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ctime()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8:02), 站内信件
|
出处:《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林世敏 著
(厦门南普陀寺佛经赠送处印赠 1995.12) 书号:5203
第八 佛教是不崇拜偶像的
常常看到或听到外教徒攻击佛教最剧烈的一点就是:“崇拜偶像”。
到底佛教崇拜不崇拜偶像呢?我的答案是绝对 否定的,而且我要
公正地讲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比佛教更不崇拜偶像的了?
读者们在怀疑之前,请听我的解释:
在本书中我已一再地强调,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还一再他说明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
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本体,像冰是水加冷凝咸的,水是氢氧化合而成
的,而氢、氧等元素又是由原子核、电子等集合而成的,那里有不变
的实体呢?
因此,佛教主张“破相”。何谓破相?就是要打破人类因不明真
理而认为“因缘所生的事物”是永远不变的观念。
那么“偶像”是不是在佛教所要破除的“相”之列呢”我们的答
案是肯定的。因为偶像只是由木、石、泥土饰金而成,也是一种因缘
的假合体,当然本体是空的。既然偶像是由“因缘所生”,所以佛教
不能承认它是永存不变的,所以也要破其“相”----破除偶像的观念。
有的读者可能会忍不住要反问我一句:“既然偶像是因缘暂时的
假合,佛教破之都来不及,为什么寺院里还有那么多的佛像呢?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顾到佛教高深的哲理,另一方面也不能
抹煞佛教以方便为法门,救度众生的作用。
(1)哲理方面:佛教认为佛像是由木、石、泥土等材料(因)
由人工(缘)雕饰而成的,拆之即无,没有不变的主体,所以本体是
“空的”,而当初雕饰的工人若做成观音即观音,造成阿弥陀佛就成
阿弥陀佛,若造成玛利亚,也就成为玛利亚,造成耶稣当然也就成为
耶稣。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称为“佛像”的东西,它的形状、称呼
是“假的”,一尊佛像站的在莲台上,你可以称它做阿弥陀佛,也可
以叫它释迦佛;就是叫迦叶佛,日月灯佛……等等,又何妨呢?(如
杯子,喝茶的叫做茶杯,喝酒的叫酒杯。)
以上对事物的分析,在佛教中,前者称为“空观”,后者叫做“
假观”。虽然佛像的本体是“空”的(拆之即无),形状、称呼是“
假的”(可随意塑造、称呼),但并不表示佛教否定佛像的存在。佛
教在教人“空观”、”假观”之后,要我们用“中观”来认识佛像的
价值和用处,那就是佛像可以使人兴起“见贤思齐”之心,信令人生
起仰慕效法之思呀!
(2)方便济众方面:世上的人如果都有足够的智慧,了解“佛
像只是让人仰慕效法,使人见贤思齐”的话,那么就用不着佛像了。
因为这时,佛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清风明月里,在山光水影中,那每
一块石头,每一根良草,甚至每一片云彩,每一抹夕阳,何事何物不
能当做佛像来想、来看的?
但世上的人并不见得人人都是圣贤大智,他们不懂佛教这种圆融、
伟大的思想。没有被他们看见的,被他们摸到的,他们就不肯信,就
生不起仰慕效法之心了。不相信你告诉一位老大夫把一块石头做佛像,
叫她去跪拜,她是死也不会下跪的。
唉!芸芸众生,又有几个人懂得“菩提本无树了,明镜亦非台?
的高深哲理呀!因此,佛教拜不拜偶像,聪明的人们已经有所了悟了。
佛教为了救度广大的众生,所以不能单凭高深伟大的佛法来启悟聪慧
明智的人;对于根器浅薄,愚钝昏昧的众生,则不得不用浅近的、世
俗的道理来作为引导的桥梁,否则佛教就不能称作平等、圆融而伟大
了,所以崇拜偶像的意义,是在偶像所象征的真理,而并不在于偶像
的本身呀!
试问,世界上那一个国家不设国旗来激发人民的爱国心?悬挂开
国元勋的肖像,来启迪人民的仰慕心情,以及效忠领袖的赤诚的。
如果有人说,向国旗、元首肖像敬礼是拜偶像的话,那么这种人
正是不懂道理,最幼稚、肤浅、愚蠢的可怜虫呢!
-- ※ 修改:.actime 于 Jan 11 13:35:17 修改本文.[FROM: 202.101.119.98]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1.119.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