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engqiu00(冷秋)
整理人: sinyi(2003-07-30 17:32:25), 站内信件
|
2002-12-12 出行前的准备
趁着公司这阵子工作较少,我决定去外面走走,具体地点也没太明确,比较喜欢四川,就决定先去成都转转再说。
中午下班前到旅行社买机票,居然碰上燃油跌价,机票省了20元,窃喜,干脆买了一份航空保险。
晚上吃完饭就开始为出行做准备了,天气预报说那边才十度左右,加之去的地方有雪,担心太冷,于是从衣柜里拣了一大堆衣服出来,可惜袋子太小,怎么也塞不下,无奈,只能忍痛割“爱”,将衣服又重新“审批”了一遍。最后决定除了多带一条毛裤御寒外,其他只穿一套带一套,唉,未来几天有得臭了,不过出门在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2002-12-13 阳光灿烂,气温有20几度
习惯了早起,今早也不例外,六点多就醒了,窗外还灰蒙蒙的,机票是13:40的,从家去白云机场要个把小时,还有大把时间,就再赖赖吧。
去到机场还不到12点,换了登机牌,过了安检,还有大把时间,就将出行前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看了又看,研究了又研究。上了飞机困得不行,浑浑沌沌睡了过去,直到吃飞机餐时才醒。
13:55到达成都,外面灰蒙蒙的都是雾,飞机降落时还真担心降不下来呢。空姐说地面温度是10度,特意多穿了件外套,却发觉多此一举。
双流机场离成都市区很远,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找了间的士司机介绍的酒店住下,却发现价格高,装修差,床单还好象很久没换似的,不过已交了钱,就将就住着吧。无奈!
慕名到“陈麻婆豆腐店”吃晚饭,装修很一般,随便地摆放几张桌子,连桌布也没有(感觉这种名店应该环境不错才对)。点了这里的招牌菜“麻婆豆腐”和“酸菜鱼”,一吃大失所望,还没普通餐馆里做的美味,一来菜不够热,二来豆腐里放了很多香料,而且很咸,所有味觉都给掩盖了。结帐时看到柜台里有很多麻婆豆腐的配料卖,想想可能是所有东西都程序化,也就没有了烹饪的艺术存在,哪能好吃呢?
在回宾馆的路上买了包糖炒板栗吃,壳簿肉甜,和广东的很不同,那壳大概只有广东板栗的三分之一厚,用手指甲轻轻一掐就能剥了;肉质含糖量很高但没广东的粉,吃起来特别可口。
晚上到酒店的旅行社(成都几乎所有酒店都有旅行社的办事点)安排第二天的行程,由于是旅游淡季,除了九寨沟这些常规路线外,其他路线几乎都出不成团,别无选择,决定去西岭雪山滑雪去。
2002-12-14 有雾
可能是被雾笼罩着的缘故,成都的天亮得很晚,出发时已差不多八点钟,却和广东六点差不多。
西岭雪山座落在成都的大邑县,离成都约一百公里,其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而得名。
途中,我们首先到了一个叫“鹤鸣山”的道观,据说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这个道观不收门票,也不卖任何纪念品,完全没有一丝的商业味道,道人、道姑念经的念经,做自己事的做自己的事,一副与世隔绝的样子,这里真是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美中不足的是,道观正殿的门口左边摆着一个大锣鼓,右边放着一个大铜钟,锣鼓和铜钟分别贴了一张小纸条,写着:“无故击鼓者有灾”,好毒的诅咒,和这里的环境有点格格不入。
鹤鸣山种了很多银杏树,还有一棵据说是张三丰亲手栽植的古柏,郁郁葱葱,直上云霄。这里很多树都钉着“公树”的牌子,刚开始时我还想,这里的人好厉害,怎么可以将树公母之分,到处找却不见“母树”,后来,导游小董说,“公树”即公家的树,唉,出丑。
中午我们到了花水湾温泉,花水湾温泉离西岭雪山有一段距离,按行程安排,今天下午我们的活动就是泡温泉,无聊的话可以唱唱免费的卡拉OK,想想漫长的一个下午就要如此渡过,和河北来的黎大哥、小丁、王主任三人一拍即合,登山去。
宾馆后面的山从山脚到山顶全是梯田,种了很多庄稼,一路走满眼绿油油的,舒服极了。前面有三个背着小背蒌11、2岁的小孩子,一会儿跑得飞快,一会儿又停下来交头接耳说几句话,似乎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充满惊奇。跟着孩子们的脚步,我们到了山顶,居然发现上面住了很多户人家,走进一户村民家,村民很热情地搬来板条凳招呼我们坐下,完全没有城市人的那种对陌生人的戒备。村民说他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因为庄稼和家都在山上,也没有搬下山的打算。但山上的生活毕竟还是穷困的,只能靠种菜,养猪挣点钱,我们看到他那个十多岁,个头不到160的小男孩,因没钱读书,早早就到山下的煤场打工贴补家计了。他们的房子很窄小也很黑暗,不过每家的屋顶上都安了一个卫星接收天线,这似乎又让他们与现代文明更接近了一步。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最跟得上潮流的事:有几个村民在打麻将,看来中国的麻将文化真是无处不在。
告别了这户人家,我们又跟着那三个小孩向另一座山走去,到他们的家还得再翻一个山头。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孩子们住村庄,这里的农户,比先前那里更少了。不过这面山头是向阳的,因此青菜和树木比那座山头的更油亮更粗壮。
由于这里每天下午四点就会起雾,登上了一座山顶,坐了一会,看看时间已差不多三点,我们就匆匆忙忙地往宾馆赶了。
2002-12-15 山下有雾,山上冰天雪地
今天正式向西岭雪山迈进了,因为昨晚导游忘了告诉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也没告诉我们他的住处,大伙儿七点左右起了床,就在宾馆里傻傻地等导游来,谁知到了差不多八点其他的旅游车都走得七七八八了,导游和司机却还没露脸,于是大伙儿到处去问,折腾了半个小时才将还在睡梦中的导游找到。原来,他们是不吃早餐的,我们自己去餐馆吃完上车就行了,哎,气人,早说就不用瞎折腾了。
西岭雪山是这几年四川开辟的一个新旅游点,夏天主打项目是滑草,冬天当然是滑雪了。要上雪山首先得乘坐约二十分钟的交通索道,下了索道还得转乘公交车才能到滑雪场。西岭雪山据说是世界上地表温度最高的滑雪场,因此我们置身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也没有觉得太多的寒冷(真后悔当时被导游吓了,穿了厚厚的一身衣服)。这里除了滑雪外,还有雪上摩托、空中飞人、滑翔伞、雪上飞碟、热气球等很多的娱乐项目,如果不想参与这些娱乐项目,还有另一个最绝的选择,就是去西岭雪山的最高顶——日月坪。
日月坪海拨3200米,从滑雪场出发要坐五里长的索道,约需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一路上有雾,视野不开阔,开始的那段时间可以说闷得想睡觉,不过越往上越美,穿过了一层厚厚的云层(不知是云还是雾了),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近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装点着稀稀落落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点点金光。远处,太阳拨开了云雾,将灰蒙蒙的雾气散去,人如若身在蓬莱仙境之中。开始一路上的烦闷、无聊心情也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拿起相机,对着远处毫不逊于黄山的云海拍个不停。下了缆车,见到了导游,他说,我们今天运气真好,他带了几年的团,也没见过几次西岭的云海,我们第一次来就碰上了,真是走运。呵呵,看到山下白雪皑皑,还零星地夹杂着几滴雨,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山顶上是如此的好天气,谢天谢地幸亏刚才没犹豫不决,要不然错过了如此美景真是三生有憾。
大概是山下活动项目太多,日月坪上的人很少,我们也乐得个自在,优哉游哉地在山顶的原始森林里穿行。擦身而过的是高耸入云霄的苍天古树,映入眼帘的是远处密密麻麻的箭竹林,风景真是绝美。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了西岭雪山最著名的景点——阴阳界奇观(阴阳界既是山峰,又是两种截然不同气候的分水岭。一边是晴空万里,湛湛蓝天;一边是云蒸雾涌,朦朦胧胧,给游人以无限神秘的遐想。)由于今天阳光普照,我们没有看到最美的阴阳界,却也领略到了另一种美,在阳光普照的山头上,一边绿油油一片,充满生机,另一边白茫茫一地,洁白晶莹。
大概是昨天体力消耗太大,回程实在没有力气了,叫了一顶花杆,让人抬着往回走。一坐上去,就浑身不自在,感觉自己象个地主老太婆,压榨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后悔啊!但生意既已谈成,总不能“毁约”,只好一路听着前后两个抬杆人如牛般的喘气声,一边告诉自己,以后死也不坐这东西了。为了让心里好过点,本来讲好三十元的工钱,最后还是按他们开的价五十元付了。
乘观光索道下到半山后,示意工作人员让我下来,加了二十元,亲身领略了西岭雪山最绝的娱乐项目——高空滑道。该滑道全长1600米,形状如龙,人坐在特制的滑板上,控制好滑板上的扳手就可以飞速向山下驰骋而去,既刺激又安全。
下山吃过午饭,还有个把小时的时间,我们又争分夺秒地去找活动了。先玩了个雪上飞碟(人绑在一个充足气的轮胎上,从高高的山坡上往下冲,在半途整个人好象都离了心一样,胆小的自然尖叫声一片),跟着又去滑雪,总以为滑雪很可怕,稍不留神就会被摔得紫一块青一块,到了滑雪场却发现并非如此,因为滑雪鞋的设计,几乎没有机会让你向前扑倒(玩危险动作难说),艰难的走上了小半山腰,向山下滑去,不会闸车,摔了个四脚朝天;请教了教练,第二次重来,下到山底,有人挡着道,不会拐弯,又摔成了一片;不死心,又来一次,到了山下还是停不下来,又来了个四脚朝天,连滑板也给扔了。。。。。。不知不觉,已到回去时间,虽意犹未尽,却也不得不走了。哼!下次有机会、有时间一定再去滑雪。
回到成都和李大哥几个吃了一顿鸳鸯火锅(麻辣劲十足,实在有点受不了),留下联系地址,说有机会再见,就此告别了。
2002-12-16 天气阴
买了中午一点多到贵阳的火车票,整个早上一个人在成都傻不拉叽地东逛逛,西走走,看时间差不多了,就退了房赶火车了。
成都到贵阳要坐16个小时的火车,由于昨晚睡得不好,一上火车就埋头大睡,起来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认识了下铺的张姐和李姐,知道她们也是到贵阳旅游的,包了一部桑塔那,还有一个位置,邀我一起同行,正愁着不知如何安排行程才好,居然遇上这等好事,当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呵呵,每次出门总是遇贵人,真是乐死我了。
2002-12-17 有雨
没到贵阳前就听过这样的一句评价贵州的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一下火车,就领略到了“一无”:没下火车前还好好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小雨,幸亏旅游公司一大早就派人来接我们,才躲过了狼狈的一幕。
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可是映入眼帘的却是狭窄的道路、混乱的交通、陈旧的建筑,呆滞的目光,让我怎么也无法将她与一个省会城市联系起来。导游说,贵州由于山多,开路很难,开一条路不仅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所谓,路通财通,没有路,再好的东西也运不出去,经济自然发展不起来,落后也再所难免。
贵阳是落后的,但更多的是朴实,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旅游市场的管理,这里的导游不象其他地方的导游一个劲地带你去购物消费,因为他们带游客去购物是没有提成的,有的只是年终旅游公司统一发放的少得可怜的奖金。因此,他们不会拼命地叫你买这买那,却会在你准备花钱时,帮你做参谋。不知道随着贵州的开放,这种纯朴
之风是否还会保存。
一路谈笑风声,不知不觉就到了位于安顺市的黄果树瀑布,因为是旅游淡季,加之不是周末,来旅游的人很少,整个景区本地人比游客还多。
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九级瀑布中的最大一级,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由于是冬季,水量较小,河水从断崖顶端轻轻泻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如一条条白丝带在风中飞舞,没有了夏季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却多了一分妩媚、秀丽。
枯水季节去黄果树还有一个好外,就是可以到瀑布后的水帘洞内探幽。水帘洞长134 米,站在水帘洞里,倾听飞泻而下的水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穿行于水帘洞中,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犹如身在其中,稍不留神就会淋浴在流水中。
从黄果树瀑布出来,我们向大瀑布后面的天星桥进发。它由水上盆景、天星洞和水上石林三部分组成。这里山径蜿蜒,路边石林嶙峋,千姿百态。石林倒映在静静的水中,水天一色,几乎无法分辨出哪个是实景,哪个是倒影。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龙宫,看溶洞看多了,没去之前对龙宫真是一点也不感冒,甚至还有点抗拒,却不知,身临其境才发现她的美丽。龙宫风景区有中国迄今发现最大的“岩溶博物馆”之称,其水溶洞最长(5000米),洞中瀑布最高(洞高81米、瀑布高37米),天然辐射最低,称为“中国三最”。溶洞内钟乳发达,色彩绚丽,奇形怪状,形象逼真,泛舟从天池进龙宫,呼唤着清新的空气,听着导游婉转的歌声,犹如身临仙境。
2002-12-18 天阴
送走了张姐和李姐,时间尚早,就从宾馆走路去黔灵公园看猴子。黔灵公园有点象广州的白云山,是老年人的活动地,一路上见到的全是中老年人,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聚集在一起唱歌,有的去爬山,归来时还不忘从山顶上带下了一瓶瓶的山泉水,热闹景象毫不逊于重阳登高。
选择到黔灵山玩主要是冲着那里的野生猴子而去的,据说那里的猴子,跟人是和平共处的,没有铁笼围着,整座黔灵山就是它们的家,白天它们会下山来找吃找喝的,顺便和游人“亲热亲热”,晚上它们又会在头领的带领下,回归深山。
到了猴园,已经十点多了,按往常猴子们也应该下山觅食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天猴子迟迟没有下山,就连山下的管理人员无数声的呼唤也无济于事,等了半个多小时,始终未见猴踪,加之公司有事,不断地打电话来,兴趣索然,只能抱憾离开。
看不成猴子,化“悲愤”为食量(由于前几天肚子不太舒服,错过了很多好吃的,今天趁有时间,真恨不得一天把所有好吃的都吃下去),首先当然是一试贵阳最出名的“肠旺面”,肠旺面是将炸过的面条在开水滚烫后,配以猪肠子和生的猪血旺,最后再淋上红油汤的面食。这种面面条爽而不硬,汤汁微辣,配上柔韧肠子和滑嫩的血旺,甚是好吃。今天真是胃口大开,吃完了肠旺面,又要了一碗“脆哨肉末米线”,厨师将米线用水烫过晾干水后,倒入碗中,再配以特制的麻辣肉末、脆哨(就是猪油炸,贵阳的面食里好象是必备的)、葱花、花生、香菜搅拌后,送上桌来,米线还没入口,已被扑面而来的香气吸引了,吃起来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当然贵阳不只面食好吃,还有如白切狗肉、纸包豆腐、酸汤鱼等等的美食。
吃饱喝足,实在不想再去玩了,索性买“手信”去,贵阳除了野生中草药出名外,还有很多出名的特产,如牛肉干、波波糖、辣椒酱。买前试了一包售货员推荐的牛头牌(得找厂家要点广告费才行)牛肉干,不试不知道,一试停不了,大包小包拼命地往手推车上放,结完帐只能拜托售货员找了个大纸箱打包,否则根本无法拎走。幸亏现在的士招手即停,要不然拎着那么一大箱东西从贵阳飞回广东也真是够呛的。
2002-12-19
坐下午一点多的飞机回到广州,广州的天气还是一样的炎热,艳阳高照,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人开始有点烦燥,又有点怀念在外的日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