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专题讨论>>《无量寿经》学习笔记

主题:《无量寿经》学习笔记
发信人: themen()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16:09), 站内信件
坡主说明: 
罗大佑先生有一句精辟歌词道:“在每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进步一点点。
” 
这上一天我过得很充实,因为我终于写完了这个读经笔记。 
净空师曾详细地逐句讲解过这本经,非常重要和精彩,请列位看官注意。 
以下是我记下的读经点滴心得,请大家批评指正。 

概说: 

在这一部经里,佛对西方净土的来历、特点、景色和修持法等等作了更细致深入
的说明。最令人吃惊的是还将西方净土的佛菩萨等放电影般地让阿难等弟子看了
个饱!生在佛的时代真是幸运啊,记得从南师书上看见过一部《请观世音菩萨消
伏毒害陀罗尼经》,此经中记载一时毗舍离国人民遇大恶病,佛乃请来无量寿佛
并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后观世音菩萨乃宣说神咒,令大恶病消失,人民平
复如故。是为一西方三圣光降印度的记载。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超级特高无上能力
者,才有资格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可以这样“有我”。过去有许多佛学
修习者,常有类似唯我独尊的架式,却无神通,还反对神通(可能正是为了自圆
其说),这就很可疑了。 

选说: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请注意这里的大比丘有一万二千,且都是已证果达神通者,许多佛经上是一千二
百五十比丘常随众。神通是不可用于炫耀的,但号称证果者应该不会缺少,就好
比号称富翁者不可缺钱,但亦不可炫耀钱一样。所以我对所有无任何神通还号称
已见性成佛(!)者保持怀疑。 

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这里说的是诸大菩萨的能力和“工作”。这种活动能力,比喻来说,这宇宙假设
是一个家,则诸佛菩萨就象是家里住的人(比喻而已),到处活动自如,玄奘法
师将“观世音菩萨”翻译作“观自在菩萨”,大概也有这层含意罢?而我们人呢
,就好比是这家里一个细菌身上的分子上的原子,不,比这个还小得多多!以这
么渺小的银河系中这么渺小的地球上这么渺小的人身,竟然想遨游宇宙得大自在
!所以我常感叹学佛真的是一种痴心妄想,一种“大贪”,好比蚂蚁想吞大象,
要不怎么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呢。这种在一切时空中自在
遨游的状态,还是《星球大战》中表达得较为清楚直观,真佩服乔治卢卡斯啊,
听一位朋友说他到印度去修炼过,不知确实否,猜想应该是这样的。印度教的主
要核心观念“大梵”,与“道”、“大毗卢舍那佛”几乎同体异名,至于其中的
细节,我就不知道、也没精力去学习和了解啦,佛经我还读不过来呢。 
“作不请之友”,说明了“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的原理。普贤菩萨也在另
一部经(抱歉,记不起来了,哪天再查罢)上说过:即使这修习的众生因其业障
所限而感知不到我,我也要乘着六牙白象去给他用手摩顶加持。中国古人有“暗
室亏心,神目如电”之说法,儒家也要求“慎独”,其原理类似。还有中国“气
功”里的说法“高功夫是师父找徒弟”,也是此理。后面也提到,佛菩萨皆有他
心通,对一切众生心念,皆无所不知。故俺推论道:起心动念,天地皆知。所以
修佛者发大乘心众生普度,努力做去,必有“得道多助”的效应,天、人皆助之
,此言不虚。而小乘自救闭门修炼者呢,因其自私,“加被”就稍逊一些了。还
有大乘者在世间行善弘法,消业积福也来得方便快捷,修行的助缘也比小乘者好
得远。 
所以从自修自救的角度来看,大乘也比小乘精辟得多。故坡又推理道,小乘担板
,易掉入井,难得爬出。 


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 

这是表彰阿难请佛说法的功德,许多佛经都是阿难发问后佛才说的,这请说法的
程序,也是佛学教学里的一个规则。阿难及其“同班同学”里许多人提的问题有
许多并不是自己不懂,而是“明知故问”,是为了造福苍生而问的,比如《金刚
经》里须菩提的提问也是如此。佛当然了解这个道理,故特意表扬之。 
注意这里的“含灵”这个词,古人翻译刻印经文都是非常谨慎如临大敌的,诚惶
诚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个精神在现代也随着众生的聪明进化、智慧退化
而日渐失落了,比如目前我手里的这本《净土诸经今译》之经文里就有错别字。
有些人说石头瓦块之类也是众生,也需要度脱,不知所凭何据。佛在这里说可得
度的是“含灵”,山精树怪皆有灵,但是否每一块瓦、每一块石子都含有“灵”
,这就大可商榷了。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历经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
。何愿不得。 

这说法类似于“愚公移山”,但智慧境界却高得多了。那个愚公若没有感动上帝
派天神来帮忙,恐怕到今天其子孙也还在衣杉褴缕地挖着呢。佛的境界是无限时
空,以这么大的时间单位来衡量,当然斗也可舀空大海。由此也可看出法藏比丘
愿力之巨大。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
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这里描述了西方净土众生的身相,有三十二相,且通通一致的完美无缺。我们这
秽土里的众生身相都是有缺陷的,很少有身体没有缺陷或从不用进医院修理修理
的。比如坡主就戴了十多年的眼镜,属于眼根轻残。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
取正觉。 

注意,这里说到净土数量庞大多过恒河沙数的菩萨,对我们的起心动念都通通知
晓,其它世界诸佛菩萨,大抵也多有此能力,可见我们的心念真是天知地知,没
有起了坏心眼或做了坏事可以瞒过别人的可能,的确需要“慎独”。另外发大乘
心的修行者,往往也会有上师帮助于冥冥之中,并不孤独!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诸佛中最大的,所以又名无量光佛,只可惜这大光明在我们粗
陋的六根的感知范围以外(蛙井外)。如同拿手电筒照着蚯蚓,它却毫无感受一
般,我们身在佛光沐浴之下,也茫然无所知,好可怜的井蛙啊。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犯有这两类罪过的人是难以往生净土的,第一类五逆杀父母杀罗汉等的重罪
,还不太容易犯下,可这第二类诽谤正法的罪就很容易犯下了!越聪明的人越容
易犯,不可不慎。 


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 

这里讲的是修净宗成功者往生时的情况,注意这个速度是所谓“瞬间移动”,如
思想一样快,可以说是没有速度,这个运动法绝对是“井内”的科学家所不敢想
象和相信的,他们的“速度井圈”是光速。 
这种“遁术”,也有快慢之分,道家真人也做得到,所谓“朝游北海暮苍梧”讲
的还是一种较慢的,佛经上提到佛菩萨一念之间游十万亿佛土,绝对是最上乘的
“遁术”。 
10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思用得用,是净土的重要特征。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南师有一个精彩的推论是:人世之间的所
谓大事,比如这边屠城那儿剿匪什么的,都是为这两件事给闹的。我们大家都有
体会,为了这衣食,真是吃尽苦头受尽磨难,所谓“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
吃饭难。” 
11 
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阿弥陀佛的这个“录像放送系统”,绝对是这人间科学做不出来的“井外(外太
空)高科技”。 
12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杒(竖心旁)利天依何
而住。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 
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
。众生善报。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
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问
。故发斯问。 

这里解释了一切诸天的存在方式,是依业力而存、不可思议,这“不可思议”是
佛学常用的词,因为我们凡夫就象井底之蛙,而佛学是关于全宇宙整个天地的学
问,所以许多井外的物事对于井蛙都只能说是“不可思议”。这里阿难坦承了其
明知故问的用意。 
13 
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
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
。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
。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化佛之间还是有所差异的,阿弥陀佛就以大光明而胜出
。诸佛本性等同虚空,即大毗卢舍那佛,这个无来无去不增不减,但作为化佛出
现的有相之身,还是要受色身牵袢而有些局限性的,比如释迦牟尼佛的生病寿限
等等,是受此五浊恶世的规律影响所致,在这寿相上阿弥陀佛也比较有优势,所
以又名无量寿佛。 
14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
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 

这是佛门的“十戒”。 
15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
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
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
无不得其解脱者。 

这一则说到了二位大菩萨正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毕业生”,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前
辈好榜样;二则说到这两位菩萨的神足无碍,在整个宇宙中行动完全自在;三则
说明了两位菩萨就在此间娑婆世界,作“片区警察”。所以说观世音菩萨在地球
上“能量”很强,观世法门因此是非常上乘的法门,安全稳靠方便。 
在遭遇危险如翻车、摔下悬崖等恐怖时刻,呼唤观世音菩萨往往是很灵验的,这
已经被许多人的经验所证实,但是请注意,有一个条件是“善男子善女人”,假
设恶徒在拒捕时大叫菩萨法号,那是没有用的,佛菩萨可没有答应过要保护“恶
男子恶女人”啊,许多人抱怨佛菩萨不灵,道理大概就在此。痴汉烧一注香要求
菩萨保佑他打麻将赢钱,要真管用才是怪事呢。 
16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
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或父哭子。或
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
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惑道者众
。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
。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
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
世间。最为剧苦。 

从佛的角度看此间五浊恶世,真是如同我们看茅坑里的蛆海,所以说本师释迦牟
尼佛从天宫奋勇投身此间传法度众,真是大慈大悲啊。六道之中,无非苦海,噩
梦连贯,难有醒时。每当生死交替投身人道之时,往往会记忆被清洗消失,所爱
的人也最终完全“相忘于六道”,面对面走过也不相识。我有一个很酷的说法:
有时吃肉,正吃着自己的前世爹娘也不知道!! 
能到读这些文字的你,一定是深入佛法的幸运者,好好珍惜,争取就在今生逃离
这苦痛无边的恶梦世界罢! 
17 
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静。一日一夜。胜在无
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
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
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 

真是“祸兮福所伏”,原来这恶世也有优点!就是修行成就来得快。好比是人背
着几十斤的重负还在高原缺氧地带练长跑,苦是苦,但功夫进展却快。 
“饮苦食毒。未尝宁息。”的确,我们的此间世界就是天人的地狱,大家来此是
为了吃苦受罚的,比如说“食物链”就是一个十分恐怖的设计,为了生存下去,
大家也得造罪,你砍一棵树,割一根水稻,也是广义的杀生啊,南师甚至说连呼
吸都杀生,很有道理。 
绝对的杀戒是持不了的,看来我们只有多弘法积善将功折罪,戴罪立功这一个办
法可以选择。 
18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
升无为之安。吾般泥恒(三点水旁)。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
痛。久后转剧。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佛的这种慈父心肠,在《妙华莲华经》里流露得更为直接,真是语重心长啊。 

佛入灭度以后的两千五百来年的历史,真的是日渐应验了佛的预言,尤其是近百
年来西方文化(如同一种“癌细胞文化”)使人类发狂般地追逐物质奢侈和肉欲
享受,极大地换来了灵魂饱受煎熬的剧烈痛苦,自造自受的生存危机也日渐迫在
眉睫了。人(类)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类”字,据说是“外星人”(天人
)给加的,参见何士光《如是我闻》一书。 
19 
第三十八 

在这一分里描述了佛“放映”西方净土景象给弟子们看,非常壮观美丽动人,生
值佛世,真是莫大的幸福啊! 

20 
何因缘故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
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
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杒利天。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
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
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
乃致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
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
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信为道源功德母”,这些带着怀疑修行的人,就往生到七宝城这“边城”中,
算是次等的往生了,不过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比我们六道中的天道还好,不用
担心天福享受完后再掉下摔入“粪坑”受虐。 
大家还是以虔诚修行为好,边城虽善,哪有佛更关怀备至下的净土好啊。 
21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
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
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若有众生。
得闻佛声。慈心清静。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因前世曾作佛道。故非
凡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
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这里佛说将在佛法尽灭时,特意多留这经一百年,方让这光明的大门关闭。在别
的经上佛还说过法灭时《楞严经》将会先灭,其它经才依次渐灭,真是悲痛而可
怕的预言啊。所以中国佛教各宗,都非常重视弘扬《愣严经》,体现着大德们的
无量慈悲。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佛也感觉这净土修法为易行难
信之法。信受此经的朋友有福了,大家都是宿世佛子,积有道根福德,“故非凡
人”。在《金刚经》等别的经典里佛也有类似的说法。至于不信的人,佛说是罪
还没有受够,或者委婉一点说是福德欠缺。 
所以对于“佛度有缘人”的流行说法,坡主改之为“佛度有福人”。对于净宗回
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园。”,坡主斗胆改为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悉皆归正觉。不负佛深恩。”因为现代众生大多不
信受佛法,是因为他们的福德不够啊,我极愿意将自己点点滴滴弘法积善的功德
(越多越好),漫撒向茫茫人海,撒向这昏昏噩噩人欲横流的痛苦世界,“如一
毫掷之太虚”。 

坡摘本经重要句子: 
第一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第二 
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第三 
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 
第五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历经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
。何愿不得。 
第六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
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
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第十一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杒(竖心旁)利天依何
而住。 
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 
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
。众生善报。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
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问
。故发斯问。 
第十二 
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
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
。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
。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 
第二十五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
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 
第二十八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
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
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
无不得其解脱者。 
第三十三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
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
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
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
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第三十五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
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 
第三十七 
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静。一日一夜。胜在无
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
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
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
升无为之安。吾般泥恒(三点水旁)。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
痛。久后转剧。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第三十八 
在这一分里描述了佛“放映”西方净土景象给弟子们看,非常壮观美丽动人,生
值佛世,真是莫大的福德啊!第三十九 
何因缘故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
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杒利天。于
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
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
故于彼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致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
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
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
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
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第四十五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
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
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若有众生。
得闻佛声。慈心清静。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因前世曾作佛道。故非
凡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
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再次谢谢版主刚晓师父。 

坡主2000。8。10。1:00am于和尚坡。

和尚坡主主页:《佛学与东方文化》http://go.163.com/~j009

转自《般若论坛》http://www.arknet2000.com/club/club/club.htm

--
《缘网》
 http://club.126.com/
《佛网》
 http://buddha.126.com/
《商网》
 http://business.126.com/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1.127.3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