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专题讨论>>佛教的精神与特色(智者的理解)>>第七 佛教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主题:第七 佛教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发信人: actime()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8:02), 站内信件

                   出处:《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二章  佛教的特色

                          林世敏 著

      (厦门南普陀寺佛经赠送处印赠 1995.12)   书号:5203



    第七  佛教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设教。

    佛因为教化的对像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于智慧高的

人,佛就告诉他明心见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稍低的人,佛

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对于热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

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告

诉他“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藉努力以获致幸福和快

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

    例如:河北的人问佛说:“南京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

下。”至于回答杭州的人则说:“北上”。以此类推,只要众生所处

地方不同,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

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

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

    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需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药”。众生没有烦

恼的“病”,药就不需要了。

    佛法传世逾二千五百余年,能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这

就是它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这种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

特色之一。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1.119.13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