? '惟彼一日供曼达,有松耳石为鼠所得,又聚众鼠搬之,曾一次发笑也”。 又:“嘎打雅那尊者,一次受国王供养,当回向时,王问音乐美耶?尊者 云:'不闻。'王问故,因云:'饮食如借债,为养暂时色身,不暇闻乐。 '王疑有伪。尊者令一死囚,持油钵绕殿中,呼甲士持刀随之,油倾即杀, 乐作如故,一周以还幸无失。因询以音乐,囚云:'乃不闻声,以时时畏 死心切也。'”此谓人在六道中,如囚绕殿,甲士随之,死在目前。世间欲 乐音美,更何心贪着耶?如此专精,得道速矣。 巴祖仁波车加持偈曰:“亦知天人苦,而不舍世间;亦知畏三途,不 断造业因。此愚者为谁?我及余有情;愿发出离心,求上师加持。”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 今生作者是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无执第一利 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 涅磐第一乐 以佛为境界 专念而不息 此人得见佛 其数与心等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106.210.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