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诗人的灵感>>诗歌论坛>>评李商隐《锦瑟》>>Re: 评析:李商隐·锦瑟

主题:Re: 评析:李商隐·锦瑟
发信人: guanle()
整理人: Pront(1999-02-19 13:01:16), 站内信件
【 在 dxchen (燕然) 的大作中提到: 】
:            锦瑟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深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按照一般看法,这首诗是颇有争议的。
但是其表达出的那种淡淡惆怅
对往昔的追念却是大家都可以领会的。
按俨然说法,是吊亡作品,由此可能,但
也不一定。年轻时的情人一定就是亡者吗?可不可能是
“侯们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情况呢?
至于对最后一句的看法
深邃的感情也可能在经历多年后,象一坛醇酒那样
馥郁,但含蓄。
项脊轩值的最后一句大致是”庭有树,吾妻过门时所栽
今以亭亭如盖矣……(我是根据印象写的有出入)
能说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不深吗?BR>何必要让每个人都学苏轼的
年年断肠呢?


: 燕然评析:毋庸质疑,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诗
: 人是在思念他的亡妻或是思念他年轻时的情人。
: 在写这首诗时,诗人应该有五十岁了,或者更
: 长些:思念之人离他而去有五十年了。五十年
: 的时间,诗人把它分成五十份,每份就是一年,
: 每一年的分分秒秒诗人都是在庄子的道学理论
: 中度过的,但就算如此,他仍然不能驱散心中
: 的忧伤和痛苦,更多的时候,伴随诗人的是眼
: 泪而不是庄周。这是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情
: 感。我对最后一句就不太理解了:诗人既然对
: 这份感情如此珍视而耿耿于怀,就不应该说出
: 带有禅机的话并在最后居然心平气和。因此,
: 我到宁愿把最后一句看成反语,认为诗人在无
9: 奈之中透漏出他的伤感和痛不欲生,但似乎有
: 点牵强了。可惜我不是李商隐,也无法体会他
: 当时的心情,但我每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无
: 法压抑心中的悲痛而涕泪飘零。这岂非就是“
: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吗?情之为物,确有
: 感天动地之能,古今都是一理。今世之人,想
: 必也没人能参透情关而超然洒脱罢!!!


--
      ┌——————————————————————┐
      │     直道相思了无益                         │
      │          未妨惆怅是轻狂                    │
      │                                            │
      │       轻狂少年不知愁     灯下抱卷听雨柔    │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3.106.23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