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hanxiang()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01:50), 站内信件
|
加尔文论真智慧
真实的智慧主要地是由两部分所组成,即对上帝的认识,与对我们
自己的认识。不过因为这两种认识相互的密切关系,所以二者孰先
孰后,很难确定。
第一因为,人一观察自己,就必要立时思念上帝,就是人“生活动
作”(徒十七28)都在他里面的上帝;我们所具有的才智绝非自
己所本有的,甚至我们的存在也无非是单靠上帝。这些从天上一滴
滴不停地降与我们的恩赐,仿佛成了许多河流,引我们到水源去。
第二,我们的贫乏更显出上帝的无限丰富。尤其是我们因始祖背叛
而陷入的可悲的败坏,使我们不得不仰视上苍,不仅如饥馑之需要
饮食,而且因恐惧而学习谦卑。因为人既受诸般愁苦所制,被驳夺
了神圣的衣饰,畸形残废暴露无余,每人因深感自己的不幸,而多
少得着一些对上帝的认识。我们因感到对自己的无知、空虚、贫乏、
软弱、邪恶与败坏,于是叫我们察觉而且承认,只有在主里才找得
着真实的智慧、坚强的力量、完全的仁慈、与无疵的公义,这样,
我们因自己的不完全,而想念及上帝的完全。直到我们对自己开始
不满,我们才能真心仰望上帝。因为有谁不愿意倚靠自己呢?当人
还不明了自己的真处境,而以自己的禀赋为满足,忘记了或茫然不
知自己的不幸之时,有谁不自满自得呢?所以,自我认识不仅激励
人寻求上帝,也帮助人发现上帝。
另一方面,人若不先想念神的性格,继而观察自己,即得不着真正
的自我认识,这是很明显的。我们因以生俱来的骄傲,总以为自己
是公正、无辜、圣洁、和聪明的;除非我们因证据确凿而深知自己
的不义、邪恶、愚蠢、和卑污的话,我们若只注意自己而不也注意
主,就不能有这样的判断,因为唯有上帝是这样判断的准绳。
我们既然生性惯于假冒为善,所以虚有义的外表而无其实,便足以
使我们满足。当我们所想的只限于人的败坏,而那在我们内外四周
的既然都是污秽不堪的,所以我们只要看到稍许洁净一点的东西,
便以为是极其纯洁。正如人看惯了黑色,便以略带白色甚而综色之
物为极白的。诚然,我们的感官很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我们对精神能
力估计的极大错误。
我们在午间看地面和四周的物体,觉得一目了然,目光敏锐,但当
举目注视太阳之时,即觉双目昏花,于是只好承认,我们的亩光虽
能洞察地上的东西,而对着太阳看,就只有模糊不清了。论到我们
精神上的禀赋,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眼光若只限于尘世,以自己
的公义、智慧和力量为满足,我们必然得意洋洋,自视为半个神明。
可是如果我们一旦把思想提高,想到上帝,他的特性,与他那理当
作为我们标准的公义、智慧和能力的无上完全,那么,以前冒称公
义而使我们心醉的,将要被视为最大的不义;以前冒称智慧之名蒙
蔽我们的,将要被轻看为极端愚妄;以前看来似乎有力量的,将要
被证明为最可怜的无能。我们所看为最完全的,与神的纯洁却有天
渊之别。
因此,圣经描写圣徒每逢发现上帝临在,都是如何地恐惧战兢。我
们知道那些在上帝显现之前站立得稳的人,面对上帝的荣光就非常
惊骇,甚至因恐惧而发晕,几乎气绝,我们只有说,人未经与神的
尊严比较,绝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卑贱。在士师记和先知书中常有
这种惊恐的例子,所以在主的百姓当中有这样一句流行话:“我们
必要死,因为看见了上帝”(士十三22)。
所以约伯记的主旨从描写神的纯洁、权能、和智慧中,使人因自觉
污秽、无能、愚蠢而谦虚。这是有理由的,因为我们知道,亚伯拉
罕越接近主的荣光,越承认自己是“灰尘”(创十八27);主的
显现既如此可畏,以至以利亚不蒙着脸,即不能面对主(参王上十
九13)。若是天使尚且因恐惧而蒙着自己的脸,何况污秽败坏的
人呢?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月亮要蒙羞,太阳要惭愧,因为
万军之主必作王”(赛六2;二四23);这即是说,当他更充分
地表现自己的荣光之时,其它一切最光亮的东西,都将为之失色。
认识上帝与认识自己虽如此密切地互相关联,但教导的正当次序必
须先论对上帝的认识,然后论自己的认识。
(抄自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卷一第一章,“认识上帝和认识我们
自己之间的关系”)
中文输入:南乡哥 (October 12, 1999)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128.173.69.1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