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诗人的灵感>>诗歌论坛>>散评>>两当轩酬唱集[踏莎行]在QQ驿站诗歌版的辩

主题:两当轩酬唱集[踏莎行]在QQ驿站诗歌版的辩
发信人: Luzi()
整理人: (2000-01-22 12:03:06), 站内信件
近日无暇上网,仅有的一点上网时间也用在QQ驿站的诗歌版和人辩论了 :)
下面贴一贴辩论过程给大家乐一乐。

*********************************
标题:近作几首--两当轩酬唱集[踏莎行] 
作者:剑胆琴心 1999/09/19 16:59

两当轩酬唱集
[踏莎行]赋得登高望远   Julianliu

  百尺危楼/千寻沧海/天涯送目孤帆止
  春歌渐悄草萋萋/澄江雁影惊浮鲤

  楚泽云深/吴山木鄙/悠悠此意随流水
  衾寒风密不如归/回眸却道斜阳紫


[踏莎行]和得围炉忆旧    剑胆琴心1999.8.15

  君牧西山/我渔东海/音尘皆向红尘止
  三春未折陇头梅/炉前一夜烹双鲤

  昨日情长/今宵梦鄙/韶光竞去如流水
  兰亭不见布衣人/绿杨陌上蔷薇紫

*********************************

标题:澄江雁影惊浮鲤 
作者:小寒 09/22/1999 09:54

Julian词作火候更老到乐。 

*********************************

标题:“木鄙”、“梦鄙”出自何典?
作者:无事忙 09/25/1999 21:44

如是自造,未免欠通。 

*********************************

标题:鄙者,远也 (0字节 0票 2点击)
作者:剑胆琴心 09/25/1999 23:10

*********************************

标题:是有点儿“远”。诗词里谁这么用过?
作者:无事忙 09/25/1999 23:19

*********************************

标题:鄙字在古诗里用得很多啊 
作者:剑胆琴心 09/25/1999 23:38

一般来说,“边鄙”是最常见的用法
就是“边远之地”的意思
次常见的“鄙夷”之类
至于“鄙视”之类的用法,
都是从“远”这个意思引申出去的
到QQ的诗词查询查询,可能查到一些,呵呵 

*********************************

标题:别打马虎眼,没问你那个。 
作者:无事忙 09/25/1999 23:44

你打谅老夫不知道“鄙”有“远”意吗?
老夫是说“木鄙”、“梦鄙”这种不通
且做作的用法有谁用过?
别跟我打马虎眼,老夫眼里不容沙子。


*********************************

标题:哎哎,怎么不说话?
作者:无事忙 09/26/1999 00:18

现查书可就没劲了! 

*********************************

标题:Re:别打马虎眼,没问你那个。 
作者:剑胆琴心 09/26/1999 03:26

  呵呵,我回家赶12点的电梯去了,
  劳烦您久候了
  “木鄙”“梦鄙”之类的用法
  即便未见于古人,也从今日始于在下有之了
  既不入阁下法眼,还请多多贬之。
  
*********************************

标题:Re:Re:别打马虎眼,没问你那个。 
作者:无事忙 09/28/1999 22:38

你如果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趁韵,
老夫倒还佩服你的坦率。但你
明明理屈词穷,还如此强词夺
理地狡辩,简直是不知羞耻!
老夫无话可说。---只是觉得
白白糟蹋了一个好名好姓!

你以为你是谁?! 

*********************************

标题:微渺
作者:小寒 09/27/1999 01:15

“楚泽云深,吴山木鄙”,“鄙”是否在此解为“微贱、微渺”? 

*********************************

标题:呵呵,和无事忙兄和小寒版主正经探讨一下
作者:剑胆琴心 09/29/1999 00:59

  今天心情好,无事且不忙,正经讨论一下学问。
                            
  首先,如果您认为“木鄙”、“梦鄙”的用法不好,
正如“月来花弄影”换成“花见影”一般俗不可耐的话,
那么,这个属于个人品味各异的问题,咱们就不必讨论下
去了。
  如果不是上面的问题,大概就是认为这种用法不仅不
是不好,而且根本不通了,那么我们下面继续探讨。

  “鄙”字最古的意思就是“远”了,然后另个意思为
“陋”,这两个是否有一个是另一个的引申意我说不好,
因为对于古时大都市的文化人来说,远的地方就是简陋的
地方,呵呵。不过我个人一直认为“远”是最原始的本意
,“陋”是引申出来的。
  中国的汉字是十分的灵活,从《左传》可见一斑,很
多以前基础教育里所学的古文,都会有特定解释的字。其
实,这种解释也大多是后人做注时联系上下文推敲出来的
。《左传》里有句“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在晋人所
做的注解中,解释为“本意为陋,引申为厌薄”。可见“
鄙”的引申意古已有之。我前些天所说的“即便不见于古
人,也始于在下了”就是这个意思,虽然口气大了些,但
不无道理。
                            
  先说说“木鄙”,(我这里是在用我的理解来替原词
作者julian注解了)和前面一句“云深”是对仗句,所以
可以此推断之。表面意思是“深”对“远”,但何谓“云
深”?应该是“云彩密布”的意思,这样我认为“鄙”字
也应该有“陋”的含义,从“陋”引申为“凋零、凄凉”
。因为“鄙”字多少有点感情色彩,所以我认为这个字用
得好。
  陈子昂的古诗《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八》有句曰:“
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这里的“鄙”字就和“木鄙
”的用法大体相同。

  再说说我的“梦鄙”。前面的对句是“昨日情长”,
何谓“情长”?这个不需解释了。字面对“梦远”的同时
,更深的含义就是“梦稀疏了、凋零了”或者小寒所说的
“飘渺了”等等。
  陈师道的一首和诗有句曰:“初花美无度,後时终可
鄙”比较类似我用法。

*********************************

标题:“正经探讨一下”?---也好。虽然老夫很少正经探讨什么问题。 
作者:无事忙 09/29/1999 05:18

不是老夫要抬杠---你说来说去,都没有说到
关键处:“鄙”字何尝直接与名词搭配了?
老夫一开始问的就是:“木鄙”、“梦鄙”
见于何典?并未问你“鄙”字何意。而且,
“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甚至并不重要,
关键是不能生造词语---这是写旧体诗词之
大忌。
你硬把“木鄙”、“梦鄙”与“花弄影”
相提并论,但老夫以为你的(他的?)这
二“鄙”未必有那么高明吧?在这里,问
题的关键在于:你(他?)未必是因为这
个字有多么好、多么出彩才用的,而是为
了“趁韵”---这是诛心之论,承认不承认
在你。在这一点上,我想你(他)我心里都
清楚---不信,你能把“鄙”换个别的字还
搁这儿吗?!你口口声声说“品味”,老夫
只问你一点:“花弄影”的“弄”换成“见”
毕竟还通,在大家都通的情况下,选“弄”
是为了出彩,但---“鄙”,你有选择余地
吗?!你换一个“俗”的老夫看看!在没有
任何选择余地,只好将就的情况下,还拿什
么“品味”来吓唬人,你未免太小瞧老夫了!

我以为还是老实一点好,是怎么样就怎么样,
别文过饰非。你说呢? 

*********************************

标题:Re:“正经探讨一下”?---也好。虽然老夫很少正经探讨什么问题。
作者:剑胆琴心 09/29/1999 10:15

 呵呵,我信箱一共收到4封回帖的通知,从4:23到5:17
还以为讨论得很热烈哩,谁道只得一贴哉。

>>不是老夫要抬杠---你说来说去,都没有说到关键处:
>>“鄙”字何尝直接与名词搭配了?
>>关键是不能生造词语---这是写旧体诗词之大忌。

  哈哈,这个问题我服了您了,“吴山木鄙”--吴山的草木凋零,
您非得认为“木鄙”是一个词语?难道“灌园何其鄙”的“灌园”
就不是名词?
  另外您所说的“鄙字是否可以与名词搭配”,换一个角度讲,
根本就不是问题。现代所谓的语法,基本都是从拉丁文语法生套过
来的,根本就不能涵盖博大的古文,更不用说灵活的诗文了。单说
“鄙”字,“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现代语法里的动词,“灌
园何其鄙”--现代汉语里的形容词,等等。词性活用本来就是古文
的一个特点。
             
>>老夫一开始问的就是:“木鄙”、“梦鄙”见于何典?

现在答您了,古代没有“木鄙”、“梦鄙”这两个固定的词,这两
个从现代语法来说是很普通的句子,虽然字少了一点。

>>而且,“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甚至并不重要,你硬把“木鄙”、
>>“梦鄙”与“花弄影”相提并论,但老夫以为你的(他的?)这
>>二“鄙”未必有那么高明吧?

  呵呵,这么说,我倒觉得你有些抬杠了。我举那个例子主要为
了方便说明我的意思,只是从形式上将“弄->见”与“X->鄙”做了
对比,并未直接对比“弄”与“鄙”的好坏。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他?)未必是因为这个字有多么好
>>、多么出彩才用的,而是为了“趁韵”---这是诛心之论,承认不承
>>认在你。在这一点上,我想你(他)我心里都清楚---不信,你能把
>>“鄙”换个别的字还搁这儿吗?!
>>你口口声声说“品味”,老夫只问你一点:“花弄影”的“弄”换成
>>“见”毕竟还通,在大家都通的情况下,选“弄”是为了出彩,但--
>>-“鄙”,你有选择余地吗?!你换一个“俗”的老夫看看!在没有
>>任何选择余地,只好将就的情况下,还拿什么“品味”来吓唬人,你
>>未免太小瞧老夫了!

  哈哈,您这么一说,天下的人做诗都不敢用韵了。
  诗歌用韵,根据所挑韵字来推敲意思,如果意思不妥,可以换一个
意思,或是换一个韵字。有的韵部韵字少,则在作词(诗词)中,可以
通押其他相关韵部,所以极少存在韵字不够用的情况。而且即便在韵字
少之又少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韵字来决定句子的意思。
  所以对“木鄙”原作julian这位十余年作词经验的老手来说,理应
不存在您所谓的“趁韵”的情况,更何况“木鄙”即通且工呢?
  再说我的“梦鄙”,因为是和julian的词,必需用他的“鄙”字,
这一点倒犯着您所谓“趁韵”的嫌疑,呵呵。
  换句话说,如果“鄙”是趁韵的话,第一个跳出来指摘julian的不
会是您,而是我了,呵呵。

  另外,我还真的没太小瞧您,不然不会这么讨论。

*********************************

标题:关于“且通且工”的笑话两则。 
作者:无事忙 09/30/1999 14:28

你不能自己认为“通、工”就“通、工”了。
这儿有两个自以为“且通且工”的例子,虽
然极端了点儿,但正可说明你的问题。

唐人有诗云:“檐前飞七百,雪白后园墙。
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螂。”自谓“且通且
工”:鹞子从檐前飞过,价值七百,衣衫洗
后挂在后园墙,洁白如雪;饱食后在房中侧
卧,突然要上厕所,见粪坑中有一堆屎壳螂。

宋人有诗云:“日暖看三织,风高斗两厢。
蛙翻白出阔,蚓死紫之长。泼听琶梧凤,
馒抛接建章。归来屋里坐,打杀又何妨?”
亦自谓“通且工”:始见三只蜘蛛织网,又
见二雀斗于两厢;再见青蛙翻过来象一个白
的“出”字,死蚯蚓如“紫之”;吃泼饭时
听见邻居家琵琶作《凤栖梧》,正吃馒头时
又有建安章秀才来访;送客归来,见内门画
钟馗击鬼图,故云“打杀又何妨”。

现在说说你的问题:1,“灌园何其鄙”的“灌
园”并未直接与“鄙”搭配;同样,“鄙我”
与“木鄙”、“梦鄙”的搭配亦不相同,而且,
这里的“鄙”与你说的“木鄙”的“鄙”也不
是一个意思吧?你说的没有任何说服力。
2,说“木鄙”是一个词,是就局部说的,没什
么错误。你用不着在这上面“服”老夫,不客
气地告诉你,老夫值得你服的地方多了!
3,什么叫“从现代语法来说是很普通的句子”?
你要用现代语法,只管写新诗算了!写旧体诗用
“现代语法”,你不觉得丢人吗?!
4,千万别拿什么“十余年作词经验的老手”来吓
唬老夫---老夫也不是什么新手!区区“十余年”
算什么?!
5,“趁韵”也不是什么特丢人的事,古人也不是
没有,怕什么? 

*********************************

标题:Re:关于“且通且工”的笑话两则。 
作者:剑胆琴心 09/30/1999 15:05

>>1,“灌园何其鄙”的“灌园”并未直接与“鄙”搭配;

哈,看来你所谓的“灌园”和“鄙”的直接搭配,是指
两个词必须在汉字排列的顺序上直接挨着。这一点现在
我真的心服口服了。

>>同样,“鄙我”与“木鄙”、“梦鄙”的搭配亦不相同,

“鄙我”是我举的表示词性活用的例子而已,无它。您看
错了吧。

>>而且,这里的“鄙”与你说的“木鄙”的“鄙”也不
>>是一个意思吧?你说的没有任何说服力。

“灌园何其鄙”与“木鄙”的鄙基本就是同一意思

>>2,说“木鄙”是一个词,是就局部说的,没什么错误。
>>你用不着在这上面“服”老夫,不客气地告诉你,老夫值
>>得你服的地方多了!

呵呵,举个例子(好奇而已,不表示不服气)

>>3,什么叫“从现代语法来说是很普通的句子”?你要用现
>>代语法,只管写新诗算了!写旧体诗用“现代语法”,你
>>不觉得丢人吗?!

哈哈,我上篇文章之所以提到“现代语法”是针对您而言啊。
您一老早就说“鄙字何尝与名词搭配过?”这个不是您再用
现代语法来论古文,是什么?现在您倒好,倒打一耙。

>>4,千万别拿什么“十余年作词经验的老手”来吓唬老夫--
>>-老夫也不是什么新手!区区“十余年”算什么?!

没吓唬您的意思,我也知道吓唬不住您,就算我说这是北大
王力写的词,您也会照贬不误的。

>>5,“趁韵”也不是什么特丢人的事,古人也不是没有,怕
>>什么?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真理越辩越明,
请继续辩论。

*********************************

标题:Re:Re:关于“且通且工”的笑话两则。 
标题:无事忙 09/30/1999 15:27

我之所以说“鄙字何尝与名词搭配过”,
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并不是在用现代
语法套旧体诗词,而且我从来没有从语
法方面说“木鄙”、“梦鄙”通不通,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语法问题。所谓
“现代语法”的话明明是你说出来的:
“这两个从现代语法来说是很普通的句
子”---这个不是你说的吗?
老夫所说“直接搭配”问题,是指习惯
而言的。你要想证明“木鄙”、“梦鄙”
之类的用法并不罕见,当然要举出直接
搭配的例子,当然必须“必须在汉字排
列的顺序上直接挨着”,其他的例子根
本没有任何说服力,老夫说过,“鄙”字
的本意在这里并不是特别重要,关键是
这种搭配。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也值得你“心服口服”!

*********************************

标题:另外,还有一点--- 
作者:无事忙 09/30/1999 14:46

你第一次解释的时候说这里的“鄙”是
“远”的意思,这回又解释成“凋零”,
是不是差得也有点“远”呢? 

*********************************

标题:Re:另外,还有一点--- 
作者:剑胆琴心 09/30/1999 15:12

我前面的文章提过了,(正经探讨的那篇)
 “鄙”的最古意思有两个,一个“远”一个“陋”
其他的后来意思,都是从这两个引申过来的
而“陋”的意思,我则认为是从“远”引申过来的。
所以一般我解释“鄙”字时,会第一反应到“远”

当初我回您那篇“有何典”的文章时,
目的是简单地强调一下“鄙”字是独立解释的,
潜意思就是“木鄙”、“梦鄙”不是一个固定的词。
并没有着重解释“木鄙”和“梦鄙”的意思。 

*********************************

标题:Re:Re:Re:关于“且通且工”的笑话两则。
作者:剑胆琴心 09/30/1999 15:47

>>我之所以说“鄙字何尝与名词搭配过”,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并不是在用现代
>>语法套旧体诗词,而且我从来没有从语法方面说“木鄙”、“梦鄙”通不通,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语法问题。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为了说明什么?为了说明“鄙字不能和名词不能直接挨着”?
“鄙字不能和名词搭配”----这个难道不是语法的问题么?

>>所谓“现代语法”的话明明是你说出来的:“这两个从现代语法来说是很普通的句
>>子”---这个不是你说的吗?

  您最早问“出自何典”,我就知道您把它当成了一个词,所以第一次回帖时
单独说了“鄙者,远也”,暗中的意思就是指“它是一个句子”。
  正因为您前面提到了“词性的搭配”问题,所以我才说到了“现代语法”,
所谓“名词”“主谓宾”,都是现代语法才有的,中国古文根本就没有固定的语法。
而现在我们所学的中文语法,都是近代人从拉丁文法里套用来的。关于这一点我们
可以另开专题讨论。

>>老夫所说“直接搭配”问题,是指习惯而言的。你要想证明“木鄙”、“梦鄙”
>>之类的用法并不罕见,当然要举出直接搭配的例子,当然必须“必须在汉字排
>>列的顺序上直接挨着”,其他的例子根本没有任何说服力

呵呵,这么说就不象您这么有本事的人说的话了,倒象一个死读书的人说的话。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吧:“他牛”,“你真牛”,难道能说这两个句子里的“牛”
字不是同样的意思,同样的搭配用法么?

>>老夫说过,“鄙”字的本意在这里并不是特别重要,关键是这种搭配。这有什
>>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也值得你“心服口服”!

呵呵,抱歉。上一篇里曾请您举几个您真让我服气的长处,您怎么忘了举了? 

*********************************

作者:索性就说说那首词的问题
标题:无事忙 09/30/1999 15:41

一,“千寻沧海”,“千寻”,一般习惯
形容“高”,这里又是不顾古人习惯。

二,“天涯送目孤帆止”,“止”字奇怪,
句法不伦。

三,既云“春歌渐悄草萋萋”,又何来什
么“木鄙”(凋零)?

四,“衾寒风密不如归”,有“凑”的感觉
---当然,句法上没问题,但习惯上不舒服。
这是感觉上的事,可以见仁见智。

另外,我上网不便,一般无法及时回帖,见谅! 

*********************************

标题:呵呵,好,这才是大处
作者:剑胆琴心 09/30/1999 16:37

呵呵,这个帖子本来应该由julian来回应,我也没有替他圆场的义务
不过还是就诗词观点问题讨论一下。

>>一,“千寻沧海”,“千寻”,一般习惯
>>形容“高”,这里又是不顾古人习惯。

您这个观点,我表示反对。
古代八尺为一寻,十六尺为一常,乃是表示长度的单位。
《史记》里有句”蹄间三寻”,意思就是“马一跃就是三寻”
《韩非子/五蠹》有句“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可见“寻”并没有特定表示纵向长度的。

>>二,“天涯送目孤帆止”,“止”字奇怪,句法不伦。

  这个“孤帆止”的意思其实应该和“门泊东吴万里船”的
意思类似,下面摘我以前写的一段书来解释吧:

--  江上帆回过头看看他,笑道:“幼时甚爱杜少陵一首绝句曰‘门泊东吴 
--万里船’,今日来到太湖,才突然悟到此中真意啊。” 
--  蓝羽笑道:“‘门泊东吴万里船’此句甚是浅显,在下所读诗书虽然不 
--多,但对其意也能无师自明。江少侠何出此言啊?” 
--  “你看,那湖上远处晚归的渔舟。”江上帆笑指着湖面道,“这半天一 
--动不动。其实只是因为我们隔得远了,看上去象不动似的。我想这才是杜少 
--陵诗句中‘泊’的真正意思,并非他家的门口真正泊了一条东吴的船,而是 
--通过门口向外眺去,看到远处的万里行船,似乎一动不动就象泊住一般。” 
--  身毒大师在一旁微微笑道:“其实上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便是作比, 
--下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自然也不会实,否则此对未免隐隐有不稳之嫌。杜 
--少陵最擅诗中对仗,断不会落此俗套的。” 

>>三,既云“春歌渐悄草萋萋”,又何来什么“木鄙”(凋零)?

“楚泽云深,吴山木鄙”这一句是虚写,并非写他现在所呆的地方的景色,
而是在遥想远方吴楚故乡(或是过去对他来说很深刻的景色),所以不能说
是前后矛盾

>>四,“衾寒风密不如归”,有“凑”的感觉---当然,句法上没问题,但
>>习惯上不舒服。这是感觉上的事,可以见仁见智。

这个我觉得他是在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句子,(呵呵,他承认不承认就
是他的事了)

>>另外,我上网不便,一般无法及时回帖,见谅!

呵呵,没关系,我也是收到了mail的回帖通知,才上来看帖的

*********************************

(未完待续 :)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dialuser171.gb.com.c]

[关闭][返回]