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ja(凤凰于飞)
整理人: jaja(2003-01-04 22:16:30), 站内信件
|
写得比较混乱,想到什么写什么...
二月十五日, 年初四
哈尔滨有两个车站,我们乘坐的列车是到哈尔滨东的,其实一般人都在哈
尔滨站下车。旅游景点都离哈站不远,如果没有人指点,我们可能就在哈尔滨
东才下车,到时都不知道怎么回去市中心。
在中央大街附近的许多宾馆,旅社,招待所都满客。这里的春节还真是一
片旺盛呢!找旅店途中的一个小插曲,令我对哈尔滨人产生好感。我们在中央
大街拿着地图徘徊的时候,一对时髦的青年情侣从我们身边经过,之后他们折
回来,问我们是否迷路,是否需要帮助。我们连忙摇头,只是找地方住宿而已。
在许多地方就算问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回答你,况且是是大城市,人的防
卫心理更是严重。
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一家住家式旅店,非常便宜。但比较遗憾
的是没有水冲凉,北方人家中一般都没有热水器冲凉的,人们都习惯到澡堂冲
凉。而住宅区附近都有澡堂营业,我们楼下也有家浴池,可以祢补这个缺陷。
经过六天的舟车劳顿终于可以洗个热水澡了。
澡堂内经营的项目繁多,从洗澡,搓背,按摩,美甲,美发,包房打麻将
什么都有。第一次到这种澡堂冲凉,澡堂的经营管理还算完善,买票后,使用
对应的锁,专人负责拖鞋的发放,其实有点象游泳池的浴室,进入女宾部,可
将个人衣物锁入储物柜内,圈上个锁匙就可以进去充喷淋浴。我还以为是那种
一个大池子里,泡水饺似的泡着一大群人,然后有些人站起,蹲下都涌起些
飘浮着厚厚污垢的浪花,拍向池边。想想也真恶心。现在面前的浴池,是干净
明亮的大冲洗间,里面有许多PLMM正拿个象百洁布一样的东西用力搓身子。室
中间摆放了三张床,其中一张上躺着全裸的中年发福妇女,另一个较瘦小的中
年妇女正为她用力搓身,搓了不少老泥,都堆在胸前,真是奇恶心!和身边的
一位MM聊起,才知道她们一般一周才冲一次凉,所以搓得特别认真,没有一两
个小时都冲不完一次凉。晕倒!我才冲了半小时就完全搞定,看看床上那位妇
女还未搓完背,都不知道她还要搓多久,这五元搓背钱还真值!可惜我没有胆
量去试。
经过漠河的洗礼,我们已不畏惧严寒,来到哈尔滨居然觉得热,真是快速
的适应。
哈尔滨许多地名,人们都是习惯用缩写,简写。一开始,还听得非常不习
惯。什么“哈工大”,“哈站”,“哈一百”,原来“哈站”就是哈尔滨火车
站,“哈工大”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哈一百”是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等等,
最难懂的就是“哈一百”,搞了老半天才明白。难道天气冷,真得要留回一口
气来暖肚,能省则省了?
说起哈尔滨的小资情调,是二十世纪早已有之。而现在整个城市还保留着
许多欧化的古建筑,满街都是正宗的西餐厅。其中青记介绍的两家都很不错,
这是一家座落在中央大街,靠江边的一段路,名叫“露西亚”的西餐厅。这个
餐厅布置得非常精致细腻,虽然面积不大,却处处体现出设计者的高品味。餐
馆的墙边摆设很多,去装饰得很有情调,没有一丝乱的感觉。明亮的酒柜内摆
满了各种相机,在灯光的照射下,特别耀目。围着墙边一圈的小摆设,一望便
知是主人家从各地猎得的玩艺,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餐厅内正中央,有一
幅巨大的年轻女性肖像图,后经主人介绍是其夫的先祖。而另一面墙上则挂了
一些旧照片,都是二十世纪初,男主人家族及哈尔滨的历史见证,照片很清晰,
保管得很号,而与这些照片遥相对应的就是那些酒柜内的老相机,装饰得真是
很有味道。餐厅门口的桌子上摆放了许多精美的画册和几本留言本,画册是过
往顾客赠与主人家的,而留言本则是各国客人的留言,有简体中文,有繁体中
文,也有英文,日文等,五花八门,留给后人阅读也是个乐趣。可见主人家非
常爱好摄影,很有幸,我们还碰到了男女主人,男主人是海归派的设计师,平
时喜欢摄影,也结交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我们碰到他时,他正在一边调试新购
买的莱卡相机。他象老师一样将每种相机的特性,发展向我们详细解说,他太
太是为娇小的华人,看样子既象台湾人也象日本人,原来她是台湾长大的客家
人,后来一直在日本定居,直到后来随先生归国。两人经营这一小店子是处于
爱好,由于生活富足,经常去旅游摄影,过着遐意的生活。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的一对爱国华侨!
---- 象凤凰于飞在云霄,
一样的逍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