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教理问答>>学佛群疑>>学佛群疑20

主题:学佛群疑20
发信人: KGB()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08:05), 站内信件
 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所谓科学,不外是用分析、归纳的推理方式来观察、解释自然的现象,从理论
而言,是属於逻辑的范围;从实用而言,是有系统的组织。能够言之成理,属於逻
辑的科学;能有实际的功用,则是经验的科学。

    不过,逻辑的理论科学不一定能够发展成为实用科学,虽然它是实用科学的基
础,却必须通过实验而证明其为可用、可行,才能真正有益於人。因此,科学的昌
明,日新月异,经常以新的理念,否定旧的观点;以新的实验,攻击旧的成果,可
见它并非最高、最後的真理。

    而且,科学中所能够讨论的已知和将知的范围,非常有限,使得即使是最有成
就的物理学家,也不得不诉求於不可知的上帝或神的启示,为最高的科学原理,这
正是学者们所见的──科学之母是哲学,哲学之母是宗教,宗教才是宇宙的根源、
人生的大本。用哲学讨论宗教,已有所不及,何况用科学来探究宗教的奥密。正如
梁启超先生所说,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我们也可以说,佛教涵盖宗教、
哲学和科学,但它不即是宗教、哲学与科学;它不反对宗教、哲学与科学,却非宗
教、哲学与科学范围所能穷其实际。

    今天有人主张在科学文明的时代,应该以科学的角度来介绍佛法,这当然是好
事,以科学的知识说明佛法的理论,使得已经信赖科学的人来接受佛法,这无可厚
非。不过科学属於自然知识的范围,它只能说明自然现象的千万亿分之一。例如不
要说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群体,尚属不可知的境界,即太阳系内的九大行星,人类对
其所知,还是有限。

    另外从医学观点来探讨人类身心现象,迄目前为止,西医所及的范围在中医看
来,仅仅是解剖物质的死体,而中医也不过探索到人体的气脉──所谓活的肉体现
象而已。至於精神病的治疗,还停留在一筹莫展的阶段;对於精神病的患者,除了
使用麻醉、镇静的药剂以及禁闭、拘留等方式来控制、约束肉体的行动之外,别无
办法。所谓心理治疗,只能使用经验的分析和推理,来给予疏导,但无法深入精神
的层面──所谓精神是在物质之内、物质之上的无形而有力的活动。如果使用神鬼
咒符等数术来治疗精神病,有其疗效,但其已非科学的范围所及,而被指为迷信的
现象。

    佛法的化世救人,自始便以心为主,心即是精神,可用烦恼、智慧两个名词来
说明。烦恼增加则精神混乱,智慧增加则精神清明;若在精神混乱的状态,任你用
任何宗教、哲学、科学的手段来处理,都无法解决其问题於永久,但若能得智慧显
现,则一切问题,不论是属於物质范围或精神范围,都将迎刃而解。所以,佛在世
时,对於物质世界的自然现象,不多做解释。例如:世界有边无边、世界有始无始
等这些问题,在佛看来都与解脱烦恼无关;重要的是如何运用修行的方法来消解烦
恼、启发智慧。此所谓智慧,不是认识的分别心,而是无执著的自在心;既然心得
自在,尚有什麽精神或物质的拘限呢?

    在印度时代的佛教,是以精神的心涵盖物质的自然,讲心就已统摄了物质的自
然现象。所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烦恼的心称为识,清净的心称为智,凡是
对於任何现象的拘执,都属於烦恼的层次。佛法不重视诸法现象的探究,而是著重
於如何转识成智,否则容易本末倒置,执著幻化的现象以为实体。心体无形、无相
,亦不离形相;科学仅及於现象,现象多变而恒变,所以科学永远不会成为最後的
证明,顶多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下向前努力。

    正如老子所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道家是自然
主义者,是属於物质的真正的了解者,而佛法认为了解自然也是多馀的事,若得心
明,自然就在其中;仅仅了解自然而融於自然,也不等於自我中心的执著获得解脱
。科学仅及於物质世界的分析和探究,当然无法说明或表达佛法的真谛,但做为方
便的教化,科学的态度当然需要。所以,我们开始就说,佛法涵盖了科学,而不受
科学所限制。

 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

    佛教一向认为,人的投胎、入胎,根据《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
而正性命。」也就是说,众生之有生死,就是因为有男女的欲念与欲事,淫根不断
,无法出离生死。在投胎之时,多半是由於对於父母的房事,产生颠倒爱著;对父
亲产生兴趣,入胎即为女婴,对母亲产生贪染,入胎即为男婴。所以,在出生之後
,女儿对父亲的依赖,儿子对母亲的依恋,成为一般共同的心理现象。

    可是,现在由於人工受精,发明试管婴儿,投胎和父母的性行为,没有连带关
系。其乃从母体摘取成熟的卵子,从男体取得精液,在试管中受精,成为胚胎之後
,再安於母体的子宫,这与佛教的说法,不相一致,又从何解释呢?

关於投生、入胎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父母的好合之时入胎,见淫欲相,或
见宫殿相、光明相,而忽然入胎;另一种是由於跟父母还报因缘,不论或恩或怨,
由业力自然促成,所以不能说全是出於见到父母的好合相而入胎。然而,依据两性
相吸的原理,精卵本身便带有性别,若不离淫欲性,便可能在因缘成熟的任何情况
下入胎投生。基於这个道理,现在的试管婴儿的问题,对於佛教来讲,即可迎刃而
解。

 佛教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吗?

    从较为原始的佛教圣典阿含部起,即有相同的记载,例如《长阿含》的《大楼
炭经》第一品、《起世经》第一品、《起世因本经》第一品,都讲到我们的世界是
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的四个方向有四大洲,南方称为南瞻部洲,或称南阎浮提
,就是我们所住的世界。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腰各有四个宫殿,称为四天王
天;在山顶有三十三个宫殿,称为忉利天。可是依据现在的地理学和天文学的观点
,我们无法找到须弥山,也不知道另外的三个洲在那里。如果说须弥山的神话,就
是起源於印度北方的喜玛拉雅山,是比较妥当的;而且此一传说,在释迦牟尼佛时
代以前,已经在印度流传,佛教的经典只是叙述古老的传说,不必过於重视。何况
佛教的教义,是在解决人间生活的实际问题,不在用科学态度说明世界观。如果一
定要追究世界的形状、形态,我在《正信的佛教》之〈大千世界怎麽讲〉一题中有
?BR>--
     寻梦的男子  从不放弃等待
     学会将寂寞锁在心里
     夜夜伴着不同的梦  成了相思的俘虏

     在梦的最深处  与久别的记忆重逢               
     因为相信爱  相信梦想                  KGB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202.96.184.17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