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vonneh()
整理人: (1999-02-19 15:19:22),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yvonne (yvonne), 信区: Poem 标 题: 景物的桥梁作用——与KOKO谈写诗(下) 发信站: 广州蓝天站 (Sun Jan 17 15:31:36 1999), 转信
(三) 想像要开阔。诗语言是抽象的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如画家作画般 泼墨淋漓,诗中之画不以精确地勾勒出事物的细节为目的,而是以传神为重。
因此,诗画是一种象征画,我们很可能用石头来代表一个人的坚强精神、 也可能代表顽固现实,诗画之后到底是些什么意思,要配合整首诗来考虑了。 出于如此作画的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开阔的想像,敢于打破常规去描绘事 物。
比如龙门NIN(桥)的一首诗《石头上的酒杯》:"酒杯安静地坐了下来/ 和石头对饮/它们都在等候/同一只鸟/石头和酒杯之间这种静止的状态/比较 安全/那只被等待的鸟/有一对不能停止的翅膀/它扇动着危险的空气/在高空 发言:/等着吧/你们等去吧"。
这首诗以酒杯、石头和飞鸟寓意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这几个方 面所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广了,如果我们实打实地进行论述,可能花上几千字 仍觉言犹未尽,诗中只剪取了题旨所需要的特点,化抽象为形象,描绘了一 个有机联系的画面。"酒杯"借喻我们对现实的逃避,"石头"借喻现实的顽固, "飞鸟"借喻理想的飘渺、难以捉摸……
不同的人读诗,会读出不同的味道。我读《石头上的酒杯》读出一个人 在社会上奋斗的艰辛,是带上我个人的人生历验去读的;也许别的诗友读来 会把它联想到爱情、友情等等领域。这,才是一首好诗。它以诗语言刻画了 完整的意象世界,留给读者充足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使作品在离开作者母 体后,其题旨能在读者的思想中继续生长。
"山雨欲来风满楼",也许这句诗的作者在创作时就有意暗示了什么,也 许仅仅是慨叹大自然的景观吧,但它的光采随着后人的体验日愈闪亮起来, 常被用来暗示矛盾爆发的局势,恐怕却是作者始料不及的。
因此,不仅仅好的诗者要有开阔的想像,为作品留下生存和自我成长的 空间,一个好的读者也是需要一定的想像力,才能更好地体味诗歌,读到好 诗即有拍案叫绝的冲动。
大胆和怪异的意象不是诗歌的缺点,但也不是追求的目的,只有在有助 于题旨发挥的前提下,它才是我们的好帮手。任何时侯在我们描写景物时, 都要牢记这一点,才不会舍本求末,我们的作品也才能扎根在读者的思考中, 获得更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