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iaotian1981()
整理人: yvonneh(2000-11-04 08:18:57), 站内信件
|
我不知道,该不该把苏轼称作"文人",因为,在中国,一说"文人"这
两个字,虽然在嘴上人家还说"啊,文人,才子么",表示那么一些有限的
尊敬,可是,私下里,却未免在心里对其起一点轻视的怀疑:文人?
但是,要做起比较,还是得把苏轼拿来跟那些文人比较,毕竟,苏轼
的一生跟文人的生活相去不远,如果不这样的比较,对苏轼也有点无从说
起了。
在中国的文人里面,像屈原、嵇康那种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去死的
人是极其少见的,不管他们是自杀还是被统治者杀死;像王国维、老舍那
样的,为了理想的破灭,为了尊严的不被践踏去自杀的人也是极其少见的;
像××、×××那样能够爬到上层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迫害别人的文人,
也是极其少见的,这并不是说他们爬上去以后人性没有改变,而是尽管他
们极力地为政权效忠着,但是他们也极少能够爬上去;而像×××那样的,
谁掌权就跟谁跑,在生活中以占有女人为最大乐趣、最终成为一个御用文
人的,倒是有数不清的。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能够以"知识分子"的名
义占据一个阶层的,也就是文人了。过去,中国的老百姓一直把自己的希
望寄托在文人的身上,就像我们曾经把希望寄托在"知识分子"身上一样,
可是,这些文人却始终无法形成一种精神的整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
人格上。
在我的印象里,在中国,苏轼,曾经代表着中国文人的一种稀少的、
美好的精神状态,这样的代表到鲁迅为止,最典型的也还只有他们两个人,
在典型之外的人数也就不容我们乐观。
在过去,还是有一些中国文人在内心里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像苏轼那样"
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抒"的,但是,他们
做不到苏轼,他们连陶渊明都做不到;现在,就更不用提了,现在的文人,
他们喜欢去找陶渊明的不是,说他是装腔作势,说他在归隐的时候还是有
钱的,不然,就凭他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处境,他怎么能够做
到"悠然见南山"的,他不是早就该被饿死了么?你看,陶渊明能够活着,
竟然成了他虚伪、装腔作势的证据。
或许,只有苏轼还能够让那些人住嘴?
苏轼的可敬表现在--王安石的新党执政的时候,他不苟同于新党;旧
党执政的时候,他也不因为受到王安石的打击排挤就投奔到司马光的旧党
的怀抱。尽管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贬逐,但是,苏轼没有像一般的中国文
人那样因为"怀才不遇"、因为"不得志"而变得唉声叹气、怨声载道,当他
在王安石的政府里因为直言而被贬逐,由"首都"而杭州--密州--徐州--湖
州,又闹出个"乌台诗案"差一点丢掉了性命,直到被贬逐到黄州做团练副
使的时候,他做什么了呢?
他仍然写出了他最有气势的词《念奴娇》(大江东去):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因为有了苏轼,我们无法避免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大清洗、大
屠杀的苏联斯大林时代,那里还出现那么多不朽的作家、诗人,而我们,
在灾难的"文化大革命"中却没有留下任何的有良知、有思索文字?这样的
问题不是我问出来的,而回答这样的问题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的,最让我
感到惊讶的一种是,有人说,提这样问题的人,是为了蛊惑别人往火坑里
跳,是最虚伪、最没安好心的、最可耻的人。据说,这样回答问题的,也
是有思想的文人。
而我的一个时期里的同事,一位老工程师,是这样子分析的,他说,
这就是人性的不同,为什么希特勒都打到莫斯科了,也没见到有苏联人出
来当"德伪军",可是,在中国却有那么多的"日伪军"?他又分析说,日本
人是怎么知道谁是抗日分子、地下党的,还不是中国人自己告的密?他还
说,为什么我们身边精明的领导都不希望部下搞得特别团结、和睦?这个
老工程师居然还知道那句流行在青年人中的一个叫做"汉奸发生学"的名词,
他说,在中国,真的应该有人研究研究"发生学"了,不光是汉奸的发生,
还有许许多多的发生。
不说汉奸不说伪军也不说"文化大革命"了,还是让我们来说苏轼。
苏轼没有像一般的掌了权又下了台的文人那样,或者在那里阴阳怪气,
或者在背后捅咕年轻人,拉自己的小帮派搞小动作,煽风点火,那不是苏
轼的人品。
那个差一点就要了苏轼性命的"乌台诗案",使一些另外的文人露出了
他们肮脏卑鄙无耻的嘴脸--即使是从字面意义上看,也让人感觉到那是多
么的肮脏--乌鸦们聚集在柏数上,他们挖空心思地从苏东坡的诗句里寻找
能够把他致死的字眼--"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乌鸦们兴奋
地庆祝着它们的胜利,因为它们终于找到了把柄,它们渲染着那条"龙",
那可是"天子"呀,苏轼说地下还有一个天子?!而且只有地下的那个"天子"
才知道他的心思,这不是反叛是什么?反叛!定他个死罪!!!(从这些
人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找到"文革"式思想、语言的影子)
幸亏那个真正的"天子"还长了脑袋,他放过了苏轼,这才让苏轼得以
把自己的人格继续下去。
然而,苦难还没有到尽头,贬、贬、贬。
晚年的苏东坡,终于被贬到了洪荒之地的海南,但苏东坡就是苏东坡,
他依然故我,他依然没有学会唉声叹气或者阴阳怪气,他教那里的人如何
种地、如何生活得稍稍好一点。看过苏东坡的一生,我才知道"襟怀"这两
个字的含义,如果要用一个词汇来描述苏东坡的话,那么,也只有"襟怀坦
荡"了。
真的,中国的文人其实最缺乏的一种品质就是坦荡,因为不坦荡,他
们才变得伪善,装腔作势,势利眼,落井下石,相互攻讦,不信?那让我
们来看看,在那些次大的运动当中,是不是文人之间的揭发、批判最猛烈
最尖刻最彻底最暴露隐私最直指要害?他们的种种行为很肮脏,很没有骨
气,很令人讨厌。中国的文人最擅长的一种本领就是见风使舵,也因此,
中国文人的品行总是让人不放心。
好在,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个苏轼可以让我们敬仰。当我们感到自己的
心胸变得狭窄的时候,当我们感到日子变得十分艰难的时候,就读读苏轼
的词罢,除了《大江东去》,苏轼还有很多词能够宽我们的心肺--"莫听穿
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8.114.1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