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诗人的灵感>>诗歌论坛>>散评>>关于诗歌的几点看法(修斯请看)

主题:关于诗歌的几点看法(修斯请看)
发信人: laodamen()
整理人: feverperi(2000-12-06 02:07:18), 站内信件
1,诗歌或诗人是否具有使命感? 
有,为什么诗人要背负如此沉重的镣铐? 
若没,那诗是否只是一种“文字游戏”,意义何在? 

——严肃的诗歌和严肃的诗人都有使命感!有人说诗人是逃亡一族,因为失败
因为生命的难以抗拒的因素走向了诗歌。而,为了逃亡,为了抗拒,他必须承受

巨大的镣铐的重压!

2,诗在追寻什么?如果诗的目地已经达到, 
那诗歌是不是就死亡了呢? 

诗在追求诗的本身的完美,追求美丽这个世界。而世界永远不会完美,所以它
必须继续未完成的路。也许在某一首诗里它可以完成使命,但作为一个艺术,一

个整体,它永远不能完成那沉重的追求!

3,诗是文学的旗帜,但它一样可以成为其它艺术的 
旗帜么;比如画,现成品艺术,视觉艺术.... 
如果诗不能成为其它艺术的旗帜,是不是也要其它 
艺术来为诗指明方向呢? 

——就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一样,他们互为影响,又相互独立。任何一方

都不能够凌驾于另外一方。
  你说盆景艺术可以为诗歌指明方向吗?

4,诗是否可以说谎?是否有种诗是只有诗人们 
能看懂的呢?这种诗有必要存在吗? 

有许多诗都在撒谎,但伟大的作品就在于能够自圆其说!(哈哈)
有些诗也许连作者也不懂,但我相信,那不不诗人。
诗是否能被读者读懂,并不重要,因为“诗无达诂”,这是诗歌艺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被公认的事实。中国传统诗学有云:可解,不可解,不必要解。而西方则有

:意象多样性,本文未定性,艺术解释开放性等等。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一千

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在面对一首难懂的诗时都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

想象,而这种想象必然造成诗的多重性。
  李商隐的《锦瑟》最具有代表性。有人说它写的是失恋,有人说是故土之情,

有人说是离别之愁。。。。。。但一个共性就是一个“愁”字。所以在这里你
无须去理解词语的真实意图,你只要感受它的情绪就可。诗,是情绪的流动
你能够进入它的情绪,那么就是一种成功的阅读!
  还有就是诗歌的意象问题。意象隐喻的谜语般的结构和客观世界对应面的
延展,构成了诗歌的不可解。譬如庞德的《地铁车站》(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了)

,那些“黑暗的面孔’和“湿漉漉的花瓣”的对应,你根本无法具体地用语言
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但你在阅读的时候,你肯定会感到一种激动。你能够
说你看不懂吗?
  懂与不懂,只是你自己的一种牛角尖而已。也许,不求全知,但求半解,是
阅读诗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以上是我的一知半解之见,但愿你满意,否则只好请高人了!呵呵。
  修斯,你好烦恼人,问题太多了!:)




--
请爱护我的信箱!
愿意和我交流的请到我的留言版来!
http://hobo2000.abc.yesite.com

※ 修改:.laodamen 于 Nov  7 23:44:04 修改本文.[FROM: 61.133.186.71]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3.186.7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