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daviling(大为.davi) ***** 推荐 *****>>从讨论“黛玉的临终遗言”到看后四十回的结局

主题:从讨论“黛玉的临终遗言”到看后四十回的结局
发信人: daviling()
整理人: winterbow(2003-01-16 01:31:14), 站内信件

    黛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最重要的人物形象,是“千红”的代表,是作者精神理想的“发言人”。黛玉的《葬花吟》和宝玉的《芙蓉女儿诔》都是作者曹雪芹全力倾注的伟大诗篇。
    从好几个红楼网站上讨论“黛玉的临终遗言”上发言的红友看,大多数都认为黛玉虽极度悲愤,但都不是对着宝玉由爱生恨,她很的是那个社会的一切恶势力,而对宝玊的今后命运也放心不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

    黛死钗嫁是宝黛爱情悲剧发挥到高潮,极具震撼的力量,是曹雪芹的如椽大笔,但却被认为是程高续书的作伪,按脂批及所谓“雪芹原意”是应该“钗黛合一”的。她是“瀟湘妃子”,是还泪的,应该慢慢的泪尽而亡,或是投水而亡。其实,说脂砚斋(及其一夥)每当曹雪芹写出一回,他们就轮流传阅一遍,各写出其评点,再交回曹雪芹删改、补写,我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黛玉是瀟湘竹子的化身,是“宁折不屈”的,是中华文化中古人对爱情坚贞的物化,她决不会投水自戕。她虽然受到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各种“风雨严相廹”,对宝玉的爱仍是至死不渝的。“娶宝钗”也必然是这个封建家族伦理的选择,我们不可能按今天的思想意识要求雪芹去写出宝玉起来闹革命的啊。曹雪芹把这大喜大悲放到一起来写(实在我们也只是看到大悲剧),把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命运与那个可咀咒的社会矛盾的冲突推上了最高潮。《红楼梦》真是永垂不朽!脂砚斋之不理解曹雪芹,还以“一脂一芹”图附骥尾,以致今天一些红学家言必称脂砚,以其批语为据,腰斩红楼,把八十回后统统撕去方休。

    从黛玉入府直写到九十八回黛玉临终,黛玉的“竹子”形象都是很丰满和连贯的,如果不是受脂批的“先入为主”,我看不出八十回后是伪续。有不少所谓“按脂批和雪芹原意”的“新续书”、以及电视连续剧的后七集,那才真正是伪续哩!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