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umudong(Tony)
整理人: danhan(2003-01-07 17:49:51), 站内信件
|
《千山》云雾中邮人意朦胧
对于长期处在萎靡不振状态的邮市,太需要一个强势品种能起到“芝麻开门”的神奇作用。千呼万唤之中,小版票《千山》姗姗而来。这款题材优秀、形式前卫、量价合理的新品种,能在市场挑起启动邮票行情的重任吗?
说小版票《千山》题材优秀,因为山水风光题材是集邮文化中的主流板块。往前追溯,新中国第一套山水邮票是1963年发行的特57《黄山风景》,这套总数16枚的邮票,一发行就引起邮坛广泛关注,直到今天,依然一枝独秀。之后的《桂林山水》、《庐山》、《峨眉风光》等,也受到收藏投资者的百倍热捧。
说小版票《千山》形式前卫,是因为全套邮票采取连票形式设计,各有侧重但又浑然一体,浓缩千山精华于方寸之间,集中表现了它秀丽与雄奇的景致。连票形式设计邮票,由于其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市场形象一直不错。而采用最时髦的小版票形式,则是火上浇油,使它更具备了市场优势。
说小版票《千山》量价合理,一是它发行量公布为1330万枚,折合成小版票,只有332.5万版。剔除各种因素,真正作为小版票参与市场流通的,估计不超过100万版;其二,虽然邮票带有2.80元高值,但小版票所含4套邮票的总面值只有20元,相比较而言,这个价格不算太高,属基本能为集邮大众所接受的面值安排。
《千山》于“五·一”黄金周前夕闪亮登场,也是中国邮市即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交替时期。这一点,我们从管理层改变邮市现状所做的种种努力中可以揣摸出一二。这些努力主要包括:一,应集邮大众要求,从今年第一套《壬午马》开始,邮票的发行量开始进行大幅度的缩减;二,从市场角度出发,尽可能安排一些集邮大众喜闻乐见的如山水、美术等优秀题材;三,利润空间做出有限让步,《步辇图》只安排小型张一种形式;四,顺应形势发展,选择小版票作为邮票印刷方式的突破口;五,考虑集邮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增发邮票的同时取消邮票中的高值;六,积极寻求改变新邮打折现象的对策,委托中国集邮总公司上邮市举牌收购打折邮票;七,能与集邮大众换位思考,允许新邮预订户退订。上述七个方面,是邮票发行对立双方的首次平等对话,也是邮票发行向市场化迈进的一大步。应该说,这个大环境是有利于邮市长期发展的。
虽然《千山》小版票生逢其时,但以其秀山丽水能引来邮人如织,也不是简单之事。事实上,目前邮市处在一个极度虚弱的状态,想要从本质上改变,一个字:难。
由于前期邮市有一个非理智的上攻行情,一些比较张扬外露的资金,大胆介入《为中国喝彩》、《马踏飞燕》等强势品种,结果行情发生逆转,导致这些资金纷纷深套。资金是邮市的胆,没有胆,再好的品种也诱发不起它进攻的欲望。此其一。
近阶段市场屡战屡败,不仅套死了一大批冒出来的邮市新锐,也使市场人气降低到近年来的新低。短线恶性炒作导致新邮高开低走,更沉重打击了邮市投资者的信心。人气匮竭,信心丧失,这种明显的弱势行情特征,很难从本质上改变。此其二。
过去的历史教训,也是邮市挥散不去的阴影。特别是去年“五·一”黄金周,本指望行情能有一个飞跃,结果邮市逆势而动,一根长棍直打到现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目前又是这个时间分割线,市场各方当然担心历史会再次重复。此其三。
从长远眼光看,《千山》小版票能以比较平和的姿态平稳面世是上上策,它不仅能为更多参与者打开方便之门,也将为后市发展腾出更大的上升空间。但如果这几天形势有了大的逆转,我们参与各方耐得住这个寂寞吗?
云雾《千山》,我们凡夫俗子一双肉眼,哪里能看得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