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dskyjiang(巴山蜀水)
整理人: doue(2002-12-26 23:15:45), 站内信件
|
认识凤凰,是因为沈从文;认识沈从文,是因为它的小说《边城》,后来又有了一部同名的电影。很可惜,对于小说和电影,我的脑海里只是一些依稀残缺而不可磨灭的片断。而凤凰,我着实走了一趟。
到了凤凰,除了知道那是沈从文的故居外,原来画家黄玉良也是出自该处。其实凤凰除了孕育了两位名人,与一般的湘西小镇并无异样。但有仙则灵,细细品味之下,凤凰给予我更深刻的印象。
依山傍水的凤凰城,静静的沱江蜿蜒穿城而过。迎着朝阳,走在老街发亮的青石板上,参观沈从文的故居简朴的小四合院;然后沿着旧城墙拾步而下,坐在江边的卵石上,看两岸造工粗拙而风格各异的土家吊脚楼,不远处的岸边,一群浣衣洗菜的妇人大声地说笑,虽然言语不通,但我的心情似乎已经融如欢快的气氛中;连接河两岸的一座独木桥上,身穿蓝靛色外衣、头缠深紫色巾带、肩背大竹篓的土家族人匆匆而过却又默默无语,与河两岸的欢笑声构成和谐的反差;为了了解多些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到集市上逛一逛,到学校里走一走,在横街窄巷传串串门,与叼着水烟袋的老人家拉拉家常,也有不少收获;夜幕降临之际在四孔桥上凭栏独倚,眼光和思绪早已融入沱江两岸,那透着昏黄灯光的幽幽窗格之中了……
走进凤凰,你会发觉自己是在读一本小城故事,或许那就是《边城》。难怪有一个法国人把它誉为中国南方两个美丽的小城之一
(另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关于凤凰的别称边城,应该原于凤凰的地理位置。凤凰位于湘西丛山的腹地(往张家界的火车中途在怀化或吉首下车,转车2 —4小时便是),远离沿海,交通不便,乃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可能是取其偏远、偏僻之意。未及受新的价值观念的冲击,而旧的人文景观得以保留。凤凰不算美,但细细的体会之下,你会发觉在无序中流露出一种随意而自然的美;凤凰并不富庶,人们生活清贫,但穷而不苦,贫而不困,温馨和睦、热情而不张扬的镜头随处可见。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很穷,但我在边城寻求心灵的富足。
临别凤凰,心中有一丝隐忧:如果将来现代化和商品意识涌进凤凰,那么这里还有边城吗?故居还在吗?吊脚楼还有吗?城门下摆摊卖卤水豆腐、弄孙为乐得老妇人又会怎样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