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csss()
整理人: huseng(1999-11-18 19:33:08), 站内信件
|
(诗法诗则举要):一、
前言:
网上文章参差不齐,多有初通诗道而未深谙者。几望有章可依,有法可寻。
余感叹无人肯抛金玉,在此道人以拙见与诸网共勉之。诗之律行至当今千余
年曲未易、声未更、然今人言唱颇觉不协、实为今人语音以大易,再用旧律
如何得协?待改革之、也须众人共推成理,非某一人堪能承之。故在此不讲
格律之道!
(诗法诗则举要):以下为余心得笔记未修易帖出望谅
何为“诗人”?有国示为之而死,有乡示为之而还,有志示为之而生,
有朋示为之而荣。否之“人诗”也
一、诗家出语各有其道,然法有异,语有常。何为法语?诗家语也!
二、学诗者必先习老杜,复习小李,先得诗法可出语,再得典故可
用于事,而后学白公用笔清淡,典在其中而不查典书也知其韵美!
三、词者先习东坡而立志运气,复学易安而吟于细腻之处,然二词人
皆有其短,东坡气语超凡然过于狂疏,易安言语致巧则过于精密,
习者须取其长,而后学白石张炎用意清空因有东坡易安为启蒙,
清空间疏密有法,则词人成矣。
四、词中多有用险字处如:咏燕之句有“夺帘戏户”之夺字便是用险。
险者日常未必有实事,然用于文即成实事。千人过目皆信尔。此为
用险。用之宜则近而亲,非者失之千里为败笔。
五、最难:用意精深、下语平和、所谓深入浅出也!
六、诗之五毋: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宁事毋典。
七、诗之四得:平淡者非浅俗。奇古者非怪僻。咏物莫窘于物象。说事
莫拘于常理。
八、四深:诗有四深说:气象氤氲、深于体会。意度盘礴、深于日常。
声律不滞、深于通达。用事不涩、深于典外。
九、二要:诗有二要说: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
十、四离:诗有四离说:道情须离深僻。用史须离书气。高逸须离迂远。
飞动须离轻浮。
十一、六迷:诗者有六迷须忌:以虚诞为高古。以缓慢为淡泊。以诡怪为
新奇。以错用为独善。以烂熟为隐约。以力弱为容易。
-- 十万征夫筑玉关,八方窑吏垦荒田。
消停尚累千车运,岂肯闲抛一块砖。
种桃道人=悟之斋居士
ICQ:52031893 OICQ;31722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33.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