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专题讨论>>“定”为"慧"之本

主题:“定”为"慧"之本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6:09), 站内信件

       “定”为"慧"之本  

     经常听一些人讲“般若”是修习佛道的根本。没有般若智慧
的光明普照,无明无以破。这话非常正确!然而如何获得真正的般
若智慧呢?

     有文化的人喜欢在书本上下功夫,《三藏》十二部是不可不
读的,初读如获珍宝,又读“豁然开朗”,再读则如堕十里雾中:
为何一部经谈左,而另一部言右?原来佛陀是因缘说法,是方便说。
就象同是感冒,却有风热,风寒之分。佛法与万法相同,没有自性,
都遵寻缘生缘灭的原则,众生皆病,而病相有别。佛法是药而药性
不同。虚症要补,实症须泻。病好了药就无用了!所以开药方是佛
的事,选对症的药方是我们的事。

     得到了药方,找到了相应的法门,认真研究后得到一些正知
正见,一部分人认为这时已经具备了般若智慧。其实只是读懂了药
方,背熟了它,甚至搞清了其中每一位药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
种智慧,但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只是一种干慧。因为脱离了
实践的佛法不是完整的佛法,只有学问没有修证是没有是处的。

     我们与佛法有了初步的相应后,要想得到大智慧,就要在“
定”上下功夫,没有“定”做基础,“慧”是不稳固的。如同许多
禅宗大德讲的:开悟人人可以做 到,但悟后起修则是真正修行的
开始。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法的根本,定学是佛法的中心:戒
是定的前题,定是慧的基础,慧是定的成果!“干慧”是缺少定力
的产物,就象近年书店里谈“禅”的著作越发多起来,它们的作者
有教授,学者,作家,记者甚至于科学家。他们大多不是围着古代
公案文思泉涌,便是在大德的偈子里寻找“暗谕”,其中不乏末代
“未悟呻吟”的文字禅。 不能否定他们的文章很漂亮,学问可能要
高于常人,但他们是在研究学问,而不是修证佛法,写出的文章自
然不是从大圆觉海中流出的“般若智慧”,其中概有误人之嫌也!
与其说“禅定”是一种修练,不如说是一把打开“般若智慧”大门
的钥匙,是佛教学子登堂入室的台阶。另外强调一点:禅定不仅限
于“打坐”、“禅观”它实际上是一种以生作熟的功夫,那就是“
清净”,就是“万缘”放下。就是改变我们无史以来的习气:“打
妄想”!                                           
山石  (1996/12/16)

     

     

--
灵鹫山上金刚石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106.175.25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