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乐不离蜀>>【版友龙门阵】>>【梦萦四川】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主题: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女)
整理人: doue(2002-12-26 23:05:03), 站内信件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此句脍炙人口,早已成为杭州的代表诗句。关于杭州,又岂止这一句呢?人间天堂,当数苏杭。杭州之美在湖光山色,西湖四季相宜,慕名而来的游客年逾千万,乃属杭州各景之首,然灵隐寺、雷峰塔、钱塘大潮不知又吸引了多少游人的目光。
到达杭州之后,我们直奔灵隐寺。相传“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徐敬业兵败之后逃避官府追捕隐居于此。我们进入灵隐寺后发现它是面山而建,灵隐对面就是著名的飞来峰。山峰地势不高,但较为险峻,据说唐代登上飞来峰可以观钱塘大潮,故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说,只可惜我们现在无法享受这样的美景。灵隐寺不算很大,但修得很雄伟,大雄宝殿外绿树环绕,风吹草动,与飞来峰上松涛互相响应,实属听涛的最佳去处。
第二天我们去了神往已久的西湖。西湖如碧玉,镶嵌在杭州之中,犹如一颗猫眼石闪着诱人的绿光。湖边数不胜数的杨柳迎风摆动碧绿的枝条,婀娜地起舞,又像是向游客招手,我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排排沿苏堤而种的杨柳为西湖平添了几分妩媚,平添了几丝柔柔的绿意。
湖风拂面,吹乱一头青丝,湖风带来凉意,驱散夏日的炎热。炽热的太阳在绿树成荫的苏堤上显然无用武之地,只能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放眼西湖,湖面尽头之处是青山与楼阁。山之间隐约透出另一个山峰,楼阁之间也露出另一座楼的一角,好一个“山外青山楼外楼”。忽见湖中有一人撑长篙驾小船穿梭于湖面之上,船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很快地痕迹被水覆盖,又回复从前的模样。我看着那人悠闲地撑着长篙,竹竿一上一下,沾满水珠的竹竿在阳光下闪着灵秀的光,似乎也沾了西湖的灵气。我想起了徐志摩的诗“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那人可也是寻梦者?只有如隐士般无求的人才会有那种潇洒的风度。不知西湖底下可也有“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更不知道西湖与康桥的灵性孰多孰少?
我们也坐上了前往湖心岛的小船。船舷高于水面不过数寸,游人可以把手放入水中,直接感受西湖。若此时船上有一盏茶,一张圆桌,与三五知己小叙,那真是人间一大乐事。我悄悄闭上眼睛,嗅着西湖习习凉风带来的丝丝气味,用心去感受西湖的韵味,可是妙不可言,西湖,你可是人间四月天!水在我的指缝中流过,滑滑的,很舒服。我又掬起一掊水向远处泼去,水花落在湖面上荡起涟漪,一圈圈扩散出去,像绽开的笑脸。
终于来到湖心岛。此岛非常奇特,岛心有湖,著名的九曲桥就在此岛上。这就是西湖遐迩闻名的“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奇观。
沿岛上幽径前行数十米便看见一个与西湖无异的小湖,湖面零星点缀几片荷花。夏日的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于湖面上,仿如美人凌波而来。“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几片荷花在夏日映照之下鲜艳欲滴,真有点秀色可餐的感觉。
绕着幽径在前行约一百米,见到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小桥,这就是有名的九曲桥。九曲桥直达湖中一个小亭,小亭前方连陆地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水榭。九曲桥上看岛中之湖又是另一番感觉,远望岸边杨柳依依,柔柔的绿色连成一片,翠色欲流。清风吹动杨柳枝条,就像是绿河泛起波澜,轻轻地,柔柔地,此时我才体会到西湖妩媚动人之处。远观杨柳,近赏荷花,九曲桥上可以饱览岛中之湖的美景,秀色醉人,怪不得不计其数的人被吸引住,“未能抛得杭州去”了。
西湖中最为人所知的景点应数三潭印月。据说这三个潭是苏轼在杭州为官时所立的水深标志。由于设计精妙绝伦,每逢中秋,月亮就倒映在这三个潭中央,成为一道绝妙的风景。
我们顺着九曲桥穿过小亭、水榭,沿岛中湖另一边的幽径来到三潭印月景点前,乍一看普普通通的三个标志真的没有什么特点,然而其中奥妙却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二人与众团友站在不同角度反复调弄照相机却始终不能把三潭完整摄下,无论哪个角度都只能拍得两潭。众人无奈之下只好拍得两潭而归。
西湖之美,杭州之美非三言两语可以描述。据杭州人说,在此小住才可以品味到杭州的韵味,只可惜我们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但杭州独特的风韵已让我们深深着迷。唯一遗憾的是,我竟没有在杭州觅得一首诗,只能以白公之诗来形容杭州。

余   杭   形   胜
 白 居 易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二000年八月二十九日



----
 只要我愿意,没有什么不可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