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029147(乂髑)
整理人: sisi8597(2003-04-07 05:11:17), 站内信件
|
理查德·瓦格纳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晚期浪漫派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成功的在传统的歌剧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规模宏大的、戏剧性的、标题性的、加声乐的交响曲乐剧。
在音乐中,与旋律、节奏共同构成音乐的三种基本要素,成为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因素之一的和声,在瓦格纳的创新之中,无疑是一个最有学术价值的闪光点,进而,我们说瓦格纳对功能和声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作出了特殊贡献。
和声是各声部相互联系的基础,既可以烘托其他音乐要素,也可以独立的构成音乐形象。其表现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和弦结构、和声进行等因素构成的不同音响色彩和效果来达到的。
在功能和声的全盛时期,以五度功能为基本逻辑形式的向心运动、和弦的功能序进、非本质音的正规化处理等一些较为传统的和声手法是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要技术手段。
而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音乐思维开始复杂化,作曲家们充分发掘传统作曲技法中潜在的能量,并加以革新和创造。同时,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有重大意义的和声思维也开始复杂化,也就是在继承了传统意义的功能逻辑的基础上的突破。瓦格纳正是以这种突破的先驱者的身份出现的。
下面,就让我们对瓦格纳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歌剧序曲中的功能和声突破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一、突破了古典调性的建立、巩固与造型的技术手段
在大、小调和声体系中,调性的建立与巩固大多由“主下属属主”的向心式功能序进构成,其他各种和弦连接的形式大致也由这一基本的功能圈所导出。所以说,调性和声时期调性的建立与巩固,主要体现于“主和弦的绝对统治”与“属和弦的坚强支持。”
在促使调性扩张的诸因素中,和声进行是其中最重要的。瓦格纳的作品中调性的建立与巩固,正是通过创新的和声手法在传统调性基础上进行的调性扩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性的调性游移
功能和声的领域中,所转换的调性总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关系,大多还会回到原调性去。而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常出现由出发调性开始,频繁转调(离调),使音乐游移于任意调性之中,充分体现了乐剧结构上的展开性及音乐发展
(二)非功能性的调性延伸传统的功能
和声建立在“TSDT”的功能圈基础上,不仅说明在一个调的领域内,所有的进行要素都从属于调中心的牵引力及走向终止的推进力,而且转调也通常建立在这种上下五度的支持以及由此导出的其他功能关系的基础之上。
在瓦格纳的作品中,用三度循环代替传统的呈示调性最明确的五度循环,即调性延伸的范围一般以与主调构成非功能性的三度关系的情况居多。采用这种模糊甚至是破坏传统音乐中明晰调性功能组织的“中音进行”的手法,可引起音乐色彩的突然剧变,成为发展主题的重要手法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还包括一些对传统和声布局来说是戏剧性连接的二度关系,甚至出现了重同名调的关系。如谱例1,其转调模进构成了从E大调经G大调到达bB大调的三度关系调的模进。
在《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激情动机的展开部分,调性的呈示也构成了由A大调经C大调到达展开部bE大调的色彩性三度关系。71印真:关于瓦格纳歌剧序曲中突破功能和声写法的思考
(三)调性的直接对置按照功能
和声的范畴,在改变调中心的转调过程中,构成转调的标准是肯定地离开一个领域,并出现了新领域收束因素的情况下,可视为转调完成。而在瓦格纳的作品中,除了转调模进形成的调性对置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调性并置。例4:此例出自《神界的黄昏序曲》。在不借助任何中介与转换手段的情况下完成转调前调bd小调与后调be小调的直接对置。此种省略前调因素及后调建调因素过程的调性对置,无疑是一种改变色彩的捷径。
(四)扩大了主音及主和弦呈示调性的功能
及表现音乐形象的意义。功能和声体系中,大多在功能和声的序进、调式音列的呈现及形成曲式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和声进行的情况下,才构成一个调性清楚、曲式合理的音乐作品。而在瓦格纳的序曲中却采用了单纯扩大主音及主和弦呈示调性功能的技术手段。例如《莱茵河的黄金序曲》,自始至终都建立在bE大三和弦上。在这里,该和弦并不只是简单的持续和弦,而是具有更高的代表意义,即bE大调的调性,作曲家利用了运动着的音区的表现意义,大提琴在低声部演奏流动的音型,圆号在高声部奏出上行的分解和弦,两个因素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莱茵河水向上翻腾的音乐形象。还有《女武神序曲》开始的六十多小节,都是建立在前四小节基础之上的d小调的主持续音控制下的模进及音型的变化发展。这个d音,不仅具有持续音的特征,而且具有控制调性和描绘形象的功能,表现了智勇双全的女武神们的激情与坚定的英雄形象。瓦格纳的这种扩大主音及主和弦功能的技术手段,不是一种功能逻辑的简单化,不是一种倒退,而是在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紧密结合的基础上的一种大胆的革新。瓦格纳的这些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他在调性思维的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和弦的非功能性序进功能
时期的和弦序进,是一种以五度循环为基本逻辑形式的封闭式运动,和弦之间的连接以功能性较强的四、五度关系以及不协和和弦的倾向性得到解决为基准。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则明显地呈现出对此类原则继承基础之上的大胆创新。
(一)三度和弦序进关系的增加
浪漫主义时期,“中音功能”逐渐脱颖而出,三度关系和弦连接的特殊色彩越来越受到作曲家们的重视。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对中音功能及各级和弦表现能力的普遍重视和对其潜力的开发,使和弦连接的音响效果更加丰富。
(二)不协和和弦的非正规解决
按照功能时期和声进行的逻辑,进行中的不协和弦都有按其倾向性需要解决至所属调中心的要求。而随着音乐思维的复杂化,听觉对和弦不协和等级的要求逐渐在提高。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不协和弦非正规解决甚至不解决的现象。
(三)和弦群流
此问题可认为是上一问题的延续及发展不协和弦的非正规解决不协和弦的不解决连续不协和弦的序进。
瓦格纳作品中和弦序进的逐步复杂化,使和弦本身就变成了它自身存在的目的和理由,即它的紧张甚至狂暴的程度,它本身所创造的丰富的音响效果的表现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和声对旋律支持的功能了。非本质音的自由化处理非本质音可以丰富旋律线条与和声织体。从传统角度出发,倚音、留音及持续音等非本质音各有其正规化的解决,而在瓦格纳的音乐中,往往对其作较自由的处理。
---- 死亡是乂髑的信仰
乂髑却为用记忆爱一辈子的人存在
Long long time ago
I will be yours
and you will be m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