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now()
整理人: mem(1999-02-19 13:04:47), 站内信件
|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 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如果说咏闺思、寄闲愁、诉别情是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内 容,那么这首《怨王孙》词却是代表了李词的另一方面。在这 里,词人从闺房与书房的狭小天地中走出来,投身于大自然的 怀抱,承受自然美的陶冶;词人从闺思与闲愁中解脱出来,寄 情于水光山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抒发出一中超逸、欢 悦的情感。 自古写秋之作,往往多流露出一中悲伤情调。宋玉《九辩》 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以说是 悲秋之作的滥觞。沿次而下,或凭秋色以托怨情,或借秋风以 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至于欧阳修的《秋声赋》,荒凉 萧索,更是集悲秋诸作之大成。这首《怨王孙》词看来似乎不 然,它虽描绘的也是秋色,但却不拘泥与前人旧习,不仅无悲 伤之感,反而流露出无尽的喜悦之情。这无论就全部李词还是 就整个古典诗词来说,都是别具一格的清新之作。 古人写秋多感伤之语,悲凄之调。能把秋天写得绚丽多彩, 令人精神振奋,浮想联翩,也有人在。王荆公《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 族。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这是一幅令人竟折腰的金陵晚秋壮丽景色的画卷, 多么使人心弛神往。唐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 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多么清 澄、明丽、令人心神鼓舞的秋色。但是,做为一个中国封建社 会的女子,把晚秋景色写得如此宏阔、俊朗、清新、亲切、令 人意志焕发,毫无萎蘼,这是作者本身精神境界的表露,在中 国古代文学史上闺阁作家中实属少见,在“须眉”中亦是罕见。
--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 来源:·Netease BBS nease2.gznet.com·[FROM: ppp117.guangzh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