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乐不离蜀>>【吃在中国,味在四川】 >>【小吃类】>>凉山彝族美味佳肴

主题:凉山彝族美味佳肴
发信人: beijingzhzj(鬼不缠)
整理人: doue(2002-12-25 18:13:51), 站内信件
  发达的饮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凉山彝族的饮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大约有140多 种饭食,肉食和素菜都各有40多种,使人大开眼界。试介绍以下几道常用饭菜以餐志界同仁 。

坨坨肉

  猪、牛、羊、鸡都可制作坨坨肉,而以仔猪坨坨肉最有名气。特别讲究选用约30斤重的,按 照传统放牧方式饲养的、凉山地方品种“乌金猪”为原料。坨坨肉一般砍成扁方形、大牲畜 砍得较大,有些地区的习俗是:款待客人以大为敬,一坨肉约有半斤以上;仔猪肉砍得小, 煮至刚熟则须捞起,拌以盐、辣椒、花椒和木姜子面,在一些地区习惯采用炒的方式在热锅 中拌和以上调料,以增加香味。仔猪坨坨肉的特点是肥肉不腻,瘦肉脆嫩,香鲜可口,饱食 不厌。
坨坨肉捞起后的肉汤,一般都煮进酸菜,有些地方凡汤必煮酸菜。在凉山“所地”方言区流 传一句彝谚:“酸菜和肉是两兄妹,肉汤煮了酸菜才鲜美。”

洋芋酸菜汤

  将洗净的洋芋切成片或丝,按传统的切法,左手握洋芋,右手持镰刀,切成鳞状滚刀片,放 入肉汤煮熟并煮出鲜味后,下入酸菜,再下盐、辣椒、木姜子面和葱段等调料。酸菜一般用 圆根叶子煮熟泡制后晒干备用。

石烙仔鸡

  将2斤多重的仔鸡宰后剔去全部骨头,用刀剁成肉末,再用盐、辣椒、花椒和木姜子面拌和 均 匀,盛入木钵,把烧得通红的一个鹅卵石夹于肉上,速用另一木钵反扣其上,然后两手持两 木钵反复摇动,使鸡肉与卵石反复接触而被烫熟。这种烹饪鸡肉的方法非常特殊,但食者品 尝石烙仔鸡香嫩无比。

臼捣仔鸡凉辣汤

  将宰割好的仔鸡放进火塘烧熟,洗净后剔出骨头(或连骨)放入石臼舂捣,直至舂烂捣融。个 别地方用刀剁碎不用杵臼。仔鸡肉臼捣好后,根据仔鸡大小,将一定数量的红辣椒或烧熟的 青辣椒、花椒、木姜子和大蒜放入石臼舂细,并加上盐末兑上适量的冷开水或无污染的高山 泉水,搅拌均匀即成。臼捣仔鸡凉辣汤是凉山彝区的特色食品,深受彝民喜爱,常作待客佳品。

荞麦烙饼(斗笠荞烙饼)

  在盆钵内用温水把荞面拌成稠糊,用汤瓢舀入铁锅并适当摊开,锅内可放少许猪油以免粘锅 ,用文火慢烙,适时翻面,两面烙黄后起锅。这样烙烘出单层荞饼,待烙烘第二个荞饼时不 待翻面便将已烙成的第一个荞饼重叠其上,并且依次重叠三个、四个以上,便得多层荞饼, 缘由厚渐薄,活像两个斗笠对扣之形,彝族称为斗笠荞烙饼。食用时用刀逢中交叉 切成四等分或八等分。烙饼既香脆又柔软,老少皆喜欢吃。与坨坨肉、酸菜汤、石烙仔鸡、 臼捣仔鸡凉辣汤待客,味美极佳。咂酒(杆杆酒)
  咂酒在凉山部分地方称为杆杆酒,因为他们用多根通心竹杆直接插入带糟的酒坛中多人同时 吸饮而得名。咂义为吮吸,在贵州彝区和凉山(如雷波县一带)用汉语称咂酒。咂酒是加水滤 糟酒,呈黄色,高粱咂酒颜色最黄,有微甜,含酒精约10度上下,凉山州内美姑、雷波、甘 洛等县的彝族农家尤喜酿制饮用咂酒,每逢彝族年节,祭祖和娶媳都要酿造咂酒,既饮用, 又作祭酒。咂酒很有特色,现代凉山人风趣地称它为“彝族啤酒”。传说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石达开经过彝区时畅饮咂酒后写了一首赞咂酒诗:
百万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龙抱定擎天柱,咂得乌江水倒流。



----
 享受生活的快乐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